耐克或降低可穿戴投入 延伸服務不足成軟肋
在大數據和可穿戴領域早有布局的體育品牌巨頭耐克公司正在對這一新興領域降溫。外媒報道稱,耐克總部已于近日證明對旗下的可穿戴設備部門Fuel Band進行了小幅裁員。
該報道還稱,由于硬件業務開支高昂,且沒有給公司帶來足夠的利潤,耐克近期一直就Fuel Band的相關決策進行激烈的爭辯。
耐克中國昨日對記者的回復并沒有涉及到裁員一事,只是稱:“Nike+ Fuel Band SE仍舊是我們業務的重要部分。我們將繼承發展Nike+ Fuel Band App,發布新的METALUXE配色,并在可見的未來繼承銷售和支持Nike+ Fuel Band SE。”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像耐克這類傳統企業在可穿戴領域上的盈利前景并不明朗,對新興科技的嘗試,更有助于助推主營業務。
“試水”可穿戴
事實上,耐克是體育用品企業中最早涉足可穿戴用品的企業,而它主要是通過與蘋果合作的方式將運動數字化。
起初,耐克只是想把運動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并將其數字平臺取名為Nike+,自2006年推出Nike+ Running至今,已經推出了多款iOS平臺應用,包括Nike+ Training Club、Nike+ Fuel Band、Nike+ Move以及Nike+ iPod、Nike+ Sportband等。
以Nike+ iPod為例,其組件主要是通過在鞋里加上傳感器,并給iPod裝上接收器,使用戶能夠實時看到自己的步速、距離等一系列跑步數據。
2011年,耐克還與Tom Tom合作,推出Nike+ Sport Watch GPS,跑步結束后,運動者可以通過USB將跑步數據上傳至Nikeplus的網站。
2012年,耐克的第一代Nike+ Fuel Band問世,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種不同選擇,并且免費附贈配套的iOS平臺應用程序。2013年,第二代Nike+ Fuel Band問世,并新增了可以跟蹤人體生理指標的功能。
去年,耐克大中華區公關總監黃湘燕接受記者關于此類話題專訪時談到,Nike+的核心價值在于所構建起來的龐大線上社區,并稱:“還沒有商業化的考慮,只是想充分發揮社區功能,增加運動樂趣。”
服裝企業局限顯現
耐克也許起初并未想得那么遠。但在可穿戴大潮的助推下,耐克的示范效應引發了其他服裝及體育用品企業的狂熱追逐。
例如,阿迪達斯也推出過智能手表產品mi Coach,可通過手表上的屏幕、振動和藍牙耳機提供的反饋和心率指導練習。
這些都是基于運動和健康的結合,并延伸出如體重計、血壓計、座椅等智能硬件領域創業的項目。
國內的服裝企業也在進行可穿戴方面的嘗試。探路者(300005.SZ)就已推出可穿戴設備戶外智能藍牙手環,并配合同步上線了國內首款戶外運動整合服務APP。目前,探路者的這一手環還處于試銷階段,尚未大規模推廣。
奧康國際也稱,正在研發定位鞋、計步鞋等高科技產品,將適時推向市場。他們所說的定位鞋是將GPS技術與鞋子相結合,指明方位,計步鞋則能實時傳輸運動數據。
而可穿戴技術的重心是,如何利用獲取的數字進行延伸服務。然而,這對于傳統企業而言,好像是個軟肋。
“耐克本身對可穿戴設備的投入不是很大,只不過比較早在做。” 互聯網專家魯振旺對記者說,作為一個體育用品公司,耐克的核心競爭力還是鞋子,在可穿戴設備這塊的用戶量不大,本身還是虧損性業務。但這有利于對自己運動鞋類的銷售,幫助自己的主營業務。總體而言,魯振旺并不看好耐克在可穿戴領域上的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