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東南亞國家可享受發達國家普惠制政策
加拿大、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已全面停止對我國出口產品的普惠制優惠待遇,其他國家對我國實施普惠制“畢業”也成為必然趨勢。與此同時,歐美等發達國家卻繼續給予東南亞等國普惠制待遇。據介紹,東南亞等國出口歐盟紡織品只需征收2%至3%進口關稅,而中國紡織品出口歐盟需征收約12%關稅。
最近越南將簽署跨太平洋伙伴關系(TPP)以及越歐自由貿易協定,越南輸歐產品關稅將降為零。孟加拉對外資紡織企業減免10年所得稅以及東盟自由貿易區稅收減免政策等。在此背景下,國內紡織服裝企業向東南亞轉移產能,可以享受歐美等國的普惠制優惠,有效降低出口成本。
相關鏈接:
綜觀印度紡織和成衣業,可分為紗線和纖維(包括天然和人造)、加工織物(包括毛紡、絲綢紡織品、黃麻紡織品、棉紡織品和技術紡織品)、成衣(ReadymadeGarments,簡稱RMGs)及服飾。而身為世界第二大纖維生產國的印度,主要生產種類為棉花,并以多達23種不同品種的棉花生產各種布料,其他則有絲、麻、羊毛及人造纖維等,多元生產讓印度的纖維產品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加上勞動人口充裕,也使當地成為世界采購中心,預估2020年印度的紡織品和成衣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210億美元。
近年來,印度紡織工業最顯著的變化,是人造纖維(MMF)的出現,印度已向全球成功銷售創新的人造纖維紡織品,2013年印度人造纖維和棉紗的年產量均增加了6%,非棉紗年產量增長5%,整個服飾產業的年產量增加了2%。在印度官方支持及印度成衣出口促進委員會(AEPC)的規畫下,2014至2016年,印度成衣出口額可望達到600億美元。
事實上,印度是繼中國大陸和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棉產國,也是全球最大的黃麻生產國與第二大生絲生產國。印度紡織相關產品,包括手織機等,產量為世界第一,占世界總產量的61%。2013年紡織品出口已占印度國家總出口量30%,通過紡織品出口約賺取總外匯的27%,估計今(2015)年有潛力達到2,200億美元的目標。因此,這個產業的成長和發展直接影響到印度的經濟命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