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老店關店最多 關店原因不限于電商沖擊
合同到期,撤店狂甩”、“不干了,緊急處理!”年底時節,越來越多的實體店加入撤店行列。
營收下跌 紅蜻蜓一年關多家店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紅蜻蜓交道口分店里的銷售員小關在這已經工作五年多了,近兩年來店鋪生意越來越冷清,到手的工資也越來越少,她感嘆“能吃飽就不錯了。” 眼下,紅蜻蜓皮鞋皮具專賣交道口分店的玻璃窗和玻璃門上,幾乎貼滿了撤店告示:“撤店倒計時”、“賠錢也要甩”、“僅剩2天”、“備足年貨,回家過年”,但是進門選貨的顧客卻寥寥。

紅蜻蜓交道口分店已進入“撤店倒計時”
“品牌定位有問題,”小關說,“款式老,年輕人不喜歡,適合中老年人,但老年人又不好穿,鞋瘦,還給你來個大高跟兒,賣誰去呢!”根據5年多的工作經驗,她認為交道口這個地段還不錯,周邊配套齊全,不用愁客流量,但就是店里的貨品沒有競爭力,更重要的是公司配貨更新跟不上。“鞋和服裝一樣屬于搶季銷售產品,比如冬天一過夏款就得上市了。可是我們這兒,該賣棉靴的時候一雙沒有,顧客上別處去買了,等你回頭再上棉靴的時候,人家都買差不多了,你的銷量當然就不行了。”
銷售業績逐年下滑已經使紅蜻蜓交道口分店供不起店租。據了解,該店鋪面積約30平方米,年租金26萬元。也就是說,每平方米年租金8.66萬元。“所以這個店平均每天要賣4000元到5000元流水,才能看得到利潤。”小關說。開業8年,前幾年生意還不錯,而自2016年開始,店鋪銷售狀況持續疲軟,有時候一天就賣1000來塊錢,甚至幾百塊錢,“可不就是干賠錢嗎。”據小關透露,原來北京有紅蜻蜓連鎖店100多家,可是去年北京有好多家紅蜻蜓關門撤店,僅夏天的時候就撤走了5、6家。
在紅蜻蜓官網上可以看到,公司經營狀況不容樂觀。對此紅蜻蜓分析,主要原因是國內宏觀經濟不景氣,消費品市場需求放緩,鞋類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激烈。
知名老店關店最多
記者實地探訪中發現,撤店“寒流”隨處可見。在東城區安定門交道口不到800米的街道上,多家實體店都貼出“撤店大甩賣”告示。除了紅蜻蜓,還有三家羊絨衫專賣店、一家男裝服飾店,一家好鄰居便利店已經關門歇業。


在交道口不到800米的街道上,多家實體店都已撤店
不僅是小型實體店,大型實體店關門風潮更加劇烈。近日,一份2016年最新實體店關店名單在坊間流傳,名聲響當當的商超巨頭、知名老店名列其中,包括沃爾瑪、萬達百貨、馬莎百貨、新華百貨等知名百貨業。
另外,服裝業關店潮更是兇猛,其中百麗關閉276家門店;達芙妮關閉757家店鋪。LV、Burberry、Prada等奢飾品牌在中國也關了不少店。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至少上萬家店鋪關閉歇業。
分析:關店原因不限于電商沖擊
對于2016年中國實體店關店潮的特點,北京服裝學院市場營銷專家趙洪珊分析,較以前范圍更廣,在原先實體店中有優勢的領域也出現關店現象,比如奢侈品、餐飲、生鮮等品類以及超市這種業態。
對于實體零售衰退的原因,趙洪珊認為,不僅僅源于電商的沖擊,還有經營成本上升,也有實體經濟不景氣的原因,實體經濟增長放緩,人工成本、租金成本、稅費成本高等,蠶食著本來就不高的利潤。
此外,隨著80后、90后等新興消費力量逐漸成熟、壯大,新興消費群體對于零售產業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據淘寶統計,目前淘寶用戶構成中24歲以下的消費者比例達到了35%;賣家中90后群體也逐漸形成規模。這一人群的購物習慣是,通過互聯網便捷地獲取信息,在家里完成尋找、比價、與賣家溝通等環節,網上付費下單,然后等待送貨上門。
趨勢: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
對于不斷遇冷的實體零售而言,全渠道建設或能助其重拾增長動力。全渠道零售不是對零售業的漸進式調整,而是打通各渠道進行戰略重組,通過數據驅動購物場景、品類配置、物流倉儲在全渠道零售的大背景下,消費者畫像的形成始于對不同銷售渠道的數據搜集,包括線上網店、移動端和線下門店;接著對消費者購買的商品進行進一步的標簽規劃,形成商品畫像;最后在此基礎上結合消費者行為數據生成消費者畫像。如此既可實現對消費者需求的實時預測,又可以長期監測消費者的偏好。
與電商企業相比,傳統零售企業要在搭建物流配送體系,營造生動直觀的客戶體驗等方面發揮其優勢,以彌補自身互聯網運營經驗的不足,實現差異化競爭。
專家建議,大型零售巨頭在鞏固零售業務的同時,也在積極嘗試多元化發展,并通過消費者的多角度覆蓋來提高消費者滲透率。這種跨界也使得競爭從零售競爭擴展到了多場景消費者資源的搶占,金融、娛樂、本地服務、社交、物流等都成為消費者的入口,多元化競爭的格局正逐漸顯現。
{page_break}觀察:商業模式創新是企業生存落腳點
紅蜻蜓等民企品牌現象只是當前眾多線下品牌生存狀況的一個縮影,我們當然不能就此下結論說紅蜻蜓這類傳統業態品牌已經窮途末路。但是是不是真正有“大工匠”精神是一個品牌能否在激烈競爭中生存下去,成長壯大的原動力。
很多傳統零售業順應客戶需求,開展商業模式創新。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德勤聯合進行的針對網絡零售企業的專項調查中顯示,超過六成的受訪企業認為,商業模式的創新將是企業未來發展所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近三分之一的企業更是將此列為企業面臨的首要挑戰。報告分析指出,新興模式有望成為網絡零售企業的新增長點。
除了跨境電商之外,超過半數的受訪企業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移動端購物和跨境電商這兩個飛速增長的領域作為其主要的發展戰略,而信息系統的投入、物流建設、流程整合、金融業務等也將成為部分企業的發展戰略落腳點。
但這一切還都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力量是能否有“咬住青山不放松”精神,心無旁騖地堅持初衷。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