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設計師如何守衛自己的“遺產”?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1985年,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了我國第一場時裝設計師個人作品展覽。色彩斑斕、樣式繁多的設計和當時觀展群眾依舊樸素保守的著裝形成了鮮明對比,而在觀眾的竊竊私語中,也充斥著對于時裝設計師在美術館辦展的懷疑。
享受到這一殊榮的人正是Yves Saint Laurent。這場展覽源自兩年前,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為其舉辦的個人作品回顧展,那也是該博物館首次為一位在世時裝設計師舉辦展覽。因此,不只是在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就連美國對此也是質疑聲一片:Saint Laurent本人再怎樣成就卓著,似乎也未能達到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以往追捧的藝術家一樣高的境界。不管怎樣,Saint Laurent從這次巡展中獲得了極大的宣傳和曝光,其時裝設計師的身份也被賦予了更多額外價值。

于1966年問世的首款吸煙裝
Saint Laurent不善交際的性格,意味著他本人不可能主動籌劃這類項目。幕后的操手之一正是他的伴侶,Yves Saint Laurent時裝屋的聯合創辦人Pierre Bergé。今年9月逝世的Bergé在世時極擅于動用各類人脈資源和政府關系,將Saint Laurent的設計作品送進博物館等學術殿堂。在他看來,博物館才是Saint Laurent設計的真正歸屬。放眼今日,當時裝展覽被各大品牌用做市場營銷手段甚至濫用之時,人們才能感嘆Bergé的高明遠見。
Bergé是個精明的市場推廣者,可惜他沒有等到自己的最新項目正式面世就已去世。過去幾年間,在他的主持下,兩間專門獻給Yves Saint Laurent的博物館在今年10月分別于巴黎和馬拉喀什開幕,為公眾提供了解一位時裝設計大師生平與事跡的新渠道。兩家博物館均存有Saint Laurent歷年經典設計作為館藏,并且占地面積頗大,外觀宏偉,但布展角度和側重點卻略有不同:巴黎的博物館更著重設計師的時裝設計,以及他對于時裝史作出的貢獻;馬拉喀什的博物館則把重點放在這座城市乃至國家的文化傳統與設計師的關聯上。

由Studio KO事務所設計的馬拉喀什Yves Saint Laurent博物館于10月揭幕;自1960年代首次到訪這座城市,Saint Laurent即將其視為尋求靈感的首選之地
「我們希望馬拉喀什的博物館更像是個文化中心,」馬拉喀什Yves Saint Laurent博物館館長Bj?rn Dahlstr?m說,「時裝固然重要,但我們更想展現這座城市,特別是它的文化和傳統,對Saint Laurent的影響。」Saint Laurent和Bergé在上世紀60年代首次造訪馬拉喀什,便愛上了這里。每年創作新系列前,設計師也一定會重返此地尋求靈感。博物館的首個展覽獻給了本土藝術家Jacques Majorelle,其故居恰好毗鄰博物館選址——前者正是由Saint Laurent和Bergé二人共同出資修復的。
{page_break}巴黎Yves Saint Laurent博物館選址則是早年時裝屋的總部。2002年,Saint Laurent宣布退休,并完全停止了時裝屋的高級定制業務,這里也被順勢改造成了「Pierre Bergé–Yves Saint Laurent基金會」,專門用來收藏、歸納設計師的全部檔案文件,以及通過舉辦展覽、講座等活動來對外進行宣傳。基金會共收藏了4000余件Saint Laurent的高級定制設計,是全球最完整的單一設計師作品檔案存儲。
Saint Laurent檔案的完整,得益于時裝屋從成立初期開始,就一直刻意保留關于時裝系列的各種資料。要知道,當年其余的時裝屋還不曾有過建立品牌檔案的想法,更有甚者,像Coco Chanel在自己臨終前,還刻意摧毀了Chanel時裝屋的一部分檔案存留。

位于巴黎瑪索大道的Yves Saint Laurent博物館
「如今很多的時裝屋都會想辦法重新買回當年遺落的作品,這是一份可以被不斷賦予新價值、重復利用的財富。」駐倫敦的拍賣師Kerry Taylor說。她經營的Kerry Taylor Auctions是全球唯一一家專注于經典古董時裝交易的拍賣行。「這背后更多是市場營銷想法在驅動。當然,也有一些品牌反應不那么快。例如,Alexander McQueen的檔案庫是直到2011年為準備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展覽才建立起來的。」
「我在上世紀80年代做策展人時就時常面臨這個問題:大部分的時裝屋沒有自己完整的檔案,因此每做一場展覽,我們只能全球范圍地從諸個博物館、私人買家那里去借衣服。」法國時裝策展人Florence Müller說。她于2008年在蒙特利爾美術館、2010年在巴黎小皇宮策劃的Yves Saint Laurent作品回顧展是兩場關于這位設計師最盛大的展覽,幾乎所有的展品都直接出自品牌基金會。這自然給策展提供了極大便利。「我的助理后來去幫助Chanel、Dior重新整理歸納他們的檔案,再之后,無論是有著歷史沉積的品牌,還是才成立10年左右的年輕品牌都在這么做。」Müller補充道。

著名的蒙德里安裙
從1990年代起,Salvatore Ferragamo、Gucci、Dior等品牌先后建立起了專屬于自己的時裝博物館,為日益興起的時尚與博物館學課題增加了新的討論熱點。但和其余品牌不同,Yves Saint Laurent博物館與當下人們在商店中可以購買的Saint Laurent品牌沒有直接的關系。它與其說是一家品牌博物館,倒不如被評為個人博物館,一切策劃都以Yves Saint Laurent本人為中心,而無關后續繼承其衣缽的設計師們的貢獻。
1999年,Gucci集團(如今的Kering集團)買下了Yves Saint Laurent品牌成衣線,并任命Tom Ford為新的設計師。在這之后,Stefano Pilati、Hedi Slimane、Anthony Vaccarello先后被任命為品牌創意總監,為品牌發展史添加了自己的注腳。他們對于Saint Laurent的貢獻和填充,并不會在新的Yves Saint Laurent博物館中有任何體現——這其實也折射了Saint Laurent和Bergé后期與Yves Saint Laurent的關系:縱使二人先后都曾對執掌時裝屋的設計師發表過正面或負面的評價,但他們對集團為品牌任命設計師的行為,沒有直接的影響。
「人們會有所迷惑,但其實大家談論的是兩件事:一個是Yves Saint Laurent,是Kering集團旗下的商業品牌;另一個是Yves Saint Laurent博物館,是由設計師基金會主導的非盈利機構。后者只是為了宣揚Saint Laurent本人的精神遺產。」Dahlstr?m說。但他也同時透露,這兩者之間依舊有著密切的交流:現任品牌創意總監Vaccarello在博物館正式開幕前已經悄悄拜訪過兩個機構了,并表示,重溫創始人舊作對自己新系列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
從2002年成立以來,Pierre Bergé–Yves Saint Laurent基金會已經在全球各地策劃了數十場展覽,內容涵蓋設計師的高級定制、成衣、香氛產品,以及其生前熱愛的劇場、藝術文化等等。Müller暗示自己最新的策展項目將依舊和這位偉大的設計師有關,而她數月前剛剛為西雅圖藝術博物館策劃了「Yves Saint Laurent:The Perfection of Style」展覽。「關于Saint Laurent,還有很多的故事可以發掘。未來的策展人大可不必擔心眾多過往展覽會讓人靈感枯竭。」Müller說。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