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的二次上市與劉強東的“歸去來兮”
遮遮掩掩之中,京東在618給吃瓜群眾定制的驚喜還是提前暴露了出來,年中大促與香港二次上市一同進行,將會是2020年以來具話題性的一幕。甚至相比阿里巴巴去年的二次上市,京東的勢頭還要來的更猛烈一些。
比阿里更迅猛
6月8日,此前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京東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官宣將于6月18日上午九點正式掛牌。與此同時,京東正式開始招股,擬以不超過236港元的價格全球發售1.33億股。
數據顯示,京東招股首日,券商借出的孖展額就接近420億港元,相當于公開發售被超額認購約25.7倍。這一數字目前仍然在上漲,截止招股6月9日中午,券商借出的孖展額已經相當于超額認購約28倍。
值得注意的是,從超額認購倍數來看,投資者對京東股票的認購積極性要比阿里巴巴去年二次上市之時要高。
2019年11月份,阿里巴巴啟動招股,首日超額認購逾七成,第二日則超額認購4.78倍。最終阿里巴巴的香港IPO面向散戶部分獲得42.4倍超額認購。
相比之下,京東的起勢更加迅猛,這說明京東在港上市的市場熱度良好,有很大幾率在市值和股價上有所突破。而從近期京東的股價及市值來看,京東或有機會在618達成對一千億美元市值的沖擊。
沖擊一千億美元市值
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一千億美元市值都極具歷史意義。在國內互聯網界,長期在千億美元市值以上的企業只有阿里巴巴和騰訊,所以市值沖上千億美元,就意味著站在了金字塔尖。
前段時間,美團一舉沖上一千億美元市值,引起轟動。而京東或有可能在成功二次上市的同時成為繼阿里、騰訊、美團之后第四家沖上千億美元市值的互聯網企業。
目前來看,截止美股6月8日收盤,京東股價報收59.17美元/股,總市值達到874.94億美元。自3月16日京東傳出赴港二次上市傳聞以來,京東的股價上漲49%,市值飆漲294億美元。
其中除了超預期的財報以及與國美零售的聯手之外,其二次上市的消息也是推動股價上漲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隨著618年中大促的進行,以及受到二次上市的利好,京東的股價在近期仍然有上漲空間。而此時京東的市值離千億美元已經非常接近,完全有可能在一周之后的618站上巔峰,躋身金字塔尖。
很難想象,兩年之前,京東的市值一度跌破300億美元,兩年之后,京東便已經向1000億美元發起了有力沖擊。
這樣的轉變,無論是低谷還是巔峰,都與一個人密切相關,那就是劉強東。而隨著京東即將站上巔峰時刻,人們或許會有一個疑問:劉強東會回來嗎?
劉強東的“歸去來兮”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京東的二次上市與阿里巴巴的二次上市頗有相似之處。回首阿里巴巴去年的上市旅程,香港的二次上市,既是對馬云時代的一場告別儀式,也是對張勇時代的一場開啟儀式。以二次上市為節點,張勇正式將阿里巴巴帶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而京東的這次二次上市,也頗有新老交替的意味。在此之前,京東已經培育起了京東零售CEO徐雷,京東物流CEO王振輝,京東數科CEO陳生強等一代新的領導班子。此時的京東,呈現出領導人百花齊放的狀態,早已不是以前只靠劉強東撐門面的那個京東。
與阿里巴巴類似的是,在二次上市前夕,此時的京東也剛好處于新領導人立足未穩,老領導人余威猶在的時期。阿里曾用兩招穩定了新任領導人的地位,即先讓張勇打了一場勝仗(天貓雙11),然后讓張勇成為二次上市的“主角”。
而對京東來說,二次上市這一節點,先打一場勝仗是肯定的,但是敲鑼的“主角”,卻可以有兩個選擇。因為二次上市即可以是新領導人宣告正式接班的關鍵點,也可以是老領導人劉強東強勢回歸的關鍵點。
要知道,時至今日,和馬云交手半生的劉強東,不過47歲而已。去年馬云55歲就卸任領導人,已屬異類。如今劉強東正值壯年,本應該還有十幾年的高光時期,他有什么理由甘居幕后?
另外,遭遇2018年的“低谷”之后,劉強東痛定思痛,背負著壓力對京東進行了從上至下的改革,對管理層進行改組、對配送員工資結構進行調整、殺入下沉市場、接入微信一級流量入口,這些關鍵的轉變讓京東從低谷走出,并迅速沖上新的巔峰。而劉強東正是這些關鍵轉變的決策人,也是京東的大功臣。
所以從年齡上來說,劉強東遠未到退居幕后的時候;從對京東的貢獻來說,他更應該是京東的“主角”,以二次上市為節點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以內,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帶領京東這樣規模巨大的企業二次上市,對任何人來說都將是人生中的高光時刻。這個機會給誰?這完全取決于劉強東自己。
資料顯示,劉強東仍然持有京東15.1%的股份,雖然不是大股東,但卻擁有78.4%的投票權。這也就意味著,雖然劉強東已經久久不在人們視線中出現,但他依然是京東的頂層決策人。
而雖然重新復出的理由有千千萬,但只要有一個不復出的理由,劉強東就可能將繼續身居幕后,那個理由是:現在的京東比以前更好。
但正如前文所述,如今的京東,是一家領導人百花齊放的企業,是比之前更加生機勃勃的企業,這一切,都與劉強東退居幕后的犧牲息息相關。
如果此時劉強東重新以京東門面的形象復出,或有可能會打破此刻京東的良好狀態。這當然不是劉強東希望發生的事情。另外,從劉強東不斷卸任京東旗下高管職位來看,劉強東或許也更加傾向于保持幕后的狀態。
將幾年之前頗受質疑的京東與現在實力強勁的京東相比,又將幾年之前高調、瀟灑的自己與現在低調睿智的自己相比,也許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幾句話正好印證劉強東此刻的心情: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對劉強東本人來說,退居幕后專心為京東作出關鍵決策也許是目前更好的選擇。而且在京東越來越好的前提下,無論劉強東是身居幕后還是充當門面,江湖上都將繼續流傳著那個以宿遷為起源的江湖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京東站上千億美元市值巔峰,在金字塔尖有限的位置上,阿里巴巴將被騰訊、美團、京東三家巨頭包圍,這也意味著中國互聯網企業之間的競爭故事,將越來越精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