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營收登頂 中國房企的“世界500強” 進擊之路
仰仗龐大的國內市場和不斷增長的購房需求,中國房地產公司在全世界范圍內,也取得了驚人的成績。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中國房企碧桂園位列第147位,而在細分房地產榜單中,首次排名全球房企第一。
碧桂園之外,綠地、萬科、恒大,以及主業有地產的保利、華潤、招商局集團也繼續入圍。
龍頭房企在世界500強榜單“征戰”,多則9年,少則也有4年。規模擴張帶來強大的營收能力,是它們持續多年上榜的原因;而入圍僅四年,碧桂園就超越了萬科、恒大、綠地等,成為世界第一。
以營收作為衡量指標的財富500強,凸顯的主要還是規模效應,而在營收之外,包括碧桂園在內的上榜房企,其運營、利潤、效益水平,仍然有較大提升空間。
全球第一房企易主
盡管已經蟬聯了三年國內房企的銷售冠軍,但碧桂園在世界范圍內仍然是一支新軍,如今,它終于在榜單層面做到了世界第一。
8月10日,財富中文網發布了《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以營業收入為主要依據盤點全球企業。其中,碧桂園位列第147名,居全球房企第一。而在去年,這個位置上坐的還是中國恒大。
財報顯示,2019年,碧桂園營業收入約為4859.1億元,同比增長28.2%。從2016年到2019年,碧桂園營業收入從1530.9億元增長至4859.1億元,漲幅217.4%。
充沛的營收來自于持續增長的銷售。2019年度,碧桂園銷售額為7715.3億元,同比增5.9%。克而瑞統計顯示,從2016年到2019年,碧桂園銷售額從3088.4億元增長149.8%,至7715.3億元。
規模之外,碧桂園也在努力讓自己變成“老大”的樣子,其盈利能力處于行業中上游水平。2019年,碧桂園實現歸母凈利潤395.5億元,同比增長14.2%,絕對額僅次于中海地產。
2016-2019年,碧桂園的歸母凈利潤從115.17億元增至395.5億元,累計增長243.4%。
在巴菲特最重視的企業指標——凈資產收益率(ROE)榜上,碧桂園也占據優勢,2019年其ROE為26.2%,在世界500強房企中居首,超過萬科、綠地、恒大等。
而在綜合榜單的中國公司中,碧桂園ROE排位也靠前,前五分別是恒力集團、泰康保險、青山控股、碧桂園和中國人壽保險。
2018年四季度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下行和調整周期,政策調控的間隔越來越短,市場波動越來越頻繁,高杠桿房企接連遭遇財務危機,控制風險成為房企穩健發展的核心命題之一。
作為龍頭房企,碧桂園在風險管理和現金流管理上也為行業提供了借鑒。財報顯示,2019年度,碧桂園凈負債率為46.3%,低于TOP50房企的凈負債率均值(94.1%)。
截至2019年末,碧桂園的有息負債總額為3696億,一年內到期的約為1163億,僅占總有息負債的31%,現金短債比為2.3倍,短期沒有償債風險。
此外,碧桂園的經營性現金流為146.7億元,在手現金余額2683.5億,還有3167.9億元的銀行授信額度未使用。
營收增長的可能性
在過去30年的城市化大潮中,房地產業無疑是最受益的產業之一,借此歷史機遇,中國房企開啟了世界征程,而房企的世界500強之路,是從綠地開始的。
2012年,綠地成為中國首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世界500強企業,排名483位。后規模逐漸發展壯大,排名上升。
迄今為止,綠地已連續9年入圍世界500強榜單。以營業收入619.651億美元、利潤21.341億美元的業績,綠地此次位列全球企業第176位,排名較去年上升26位。
保利集團則是在2015年入圍,這家主業為地產的央企,以260.5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業績,首次出現在世界500強榜單上,排名第457位。此后連續6年上榜。
今年,保利憑借2019年度營業收入571.474億美元、利潤20.309億美元的業績,躍升至191位,較去年上升51位。
2016年,萬科憑借293.29億美元的營業收入,首次躋身世界500強,排名第356位。當年,與它一起進入世界500強行列的還有恒大,恒大排名496位。
今年榜單上,萬科以2019年營業收入532.527億美元、56.26億美元位列第208位;恒大以2019年營業收入691.271億美元、利潤25.013億美元的業績,排名第152位。
作為最晚入圍的房企,碧桂園的排名上升卻是最快的。入圍四年來排名連續上升了320位。
《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是按營業收入排名,巨頭房企在入圍后也一直注重規模擴張。
但從房企的營業收入反觀房企利潤,并不盡如人意。比如以營業收入571.474億美元位居191位的保利,利潤不敵排名208的萬科。
2019年,在營收并不占優下,萬科凈利潤達到56億美元,與排名靠前的碧桂園57億美元相差無幾,恒大、綠地、保利的利潤則在20億-25億美元左右;萬科的凈利潤率達到10.6%,在5家企業中是最高的;截至2019年末,萬科凈負債率僅為33.87%,低于其他幾家,處于行業極低位置,這反映出,作為多年龍頭,萬科的盈利能力、風控能力都很強。
碧桂園也在往萬科的方向努力,在營收之外,一直致力于提升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房地產銷售天花板顯現,盡管數額不斷增長,但碧桂園等超級巨頭的銷售增速、凈利潤增速都在收窄,這意味著,他們要保持營收規模的增長,要保住世界500強的地位,需要有更多的新增長點。
從2012年萬科開啟城市配套服務商戰略,龍頭房企領銜的多元化轉型轟轟烈烈,進入高潮。
萬科堅持圍繞房地產主業進行業務拓展,2018年,萬科將公司戰略升級為“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已布局長租公寓、物流、商業、度假、農業等領域。
而碧桂園,恒大的轉型跨步更大。
今年,恒大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新戰略。前不久,恒大推出了6款“恒馳”車型,準備搶占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
碧桂園也早于2018年7月成立了博智林機器人公司,進軍科技,碧桂園主席楊國強對公司的期許,是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科技綜合企業。
這些新業務,在短期內還未貢獻營收,但假以時日,房企都期望,新業務能帶來更多的收入和利潤增長。
那時,他們將會接受世界財富500強榜單的新檢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