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購房用戶激增 倒逼行業產品結構再調整
女性群體進入房地產市場的加速度正在彌合性別差距。
日前,貝殼研究院發布的《女性居住現狀調查報告(2021年)》(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住房消費市場主力消費人群正由男性主導轉為女性持有率逐年走強。2020年24歲以下、25-29歲女性購房客群占比,分別較2017年提高了6.58個百分點和6.22個百分點,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女性。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當代女性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支持力更強,能夠支撐女性與男方共同出資購房或獨立購房,行業布局將緊隨“她需求”轉變戰場。
“女性購房比的逐年遞增是一個信號,主要影響開發商及行業相關下游關注需求群體置業偏好的變化,比如針對90后群體、獨居群體、女性群體及老年群體的置業特征,在產品設計上要做出相應調整。”3月16日,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閆金強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她經濟”崛起,無論單身女青年,還是已婚女主人,女性在購房時都擁有了更多主動權。最直接的體現是,女性房產購置比例近年來呈現明顯上升態勢。《報告》顯示,全國30個重點城市整體女性購房占比從2017年45.60%到2020年47.54%,逐年提升,一路走高。雖然從存量上看,性別差異并未消弭,但女性群體進入房地產市場的加速度正在彌合差距,且有后發制人之勢。
在閆金強看來,隨著高學歷女性經濟、人格獨立觀念逐漸受到社會廣泛認可,疊加少子化家庭結構轉變以及婚姻觀念的轉變等因素,未來女性購房占比走強會有強力支撐。
觀念轉變和經濟條件的提升成為女性購房比需求提升的兩大前提。IC photo
“她需求”走高
婚前置業可以為婚姻提供保障的觀念成為女性購房需求走高的根本原因。
受傳統觀念影響,房產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兩位新人締結婚姻的基礎保障。然而,隨著經濟條件的發展,中國的婚姻狀況發生了很大改變。實現獨立和自我意識覺醒的意愿不斷受到年輕女性的認同。同時,經濟發展和受教育水平提高給女性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和更高的社會地位。觀念轉變和經濟條件的提升成為女性購房比需求提升的兩大前提。
上述報告調研結果顯示,36.07%的女性受訪者認為“房子比婚姻更讓人有安全感”;29.59%的受訪者認為“獨立房產讓她在家庭和婚姻里更加有底氣”;24.32%的女性受訪者表示“獨立房產可以讓有一個為自己遮風擋雨的地方”。更多女性從情感上考慮,想通過婚前置業為自己未來的家庭生活提供安全網。婚前置業意味著新時代女性對于婚姻選擇上擁有更多主動權,并且女性面對房產這一家庭核心資產,也擁有了更多話語權。
此外,本科及以上高等學歷在校、職場女性人數逐年攀高,受教育年限增加、婚姻市場匹配難度加大引發的“初婚推遲效應”影響,以男方為主導的婚房購買需求下降,成為“她經濟”需求走高崛起的另一因素。
“女性受教育水平越來越高,高學歷女性群體不斷增長,90后、00后大學生女生的比例,與男士基本持平并有超過男生的趨勢,教育水平的提高讓更多女性人格更加獨立、經濟實力也與男性相當。”閆金強解釋稱。
根據2021年中國婚姻報告數據顯示,1998至2017年間,在讀女生占比從38.3%增至52.2%,女性在高等教育群體中開始占主導地位。高學歷女性往往偏好不低于自身條件的男性,加大婚姻市場匹配難度,單身女性規模快速上升。
受教育時間增加、教育年限延長就業平均年齡,進而推遲結婚平均年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17年的9.6年,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從1990年的22.0歲上升到2016年的25.4歲。
“高學歷女性的經濟獨立能力更強,經濟獨立支撐人格獨立,使得女性在親密關系中更有話語權,單身高學歷女性表現的購房需求更為明顯,獨生或少子家庭結構在年輕女性中更常見,家庭內部代際間財富分配空間有限,未來年輕女性得到和男性一樣來自家庭的經濟支持可能性增強,意味著行業觀念與布局也會隨女性這一新型細分群體進行調整。”閆金強總結道。
產品結構待調整
在武漢工作的私企員工陳琳終于在畢業兩年后按揭貸款購買了屬于自己的房產。
“買的時候在價格和地段上糾結許久,我是獨生子女雖然在首付上壓力小一些,但對于月供還是不希望超過我收入的30%,并且公共交通便捷性也是一大問題。”
根據上述《報告》,調查所列的8類小區周邊配套設施偏好選擇結果,其中女性在購房時最關注交通設施配套,表示關心的女性占比達到70.51%;其次是超市,關心占比為69.16%;商場、學校、醫院的關注度近乎在同一水平,關注占比分別為55.04%、54.54%、54.49%。調查中,73.65%的受訪女性能接受最遠的職住通勤時長在1小時以內,而男性的比例為59.28%。
其次,在居住空間配置上,70.81%的女性群體希望家里有一個灑滿陽光的陽臺;其次58.58%和56.14%的女性選擇要有“零噪音臥室”“電器配齊的廚房”。更優質、更舒適、更便捷的居住空間,女性對于理想居住空間的追求更勝男性。
閆金強認為,“隨著適齡女性年齡增長以及婚姻狀況的改變,未來行業針對供給側進行優化,開發商及相關商家會針對女性群體的職業偏好和動機,在營銷、產品設計及周邊配套上進行調整。”
女性群體的強勢入局,符合未來居住地產行業正加速進入以數字化為驅動力、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特色。如何獲得女性群體,成為行業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增量、強存量的關鍵,女性購房需求契合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具體表現為通勤忍耐度、小區配套設施、光照需求以及智能化家居等。
在閆金強看來,中國居住地產業正進入提質換擋、減速運行的新常態,行業從業者正面臨市場供求關系、競爭要素上發生的重要轉變。中央層面延續自2016年提出的“房住不炒”主基調,保持房地產調控戰略定力,從業者需要從理念上深刻理解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的長遠意義,利用數字化解決方案深入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痛點,對全價值鏈環節上的短板進行針對性的提升,并協同多方共建開放數據共享機制。以此兩方面為基礎,未來行業將向以數字化為核心驅動力、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高質量增長不斷邁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