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變革的新一代設計師的社會力量
在現代時尚這個龐大且嚴密的資本體系中,時裝設計師多是一個順從的“表達者”形象。表達著人們的欲望、彰顯時尚的區分、劃分品味的階層等,這是一種毫不費力、無需反思的協助功能。但這種“惰 性”在貝瑟尼·威廉姆斯(Bethany Williams)身上卻逆轉為一種新的觀念并付諸設計實踐。在她的設計中,時裝設計被看作是一種新的社會設計力量用以重構傳統的時尚系統。最近,英國倫敦設計博物館(The Design Museum)舉辦了時裝設計師貝瑟尼·威廉姆斯的設計個展《貝瑟尼·威廉姆斯: 重構系統》(Bethany Williams: Alternative Systems)。展覽向我們呈現了一種有別以往的可持續時尚方式。 在這里,時尚開始有了更加人文的態度,去回應邊緣人群和弱勢群體,回應新的更可持續的設計體制的建立,回應新的消費社會中的各種問題。
重構可持續時尚
貝瑟尼來自英國倫敦馬恩島,在布萊頓大學獲得批判美術實踐學士學位,隨后在倫敦時裝學院攻讀男裝碩士學位。她的職業生涯開始 于 一家時尚雜志的兼職工作,并跟隨她的母親在布萊頓的美術基金會開始從事時裝設計工作。同時,還在布萊頓的收容所等社會機構做志愿者,這些工作經歷為她未來時尚設計的職業生涯提供了重要的養料。2017年她創立了同名品牌BETHANY WILLIAMS,并獲得諸多獎項:2019年獲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獎,得到了英國時裝協會NEWGEN計劃的支持,并在2019年入圍 LVMH大獎,在時尚大獎中獲得了年度新興男裝設計師獎,同時被列入2020年時尚商業500強,入圍2021年國際羊毛標志獎的決賽,獲得了BFC/Vogue時裝設計師基金等。這些都標志了她正在以一種“抵 抗”的身份被資本主義接納,并開始被塑造為全球時尚產業的人物之一。
BETHANY WILLIAMS 2020秋冬系列
這次在設計博物館的展覽,貝瑟尼的成衣作品與面料小樣并置在一 起。這是倫敦設計博物館館長兼策展人普里亞·坎坎達尼(Priya Khanchandani)的巧思。策展人解釋道:“你會在零售時尚環境中看到這些成品,但作為一個博物館展覽,不僅要展示成品服裝,而且還要添加其他更多層面的信息,這更為重要。”對于BETHANY WILLIAMS而言,面料是至關重要的特色,他們百分百使用再生材料和有機材料。從首發2018年秋冬系列開始,可持續時尚的理念貫穿了貝瑟尼的設計過程,從Chris Carney Collections等回收分類機構采購再生羊毛和牛仔布,經過仔細的挑選、清洗與切割,重新手工編織成色彩鮮艷斑斕的全新面料,所有樣品均由貝瑟尼的母親在她長大的馬恩島手工編織而成,甚至紐扣也是用湖區種植的樹木手工制作的。貝瑟尼把30%的利潤捐贈給了“地球之友”等環保組織和慈善機構, 從時尚生產端向有機原料供應商和慈善機構提供支持,為構建可持續時尚的產業閉環起到了良性循環的作用,為時尚行業的過剩庫存和剩余產品提供設計驅動的技術解決方案,也為時尚消費品本身提供了附加的社會責任價值。
BETHANY WILLIAMSBreadline 系列
貝瑟尼還與圖書館和出版社合作 ,將薩福克 (Suffolk)圖書制造廠的書籍廢料運往意大利的圣帕特里尼亞諾(San Patrignano),和其他捐贈的生產前廢料混合在一起編織織物,同時被授權借用出 版社的徽標和書籍封面設計,為紡織品的圖案設計增添了巧妙的意義。印刷采用環保墨水,除了廢棄面料之外,貝瑟尼所構建的可持續時尚產業鏈還消化了其他行業的廢料,諸如水果包裝廢料。展覽的 開幕恰逢貝瑟尼的2022年秋冬系列“治愈我們的手 (The Hands that Heal Us)”發布,該系列服裝關注服裝回收過程中金屬硬件的回收障礙,因此將紐扣 等配飾設計為可拆卸的,有助于在其使用壽命結束時進行回收處理。在貝瑟尼看來,為時尚生產提供替代方案重構系統是相信時尚有能力被用來創造積極的變化的一面。
讓邊緣被看見
貝瑟尼重構時尚系統的發力點除了與環境可持續, 還在于與社會和諧合作。她認為二者相輔相成。為此,在她的服裝設計項目中,她更關注社會邊緣人群,致力于通過與慈善機構和草根項目合作的方式,創造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并在其中貫穿環境可持續的行動準則。
BETHANY WILLIAMSBreadline 系列
作為男裝設計師,貝瑟尼在第一個系列“變革的女 性”(Women of Change)中,選擇從性別議題介入社會設計,一方面,她與由倫敦時裝學院、倫敦藝術大學和司法部門聯合成立的社會企業Making for Change計劃中的女性囚犯以及幫助吸毒與酒精成癮者的教育和康復計劃San Patrignano的女性合作,分享她在紡織品開發與時裝設計方面的知識,介 紹女性在社會生產中同樣重要的作用,鼓勵這些女性參與到貝瑟尼手工的服裝制造過程中,鍛煉她們的職業技能并提供有意義的就業崗位;另一方面, 當一個男性從這一系列中購買產品,所得的部分收益將用于支持社會上的弱勢女性,反哺這些幫助女性的慈善機構,促成了時尚行業與社會機構合作的良性循環,并以更加和平的方式化解性別議題中的兩性沖突。這一系列在本次展覽中展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以免費的方式,旨在讓更多人了解她們所做的事情,并鼓勵時尚行業向著更加包容與積極變革的方向發展。
BETHANY WILLIAMSBreadline 系列
可貴的是,這類社會機構合作項目并非只是某一季的心血來潮,在2019春夏系列中“無需添加地址” (No Address Needed to Join)系列中,貝瑟尼延續了上一季與監獄機構的合作,加入了為社會邊緣化地區的人們提供文獻借閱的圖書館公益組織和英國出版社Hachette UK的新合作。之后的系列中,貝瑟尼與慈善機構Spiers和東倫敦的慈善計劃“喜鵲計劃”(The Magpie Project)、為經濟有困難人士提供暫時性膳食支援的“沃克斯豪爾食品銀行”等保護邊緣化弱勢群體的基層慈善機構進行合作,親身參與到社會活動中,了解這些人群的需求,并將一定比 例的利潤反哺慈善事業。比如,她發現襪子是無家可歸者們受贈最少卻最需要的消耗型產品,于是, 她設計了Wool和Gang x Magpie Trust襪子圖案,有成人和兒童尺碼,人們可以下載這些圖案來編織并捐贈給喜鵲計劃的母親和孩子。貝瑟尼不是只將社 會問題揭示出來販賣焦慮的設計師,她通過親身參與社會慈善項目當中,發揮時尚的力量,溝通不同的群體,并真正為弱勢群體提供了精神支持與物質工作改變生活的條件,證明了時尚能夠切實創造參與和賦權的機會。
BETHANY WILLIAMS 2021春季系列
同時,本次展覽還展出了貝瑟尼作為“緊急設計師網絡”(Emergency Designer Network)項目的部分作品。她與設計師菲比·英格(Phoebe English)、科 澤特·麥克里里(Cozette McCreery)和霍利·富爾頓 (Holly Fulton)合作,憑借他們的紡織制造知識和志愿者團隊,在新冠病毒流行高峰期為一線醫護人員生產了大量口罩與防護服等產品。她將時尚視為 社會變革力量的一部分,包括承擔社會責任,也包括時尚教育,她在英國許多創意機構任教,將她的技能、知識和創新思維傳授給下一代,也同時與阿迪達斯、薩默塞特宮、泰特英國、泰特利物浦、V&A和 設計博物館等機構合作開展裝置、藝術品和合作項目。
BETHANY WILLIAMS 2022秋冬系列
《貝瑟尼·威廉姆斯: 重構系統》在倫敦設計博物館將持續展至2022年9月4日,展覽是對時尚行業回歸 “真實”世界的有力提振。后疫情時代,無論是生態環境還是社會生活,各行各業都受到了震蕩性的影響。時尚不僅為了適應新的生產問題,同時還要看到被忽略的邊緣人群。貝瑟尼是致力于積極變革的新一代設計師,她以服裝為媒介打通不同領域之間的壁壘,將在跨領域合作中構建更具設計倫理的時尚系統,讓時尚真正實現環境友好與社會和諧的可持續發展。她結合自身對時尚的興趣與藝術批判的思考,通過時裝設計實踐,批判并跳出原有商業固化的時尚系統,重新構建具備社會責任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時尚行業。BETHANY WILLIAMS提醒向善的初心,反思消費社會的種種問題,為普通時裝設 計師為社會設計的改變增添新的維度。這也是在后 疫情時代的社會里,整個時尚行業對社會的貢獻的延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