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棉花行情劇烈震蕩后 市場迎來大變局
“上漲是為了更好地下跌,抑或下跌是為了更好的上漲”,也許這就是期貨投資市場的規律。不可否認,整個產業鏈經濟和投資者都跟隨這條曲線上下波動,震幅過大也必然對產業鏈造成傷害。
上周鄭棉出現了連續兩個跌停板,引起了投資人士的強烈關注,正如2018年5月中旬一樣,只不過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去年是漲勢如虹,今年卻是跌停跳水。很多文章觀點都集中在分析行情產生原因以及后期走勢上,歷經連續兩個跌停后,引發的“地震效應”遠不止價格漲跌這么簡單。此輪跌停對產業影響到底有多大?
市場參與者謹慎,輪出成交受到抑制
2019年4月23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財政部2019年第1號公告發布:“為優化中央儲備棉結構,確保質量良好,2019年將對部分中央儲備棉進行輪換”。按照官方的說法,保障市場供應,不再是今年輪出的主要目標,從輪出日投放量1萬噸左右也能看出來。
5月13日之前,儲備棉都保持很高成交率,畢竟相對商品棉,儲備棉還是具有很大性價比優勢。事情發生急轉就是在鄭棉跌停當天,可以說是一根陰線改變了三觀,不僅儲備棉成交率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而且商品棉銷售活動也戛然而止,現貨成交幾乎在當天跌至冰點。據中國棉花網記者了解,事件影響還不止于此。隨著中美貿易談判繼續搖擺不定,市場情緒也變得悲觀起來,兩個跌停就是做好的佐證。
“CF1905合約最低跌至13820元/噸,當然隨著后市情緒有所恢復,鄭棉出現反彈,但從市場走勢看,現在的鄭棉高位已經變為跌停前的低位,而現在的低點位能否撐住也要看未來中美貿易談進展”,一位市場人士無奈地表示。
“鄭棉跌停之際,美棉ICE也大幅下挫,價格跌至近三年的低位,受此影響,國內外棉價差繼續拉大至2000元/噸以上,早已超出國內市場承受力,因此,國內現貨價格存在修復逆差意愿,在這種情況下,按照內外棉價聯動定價策略的儲備棉輪出底價調整也不可避免。當棉價處于下跌趨勢時,市場參與者只能更加謹慎,后期儲備棉成交率也取決于中美談判和內外市場棉價走勢情況”,一位棉花分析師說。
據中國棉花網發布底價公告,第三周(5月20日-5月24日一周)輪出銷售底價為13893元/噸(標準級價格),較前一周下跌579元/噸。
面對行情調整何時會結束的問題,上海紗線寶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吳法新說:“目前短多長空是基調,商品市場最終看供需平衡,“黑天鵝”之類的干擾因素會有,但是不會改變大趨勢。棉花十年一波大行情,下一波牛市估計因為貿易戰會延后至2020年以后”。
手摘棉加工企業有望加速淘汰
另外此輪跌停可能會加速新疆機采棉擴張速度。據記者了解,2018年,北疆機采棉加工企業得益于收購成本低,加工也有利可圖,即使在去年棉價并不景氣的情況下,北疆加工企業依然能夠分得一杯羹。
對比而言,南疆手摘棉加工企業就沒這份好運了,除了一些按訂單生產和即產即銷的少數企業以外,多數都在苦苦支撐,由于手摘棉收購成本高,在市場行情不景氣的時候,現貨銷售遭遇困境。期貨上,即使鄭棉反彈至價格高位也未能涵蓋加工成本,導致部分企業遲遲無法進行套保操作,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境地。
據南疆棉企介紹,目前南疆軋花廠手中資源可能有60%左右套保了,貿易商幾乎90%以上套保,因此,對沒有套保操作的棉企,兩個跌停的打擊太過于慘重。3128/3129級機采棉的公定成本價也要15200-15400了,手摘棉則更高了,公定價普遍在16000元/噸以上。而北疆“雙28”點價資源報價在14600-14800元/噸,強力26-27cN/tex的價格14300-14500元/噸,“雙29”報價也只有14800-15000元/噸,可能會有50-100元/噸讓利。如此高的成本價和市場低迷的報價,迫使棉企不得不反思和轉型,這有可能促使新一輪企業優勝淘汰。
據中國纖維質量檢測中心數據,截至2019年5月19日,全國共檢驗棉花量533.7356萬噸,其中新疆513.9216萬噸,內地19.8140萬噸;全國共971家棉企參與加工,其中新疆791家企業,占據了絕大多數。假設每個加工廠擁有一條加工線,按照每條加工線加工2萬噸皮棉計算(加工期10月-1月),全疆791家企業加工能力達到了1582萬噸,產能嚴重過剩。雖然近幾年新疆加工企業數量已經逐漸降低,但相較新疆產量而言,依然存在過剩情況。在這種背景下,北疆機采棉生產加工已經相對穩定和成熟,只有南疆還依然存有大量手摘棉加工線,在市場價格倒逼機制下,企業轉型迫在眉睫。如果要轉型,意味著企業必然要付出代價。據悉,一條高端機采棉生產線設備價值900萬了,價格低的也有500多萬。除了資金要素外,手摘棉種植模式也對其加工企業提出挑戰。如果企業周圍不能盡快調整種植模式,企業即便更換設備也無益。
南疆某軋花企業表示,疆內手摘棉企業加快退出是必然的,這兩年會更突出,手摘棉加工后直接成本就要比機采棉高1000元/噸以上,成本高相應的財務費用也要高一些。今年機采棉企業沒有虧損,只要適當套保或4月中旬前賣出現貨都有利潤,所以機采棉軋花廠洗牌不多。
紡企面臨沖擊,行業調整勢在必行
在上游棉花大幅下跌調整之際,下游棉紗也未能幸免。上周棉紗期貨出現跳水行情,CY1909合約由24500元/噸跌至當前的22100元/噸附近。在期貨跌跌不休時,現貨價格也繼續跟跌表現,這對企業生產銷售造成很大壓力。對紡企而言,最希望的是市場穩定,大漲大跌行情對其都不利。
河南某紡企表示,自上周中美雙方開始互加關稅時,棉紗銷售就已經停滯,即便下調棉紗報價,下游客戶也無動于衷。該企業負責人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對棉紡產業鏈影響遠大于業內人士的預估。目前佛山市場到處都是銷售棉紗的人,紡企都把全部銷售人員派往一線市場,可見銷售之艱難。
也有企業說,紡企現在兩頭受難,一邊是前期采購的原料價格變高,直接推升了生產成本,另一邊是銷售遇阻,下游客戶不報價也不采購。對布廠來說,未來貿易形勢的不確定迫使他們不敢接單。該企業反映,計劃在6月份停產休息一個月,畢竟現在每天幾十萬的成本,讓企業有些吃不消。據他聽說,周邊已經有小型企業關門停產了。針對未來是否要淘汰一批企業的問題,該負責人說:“這是一定的,現在已經出現這個苗頭。企業即便按照降價后的原料采購,生產棉紗也是虧錢”。
據記者了解,不僅如此,巴基斯坦棉紗免關稅進入中國后也將對國產紗造成很大沖擊,原來是征收3.5%的關稅,免關稅后價格下調幾百元在國內市場很有競爭力。因此,預計未來紡企調整在所難免,規模小、產品檔次低的企業將率先退出市場。
目前,中美雙方還在蹺蹺板上繼續尋找“納什均衡點”,博弈結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兩國和好天下太平,美國堅持要打,結果只能是自損一千,國內產業格局的調整也將在所難免。
上周鄭棉出現了連續兩個跌停板,引起了投資人士的強烈關注,正如2018年5月中旬一樣,只不過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去年是漲勢如虹,今年卻是跌停跳水。很多文章觀點都集中在分析行情產生原因以及后期走勢上,歷經連續兩個跌停后,引發的“地震效應”遠不止價格漲跌這么簡單。此輪跌停對產業影響到底有多大?
市場參與者謹慎,輪出成交受到抑制
2019年4月23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財政部2019年第1號公告發布:“為優化中央儲備棉結構,確保質量良好,2019年將對部分中央儲備棉進行輪換”。按照官方的說法,保障市場供應,不再是今年輪出的主要目標,從輪出日投放量1萬噸左右也能看出來。
5月13日之前,儲備棉都保持很高成交率,畢竟相對商品棉,儲備棉還是具有很大性價比優勢。事情發生急轉就是在鄭棉跌停當天,可以說是一根陰線改變了三觀,不僅儲備棉成交率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而且商品棉銷售活動也戛然而止,現貨成交幾乎在當天跌至冰點。據中國棉花網記者了解,事件影響還不止于此。隨著中美貿易談判繼續搖擺不定,市場情緒也變得悲觀起來,兩個跌停就是做好的佐證。
“CF1905合約最低跌至13820元/噸,當然隨著后市情緒有所恢復,鄭棉出現反彈,但從市場走勢看,現在的鄭棉高位已經變為跌停前的低位,而現在的低點位能否撐住也要看未來中美貿易談進展”,一位市場人士無奈地表示。
“鄭棉跌停之際,美棉ICE也大幅下挫,價格跌至近三年的低位,受此影響,國內外棉價差繼續拉大至2000元/噸以上,早已超出國內市場承受力,因此,國內現貨價格存在修復逆差意愿,在這種情況下,按照內外棉價聯動定價策略的儲備棉輪出底價調整也不可避免。當棉價處于下跌趨勢時,市場參與者只能更加謹慎,后期儲備棉成交率也取決于中美談判和內外市場棉價走勢情況”,一位棉花分析師說。
據中國棉花網發布底價公告,第三周(5月20日-5月24日一周)輪出銷售底價為13893元/噸(標準級價格),較前一周下跌579元/噸。
面對行情調整何時會結束的問題,上海紗線寶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吳法新說:“目前短多長空是基調,商品市場最終看供需平衡,“黑天鵝”之類的干擾因素會有,但是不會改變大趨勢。棉花十年一波大行情,下一波牛市估計因為貿易戰會延后至2020年以后”。
手摘棉加工企業有望加速淘汰
另外此輪跌停可能會加速新疆機采棉擴張速度。據記者了解,2018年,北疆機采棉加工企業得益于收購成本低,加工也有利可圖,即使在去年棉價并不景氣的情況下,北疆加工企業依然能夠分得一杯羹。
對比而言,南疆手摘棉加工企業就沒這份好運了,除了一些按訂單生產和即產即銷的少數企業以外,多數都在苦苦支撐,由于手摘棉收購成本高,在市場行情不景氣的時候,現貨銷售遭遇困境。期貨上,即使鄭棉反彈至價格高位也未能涵蓋加工成本,導致部分企業遲遲無法進行套保操作,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境地。
據南疆棉企介紹,目前南疆軋花廠手中資源可能有60%左右套保了,貿易商幾乎90%以上套保,因此,對沒有套保操作的棉企,兩個跌停的打擊太過于慘重。3128/3129級機采棉的公定成本價也要15200-15400了,手摘棉則更高了,公定價普遍在16000元/噸以上。而北疆“雙28”點價資源報價在14600-14800元/噸,強力26-27cN/tex的價格14300-14500元/噸,“雙29”報價也只有14800-15000元/噸,可能會有50-100元/噸讓利。如此高的成本價和市場低迷的報價,迫使棉企不得不反思和轉型,這有可能促使新一輪企業優勝淘汰。
據中國纖維質量檢測中心數據,截至2019年5月19日,全國共檢驗棉花量533.7356萬噸,其中新疆513.9216萬噸,內地19.8140萬噸;全國共971家棉企參與加工,其中新疆791家企業,占據了絕大多數。假設每個加工廠擁有一條加工線,按照每條加工線加工2萬噸皮棉計算(加工期10月-1月),全疆791家企業加工能力達到了1582萬噸,產能嚴重過剩。雖然近幾年新疆加工企業數量已經逐漸降低,但相較新疆產量而言,依然存在過剩情況。在這種背景下,北疆機采棉生產加工已經相對穩定和成熟,只有南疆還依然存有大量手摘棉加工線,在市場價格倒逼機制下,企業轉型迫在眉睫。如果要轉型,意味著企業必然要付出代價。據悉,一條高端機采棉生產線設備價值900萬了,價格低的也有500多萬。除了資金要素外,手摘棉種植模式也對其加工企業提出挑戰。如果企業周圍不能盡快調整種植模式,企業即便更換設備也無益。
南疆某軋花企業表示,疆內手摘棉企業加快退出是必然的,這兩年會更突出,手摘棉加工后直接成本就要比機采棉高1000元/噸以上,成本高相應的財務費用也要高一些。今年機采棉企業沒有虧損,只要適當套保或4月中旬前賣出現貨都有利潤,所以機采棉軋花廠洗牌不多。
紡企面臨沖擊,行業調整勢在必行
在上游棉花大幅下跌調整之際,下游棉紗也未能幸免。上周棉紗期貨出現跳水行情,CY1909合約由24500元/噸跌至當前的22100元/噸附近。在期貨跌跌不休時,現貨價格也繼續跟跌表現,這對企業生產銷售造成很大壓力。對紡企而言,最希望的是市場穩定,大漲大跌行情對其都不利。
河南某紡企表示,自上周中美雙方開始互加關稅時,棉紗銷售就已經停滯,即便下調棉紗報價,下游客戶也無動于衷。該企業負責人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對棉紡產業鏈影響遠大于業內人士的預估。目前佛山市場到處都是銷售棉紗的人,紡企都把全部銷售人員派往一線市場,可見銷售之艱難。
也有企業說,紡企現在兩頭受難,一邊是前期采購的原料價格變高,直接推升了生產成本,另一邊是銷售遇阻,下游客戶不報價也不采購。對布廠來說,未來貿易形勢的不確定迫使他們不敢接單。該企業反映,計劃在6月份停產休息一個月,畢竟現在每天幾十萬的成本,讓企業有些吃不消。據他聽說,周邊已經有小型企業關門停產了。針對未來是否要淘汰一批企業的問題,該負責人說:“這是一定的,現在已經出現這個苗頭。企業即便按照降價后的原料采購,生產棉紗也是虧錢”。
據記者了解,不僅如此,巴基斯坦棉紗免關稅進入中國后也將對國產紗造成很大沖擊,原來是征收3.5%的關稅,免關稅后價格下調幾百元在國內市場很有競爭力。因此,預計未來紡企調整在所難免,規模小、產品檔次低的企業將率先退出市場。
目前,中美雙方還在蹺蹺板上繼續尋找“納什均衡點”,博弈結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兩國和好天下太平,美國堅持要打,結果只能是自損一千,國內產業格局的調整也將在所難免。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