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 內地金融開放超預期 發展策略成跨國機構的“happy problem”
近日,證監會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隨著金融開放政策逐步落地,跨國資管巨頭們正緊鑼密鼓、埋頭研究進入中國市場的策略。
“開放速度和開放路徑的選擇都超預期,現在比較頭疼的是機會來了,大家應該怎么定發展策略,時間上怎么把握,我們都說,這是一個happy problem?!毕愀弁顿Y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對記者表示。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是一個代表香港基金管理業的非牟利行業公會,其目標是促進香港基金管理業的整體發展致力不斷提高業界的專業水平,以達致國際水平;促進香港作為亞洲區主要的基金管理中心,以維持香港的競爭力。
在內地與境外機構的溝通交流中,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
黃王慈明說道:“對于跨國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如果沒有關于中國的發展策略,那它肯定會錯過一個很重要的市場,在整個環球(布局)策略中,發展中國市場是不可或缺的?!?/p>
外資踴躍迎接金融開放機遇
據黃王慈明介紹,在過去一段時間,全球前列的跨國基金管理公司,一直在籌劃以何種策略參與內地的資本市場,這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如何服務內地投資人,包括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另一個是如何幫助海外投資者參與內地資本市場,比如A股、銀行間債券市場。
“所以,最近出臺的一些文件,比如金融開放十一條、金融加速開放的發言等,讓大家都非常興奮?!秉S王慈明說道。
隨著內地市場金融開放政策的不斷落地,擺在跨國基金/資產管理公司面前最為重要的問題,是應該采取何種策略進入內地市場。
“現在很多公司在跟監管機構溝通,深入了解各種模式的具體規定。規范傳統的公募基金公司的法律框架已經非常成熟,而其他渠道,如開放外資控股的理財公司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比較新的途徑,跨國公司投放了大量的資源研究哪一條路更好。當然也有公司打算不只挑一條,而是在資源許可的情況下,以不同的模式參與內地的資管市場。”黃王慈明說道。
同時,黃王慈明也強調,跨國資管公司進入內地資本市場,都很仔細對內地市場、監管環境做調研,了解內地投資人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策略,“不能照搬海外的做法,也不能因為在國際上名聲大,就以為可以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否則會水土不服?!?/p>
如內地投資人對財富管理的認識,在過去很長時間都存在一定的“誤解”,如理財產品是要兜底、剛兌,并對回報有不太踏實的預期。
“內地不少投資人將基金等同股票,認為是拿來短炒,這需要跨國公司在投資者教育上進行加強,最重要的是讓投資人明白基金的功能和定位,尤其是其分散風險及長線投資的特性;另外,也要讓投資人明白投資是有風險的,他們也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秉S王慈明說道。
不過,其也指出,監管機構出臺資管新規,在打破剛兌、通道和資金池等問題上做了很多努力,也顯示出很大的決心去解決市場長期以來的陋習。監管環境的改善,有助市場更理性及更健康地發展,“在這個背景下,我認為現時是一個很好的大環境讓外資進入市場”。
隨著外資不斷進入,市場對于外資機構即將給國內資本市場帶來的影響、變化也頗為關注。
但黃王慈明認為,在初步階段,海外公司的影響未必很大。
“在一個新的市場需要建立銷售渠道、品牌、口碑、業績等,這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有成效的,但從長期影響上看,更多海外投資人進入內地市場,在公司治理、專業水平、合規要求及產品創新等均帶來新的元素,帶來國際上的概念和最佳執業守則,這對內地市場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黃王慈明說道。
維持境內外密切溝通
近年來,不少香港資產管理機構通過互認基金的形式,將旗艦產品銷往內地。不過,現已獲批的北上互認基金種類仍較少,并不能完全滿足投資人的需求。
針對這一問題,黃王慈明解釋稱,“互認基金是一個很好的渠道,但種類不多。實際上是由于太多規范,讓不少有意參加計劃的公司望門興嘆,我們也一直在跟監管機構反映。”
“比如在內地的銷售規模占資金總資產的比例不超過50%、不能把投資管理委托給海外的投資人等規定,對外資來說,他們很想參與,但被法規限制了。”黃王慈明進一步補充道。今年年初,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和安永聯合發布了《2018年度香港資產管理行業調查報告建議》,其中提出了三項促進和推進香港與大灣區之間基金互認的建議。
包括按照基金互認規定的香港證監會平均互惠處理時間,將內地監管機構對大灣區內每個符合條件的香港注冊基金北上銷售的審批流程縮短至三個月;放寬主管轄區內投資者可持有50%的銷售限額,以體現人口和規模的差異;允許香港基金管理公司向同一集團公司內的海外基金管理公司委派投資職能,使得大灣區內的投資者可獲益于基金公司全球的專業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目前仍有不少改善空間,但整體來看,黃王慈明對近年來內地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舉措,非常認可。
其認為:“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地監管機構和海外投資者、海外監管機構溝通非常密切,他們很踏實,盡可能在法律框架允許的范圍內,配合海外投資人的投資需求,比如法律、稅務等方面,加強這樣的溝通會讓市場發展得很健康?!?/p>
在其看來,(跨國公司)不能要求內地市場完全改變其結構和框架以配合海外市場,比如內地股票市場是穿透式(監管),而海外市場一般只用omnibus戶口的模式,即便有些穿透的安排,亦并非一穿到底,每個市場有不同的做法,大家需要互相理解,求同存異,而當中溝通是最重要的。
“一方面盡量配合海外投資人的需求,同時要顧及到內地市場的情況,例如內地股市以散戶為主,又例如內地投資者對海外投資市場不熟悉等等,但只要保持密切溝通,齊心解決問題,這市場的發展是非常樂觀的。”黃王慈明說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