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科技二度沖擊創業板敗北 毛利率差異縮小靠“手動調整”
10月24日,就在郵儲銀行、東鵬控股、甬金科技、僑銀環保等4家企業順利闖關IPO的同時,常州中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英科技”)卻因為“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而被取消審核,第二次倒在發審委的大門前。
作為一家主營高頻通信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中英科技曾于2017年11月沖擊創業板,但是遭到發審委否決。
首次IPO敗北后,中英科技并沒有放棄上市的夢想,2018年9月6日,中英科技再次報送招股書申報稿,欲二次沖擊創業板。
盡管取消審核的原因未知,但是從招股書來看,中英科技在一次上會時被關注的高毛利率異常問題仍在,采用“簡單粗暴”直接更換可比公司的做法,耐人尋味。
此外,作為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中英科技與關聯方間存在借款、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融資等頻繁行為,也令人擔憂。
在今年6月的首發申請文件反饋意見中,證監會也要求中英科技說明“前次首發申請未通過我會核準的原因,詳細說明相關的整改措施及整改效果”。
可比毛利率縮小的“秘密”
成立于2006年3月28日的中英科技,主要產品包括D型和CA型兩類高頻覆銅板及高頻聚合物基復合材料。
從體量來看,中英科技相對較小,2018年營收1.75億元,凈利潤5275萬元。
這并非中英科技第一次上會。
早在2016年12月9日,中英科技開始接受海通證券的上市輔導,并于2017年4月14日首次報送招股書。然而,2017年11月8日首次上會時,其首發申請慘遭否決。
據第十七屆發審委2017年第37次會議審核結果,當時發審委重點關注了中英科技的五大問題,包括綜合毛利率顯著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關聯交易頻繁且金額較大、不同收入確認方法下的收入占比變化較大、報告期內應收賬款金額較大和主要生產設備成新率偏低等問題,對比招股書來看,不少問題在這次上會時仍然存在。
中英科技2017年10月的招股書顯示,2014年-2016年,其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6.9%、53.5%和59.11%,而同行業可比3家上市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平均水平分別為36.79%、34.25%和35.11%,與同行相比差異明顯且持續擴大。
中英科技選擇的3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分別為生益科技(600183.SH)、丹邦科技(002618.SZ)和欣天科技(300615.SZ)。
耐人尋味的是,生益科技是國內著名覆銅板生產商。與中英科技業務最為接近。但2014-2016年,生益科技的毛利率遠低于中英科技的29%—39%水平。
不過,2019年9月最新報送的招股書中,2016-2019年6月,中英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9.11%、59.11%、59.11%和47.87%。不過,2016年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平均水平從35.11%上升到了43.3%,和當期中英科技綜合毛利率的差異也從24個百分點縮小到了15.81個百分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綜合毛利率的差異縮小是因為,中英科技直接更換了可比同行業公司,做法可謂簡單粗暴。
這次,中英科技的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從3家增加至4家,毛利率較低的生益科技遭到剔除,加入了毛利率較高的羅杰斯(NYSE:ROG)和科創新源(300731.SZ),同行毛利率從而顯著提升。
家族企業的頻繁關聯交易
中英科技是比較典型的家族企業。
2019年9月的招股書顯示,公司實控人俞衛忠、戴麗芳夫婦及其子俞丞三人,合計控制了中英科技83.86%的股份。
2017年首次上會時,中英科技與關聯方間存在借款、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融資等情況,金額較大且較為頻繁,也是發審委關注的焦點之一。
2016年,中英科技向俞衛忠家族控制的中英管道以及俞衛忠夫婦拆入了3000多萬的資金;而俞衛忠的哥哥俞英忠控制的雷納機械還曾向中英科技短期拆借資金,借款600多萬,但是因為經營面臨困難,無法償還欠款,中英科技不得已將有關債權轉讓給中英管道。
除了借錢給哥哥俞英忠,俞衛忠還通過哥哥旗下公司輔星科技展開對外銷售。2014年-2016年,中英科技向輔星科技銷售覆銅板分別為193.73萬元、579.89萬元和97.69萬元。
不過中英科技強調,2016年5月起,已不再通過輔星科技經銷。
此外,雖然號稱“高新技術企業”,但是目前來看,中英科技的科技屬性仍待市場檢驗。
2016年-2019年6月,中英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97.2萬元、666.25萬元、898.65萬元和445.07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僅為4.35%、4.58%、5.14%和4.31%。
截至2019年6月,中英科技共有114名員工,研發人員18人,擁有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