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粵澳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蘇權捷:粵澳基金投資正形成協同效應 成為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新引擎
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20年來,澳門經濟跨越發展,社會民生持續改善,與內地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向世人展示了“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背景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與共建“一帶一路”為澳門提供了重大機遇。2018年成立的廣東粵澳合作發展基金(以下簡稱粵澳基金),成為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作為粵澳基金管理者的廣東粵澳合作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恒健控股”)牽頭設立。恒健控股是廣東省唯一的省級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產融結合平臺,肩負著通過注入國有資本運營新動能,推動廣東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支撐廣東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騰飛的使命。
在粵澳基金成立與運作過程中,恒健控股充分發揮了自身 “四位一體+基金”產融結合商業模式的優勢和國有資本運營平臺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紀念澳門回歸20周年之際,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粵澳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蘇權捷,回顧了該基金“從0到1”的創新突破過程及其成立以來的運作情況。
據介紹,粵澳基金目前運作良好,已經累計完成投資近140億元,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互聯互通提供了資本支持,也為澳門民眾分享祖國經濟發展機遇,促進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起到積極作用。
蘇權捷表示,粵澳基金參與的項目正逐步形成投資協同效應,成為廣州、珠海、江門、惠州等地市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他相信,隨著投資效果逐漸顯現,未來兩地合作有望進一步深化與延展,為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打下產業基礎的同時,也將深化粵澳兩地經濟合作與增進民眾情感聯系。
粵澳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蘇權捷。資料圖
從0到1的突破:粵澳金融開放創新樣本
2015年以來,粵澳政府高層多次會晤,希望通過合作模式的創新,將澳門資本與廣東發展充分結合,共享國家與地區改革發展的紅利。
經歷逾兩年溝通、協商、談判,2018年5月4日,廣東與澳門就設立粵澳基金正式簽約,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的方式引入澳門財政儲備資金,首期規模200億元人民幣。恒健控股牽頭設立廣東粵澳合作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進行管理運營。
按照粵澳雙方設立粵澳基金的初衷和約定,粵澳基金按照“安全、有效、規范、信用”的原則,主要投向廣東省內的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以及與廣東省自貿區建設相關的、有利兩地經濟民生的優質項目及企業。
“粵澳基金是粵澳兩地政府簽署的《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下兩地創新金融合作取得的首個積極成果。”蘇權捷表示,作為粵澳兩地共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切入點,粵澳基金肩負著支持廣東省內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推進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助力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使命。
蘇權捷介紹,自設立以來,粵澳基金以實現“政治、社會、經濟有效”為目標,積極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重要任務,以綜合交通樞紐、高速公路、城市軌道、產業園區等為主題,實施了多個項目投資,累計投資金額近140億元。
“這些投資正逐步形成投資協同效應,成為廣州、珠海、江門、惠州等地市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同時也將為澳門企業提供一些與廣東企業合作交流的機會,為澳門居民、青年在廣東就業、創業、實習提供一定的便利。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粵澳基金也將繼續實施與大灣區建設相關的項目投資。”蘇權捷說。
今年5月,粵澳基金的簽約落地入選廣東自貿區四周年制度創新最佳案例。入選理由正是粵澳基金模式的從0到1的突破,通過澳門財政資金與境內企業組建外商股權投資有限合伙企業的方式,有效解決了廣東與澳門地區的資金融通障礙,實現了政策許可、程序合法和可操作,破解了粵港澳大灣區資金融通的難題。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澳門特區財政儲備總額高達5148.9億澳門元,其中持有的人民幣資產約921.9億澳門元。隨著財政儲備規模逐漸擴大,澳方也存在優化資產多元配置,爭取提升中長期回報的現實需求。這也是粵澳雙方探索開拓兩地金融創新合作的背景之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澳門金融管理局披露的信息中獲悉,粵澳基金設有退場、監管等機制,為澳門財政儲備的投資保本增值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隨著大灣區建設推進,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加速,這樣的成功經驗能否得到復制?事實證明是可以的。2019年1月,珠海市印發《珠海市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管理暫行辦法》,標志著珠海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正式落地。
蘇權捷表示,粵澳基金是粵澳兩地政府共同推動、支持的金融合作創新,也為民間資本合作提供了借鑒。近期,珠海市首家QFLP政策試點企業已經在橫琴開業。恒健控股正策劃與澳門金融機構合作發起設立新的QFLP基金,進一步深化大灣區跨境金融探索,推動澳門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
融入國家大局:未來想象空間無限
數據顯示,從回歸之初到2018年,澳門GDP大幅增長近8倍,人均GDP增長近5倍;同期,澳門累計財政盈余和外匯儲備分別增長193倍和6.2倍;澳門本地居民失業率從6.3%下降至1.8%。
然而,“一業獨大”的產業結構問題成為各界對澳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主要關切。推動經濟發展從依賴“博彩”走向“適度多元”,已經成為特區政府近年來經濟工作的重點。經過努力,目前,澳門培育新興產業方面已初見成效。
根據2018年的《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統計指標體系分析報告》,2018年金融業、會展業、文化產業及中醫藥產業的增加值總額達353.3億澳門元,占所有行業增加值總額的8.1%,與2015年相比,增加值總額上升36.5%,占比增加0.8個百分點。
澳門經濟財政司的報告顯示,博彩業在整體經濟中的比重保持在五成左右,但總體呈現持續下調的趨勢。2013年至2018年占比分別為63.1%、58.5%、48.0%、46.7%、49.0% 及50.5%。由于經濟持續發展,特區政府財政一直相對充裕,也希望抓住機遇分享祖國經濟發展的紅利。
“粵澳基金支持兩地政府的訴求,也為澳門提供了參與和分享祖國經濟發展紅利的機遇。”蘇權捷說,粵澳基金以市場化方式運作,項目投資以基礎設施為主,注重服務兩地民生經濟。比如粵澳基金的首個項目,“珠海橫琴科學城實際上是個創業創新的平臺,也可以說是新興產業在珠江西岸的發展平臺。鑒于它的地理位置,可滿足澳門企業家、創業者在此投資、工作、生活。”
“目前我們的基金累計投資近140億元,首期資金很快就投完。如果現有投資項目評估效果好的話,我相信未來還會繼續深化合作。” 蘇權捷表示,除了投向基建等項目,粵澳基金也在其他產業上進行投資,未來重點考慮大健康與環保等民生相關的領域。粵澳基金一些投資有望形成產業鏈條集群,成為澳門實現產業多元化的路徑之一。同時,這些投資還為澳門青年和產業人員提供了更多到內地實習與工作的機會。
在金融業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背景下,粵澳兩地在金融的融合發展上是否還有進一步創新與突破的可能?在蘇權捷看來,大方向已很明確。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與澳門特區政府簽署了有關支持澳門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相關安排,明確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金融服務平臺,開展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業務,支持澳門建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支持澳門發展融資租賃和財富管理等特色金融業務,支持澳門研究建設綠色金融平臺和以人民幣計價的證券市場等。
“內地金融業的持續開發以及澳門特色金融業的發展,將為內地企業、澳門企業在兩個市場上拓展業務,開展資本運作,實現資金融通帶來更多的路徑和便利。”蘇權捷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