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炒作無處不在讓餐飲火鍋重整江湖
歲末年初,“網紅”酸菜魚火鍋“太二”的母公司“九毛九”中式餐飲集團宣布即將赴港上市;另一家“網紅”火鍋“湊湊”2019年12月24日在上海宣布其第100家門店在上海華潤時代廣場店開業,它隸屬于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呷哺呷哺;而“前輩”海底撈的市值在2020年初,達到了近1800億。
在過去的幾年中,餐飲行業貢獻了高增長量,也進入了高速迭代的時期。火鍋作為餐飲最具代表性的細分行業之一,坐享行業發展紅利,也面臨最激烈的競爭環境。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2019年11月份,餐飲收入4964億元,同比增長9.7%,比10月份增加0.7個百分點,增速高于商品零售1.9個百分點。1-11月份,餐飲收入41896億元,同比增長9.4%;商品零售330976億元,增長7.9%。
“中國的餐飲行業在2019年超過了4.5萬億元,2017年是3.8萬億元,2018年是4.2萬億元。消費升級和新生代的消費剛需,支撐起了中國整個餐飲行業的高速發展。”1月8日,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同質化也越來越高,“在品牌、產品、場景之間如何做差異化,怎么凸顯各自優勢,是各個企業非常重要的工作和布局。”
在過去的幾年中,餐飲行業貢獻了高增長量,也進入了高速迭代的時期。-甘俊攝
火鍋江湖
“我們對于消費人群的定位是25-35的白領,甚至是女性偏多。所以湊湊適合女孩子的元素比較多,比如奶茶。”在百店開店儀式上,湊湊餐飲首席執行官張振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表示,“我們是比較集團化運作的品牌。別人做減法,我們做加法。兩個核心要素一是消費場景,二是消費升級。特別瞄準社交性需求比較高、活躍、喜歡傳播、呼朋引伴的這一群人。”
2016年6月,湊湊以火鍋與奶茶相結合的模式在北京三里屯開出首店。張振緯透露,“第一家店大概在開業第2個月我們就盈利了。”并將奶茶作為一個導流的入口,來驅動火鍋消費,“奶茶是一個相對高頻的消費模式,營收占比20%,有些店鋪還更高。”
湊湊在過去三年半平均每13天開一家新店,布局中國27座城市;2019年提速至平均每7天開一家。
根據湊湊母公司呷哺呷哺集團2019年中報,2019年上半年,新開張76間呷哺呷哺餐廳及13間湊湊餐廳;營收同比增長27.4%至27.12億元,主要得益于致力擴張餐廳網絡;繼續加大力度開拓高端品牌湊湊,營收同比增長150.2%至4.9億元,所產生的餐廳層面經營利潤為6880萬元。
相對于以北京(營收占比43.7%)為根據地的母公司呷哺呷哺來說,湊湊采取了不一樣的地域擴展打法。“湊湊開到第5家店時,就已經搶駐華北、華東和華南市場。對于集團來說,也樂見多個品牌齊頭并進,不會去限制發展。”
根據財報,湊湊也被認為是呷哺呷哺加速細分市場布局體現,“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及中產階級規模擴大,千禧一代愈發注重產品及服務的質量。該等變化促使餐飲行業加速向多元化、專業化及品牌導向的方向發展。本集團致力實現所有細分市場的全面滲透。湊湊作為本集團高端品牌,主要面向家庭聚會及商務宴請。”
從外部來看,張振緯也認為湊湊選擇了與其他品牌不一樣的賽道。“一開始品牌定位的時候,我們一直試圖找一個屬于自己的賽道。第二名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一定要在一個賽道里當王。我們跟海底撈其實是截然不同,它是針對所有消費人群的,我們是做細分市場的。第二是我們發展是進商業地產。”
對于選擇相對垂直賽道的太二來說,市場仍然非常分散。據其招股書,2018年中國酸菜魚餐飲市場總收入達人民幣123億元,僅占中國餐飲服務市場的0.3%,有超過1000家餐廳營運者。2018年,太二營收5.4億元,在所有酸菜魚餐廳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4.4%。
覆蓋所有消費者、體量更大的海底撈也開始做更多嘗試。據其2019年中報,2019上半年營收116.94億元,同比增長59.3%,并開始銷售海底撈品牌的奶茶及其他飲品,推出了187種新菜品。
差異化選擇
“中國餐飲行業正進入最激烈的‘廝殺’時刻,同時期開出新店和關閉的數量幾乎一致。”1月8日,羅蘭貝格合伙人張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餐飲店的“壽命”平均在2.7年左右。“目前國內還很難看到有能比肩海底撈的餐飲公司,做到標準化品控和運營管理能力,也很難做出護城河。多品類的布局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做就沒有更多可能性,一定要將主品牌做好。”
羅蘭貝格“預見2020”行業趨勢報告認為,餐飲行業的升級體現在供給端呈現品類分散、品牌競爭激烈、區域市場集中、創新模式涌現的特征。而在消費端則隨新一代消費群體成為主要消費力而變得更為多元。
企業將圍繞三大舉措做大做強。一則,完成多品類、多品牌業務布局,從而實現規模效益。二則,圍繞價值鏈向前端強化精細運營:包括單品切入、打造爆品的產品策略;品牌拉動業務的品牌策略;以及打造細分場景、提升就餐體驗的門店策略;及新零售、O2O等經營策略。三則,圍繞價值鏈向后端優化供應鏈能力,在幫助餐飲品牌實現資源整合的同時,進行業務創新與突破。
朱丹蓬分析,對于企業來說,關鍵的三個維度是服務體系、產品和品牌,“從服務體系來說,海底撈做得最好,品牌海底撈也做得不錯,但其實它的產品沒有太大特色。太二品牌一般、服務體系也不是太出眾,不過產品差異化比較明顯,某種程度之下還是有增長的空間,畢竟門店還不算太多,最大的問題是它缺少資本,這也是為什么九毛九要急于上市的核心原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