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國有銀行大樹發力再融資業務 “鼠年首只券商股”中銀證券獲熱捧
2月19日,中銀證券(601696.SH)公告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結果,最終確定股票發行價格為5.47元/股,發行數量為2.78億股。
2373倍的網上初步有效申購倍數,使得其回撥后網上最終發行量占比90%、最終中簽率為0.1264%,中銀證券受個人投資者熱捧可見一斑。
個人投資者熱捧
從認購者組成來看,其回撥機制啟動前,網下初始發行量占比70%、網上初始發行量占比30%;回撥機制啟動后,網下最終發行量占比10%、網上最終發行量占比90%。
對此,投行人士解釋,“回撥機制”是監管條例,網上投資者有效申購倍數超過150倍的,回撥后無鎖定期網下發行比例不超過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10%。“一般而言,網上申購主要是個人投資者,網下申購主要是機構投資者。中銀證券此前網上初步有效申購倍數為2372.63倍,受到個人投資者熱捧,所以啟動了回撥機制。”
從整體發行結果而言,中銀證券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1264%,相較近兩年另外7家上市券商,中簽率處于較低值,較低的中簽率表明較高的投資者熱情。
可相比較的是,2018-2019年上市券商中,IPO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從低到高排序依次為:南京證券(0.1210%)、華林證券(0.1358%)、紅塔證券(0.1513%)、中信建投(0.1575%)、長城證券(0.1611%)、華西證券(0.1628%)、天風證券(0.2462%)。
發行之時如此受熱捧,中銀證券上市后的股價走向將如何?
對此,申萬宏源研究所稱,考慮流動性溢價水平和絕對價格后,中銀證券AHP(以層次分析法分析)得分為1.62分,位于2020年前4批新股得分的靠后位置。
依賴經紀及資管業務
拆解中銀證券的業務結構,可以看到,中銀證券的兩大支柱業務為經紀和資管業務。
其2018年經營數據顯示,中銀證券各項業務按收入排名依次為:證券經紀業務(48.43%)、資產管理業務(31.46%)、投資銀行業務(6.97%)、證券自營業務(4.38%)、期貨業務(4.17%)、其他業務(3.16%)、私募股權投資業務(1.42%)。
不過,從證券經紀業務的具體行業排名來看,中銀證券并未處于第一梯隊。
數據顯示,2016年到2018年,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含交易單元席位租賃凈收入)分別為8.29億元、5.99億元和4.49億元,行業排名分別為第35名、36名、36名;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分別為6.40億元、6.13億元和5.49億元,行業排名分別為第25名、25名、30名;股票質押利息收入分別為1.17億元、4.29億元和6.79億元,行業排名分別為第39名、22名、17名。
相較之下,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稍有優勢。
2016年到2018年,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分別為3.18億元、4.99億元和5.60億元,行業排名分別為第22名、17名、11名;而2016-2017年,其客戶資產管理月均受托資金分別為5681.07億元和6777.16億元,行業排名分別為第8名、6名。
而位列公司收入貢獻第三的投資銀行業務(6.97%),近年發展亦較有特色。
從投資銀行業務來看,2016-2018年,公司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分別為5.87億元、4.32億元和2.03億元,行業排名分別為第35名、34名、46名;承銷與保薦業務收入分別為5.02億元、3.79億元和1.50億元,行業排名分別為第32名、31名、34名。
排名波動的背后,或與其股票主承銷業務有關。
2016-2018年,公司股票主承銷家數分別為11家、12家和4家,股票主承銷金額分別為291.77億元、295.80億元和103.52億元,2018年此業務下滑較大。
不過,雖然股票主承業務波動,但中銀證券的債券主承銷卻取得飛速進展。
2016-2018年,其債券主承銷家數分別為69家、59家和138家,債券主承銷金額分別為748.25億元、1011.87億元和1710.09億元,行業排名分別為19名、12名、8名。
除此之外,中銀證券的再融資業務也可圈可點。
中銀證券目前持股5%以上股東為中銀國際控股、中油資本、金融發展基金、云投集團和江銅股份。其中,中銀國際控股持股比例為37.14%。
由于背靠大型國有銀行,中銀證券客戶類型以國有大型企業為主,優勢領域包括交通基建、金融、文化傳媒等方面,近年不斷積極開拓創新型民營企業。
細分公司股票業務,中銀證券在再融資方面發展較為迅速。2016-2019上半年,中銀證券擔任主承銷商的再融資項目所獲得的承銷金額,行業排名分別為:24名、11名、7名、3名。
而隨著再融資規則放寬,投行業務彈性高、儲備項目多的券商或將迎來發展機遇。中銀證券在再融資方面的穩定發展,或為其帶來較大業績增長空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