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公司一季報拆解:醫藥股出現分化 科技龍頭抗壓強
4月16日,史上首份科創板一季報“出爐”,寶蘭德(688058.SH)率先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成果。
主營軟件開發的寶蘭德一季度實現營收892.2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86%,凈利潤為虧損的133.3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減少66.87%。
對此,寶蘭德解釋,營收減少主要系本季度受疫情等影響,主要客戶的合同簽署及收入確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新行業客戶的開拓進程受限等影響所致。
“由于疫情隔離、復工復產能達到正常狀態的時效影響”,寶蘭德“雖盡力采取多項減虧增盈的措施”,但是“預計在下一個報告期期末可能為虧損或者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大幅度變動。”
緊隨其后的是祥生醫療(688358.SH)。4月17日,主營超聲醫學影像設備的祥生醫療披露,一季度實現營收6705.8萬元,同比增長31.45%,凈利潤1738.7萬元,同比暴增210.9%,可謂業績喜人。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2日,98家已上市發行科創板公司中,有9家公司搶先發布了2020年一季報,除寶蘭德、祥生醫療之外,還有博瑞醫藥(688166.SH)、三友醫療(688085.SH)、佰仁醫療(688198.SH)、特寶生物(688278.SH)、安集科技(688019.SH)、山石網科(688030.SH)、卓易信息(688258.SH)。
而在本周,還將有16家科創板公司披露一季報,而心脈醫療(688016.SH)等剩余72家將集中在4月最后一周披露完畢。疫情影響下,創業板公司業績驟降,科創板公司業績成色如何?
醫藥股出現分化
9家已披露一季報的科創板公司中,5家屬于醫藥生物板塊。
不過,即使同屬醫藥板塊,不少公司的業績還是分化明顯:祥生醫療、博瑞醫藥、特寶生物不懼疫情,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而上市不到一個月的三友醫療,一季度營收凈利雙雙下滑,佰仁醫療同樣受到疫情影響而表現不佳。
表現出色的祥生醫療一季度新進機構投資者兩位,分別為第六大股東“尋常(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匯玖3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第八大股東“工商銀行-融通健康產業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持股數分別為126.25萬股和79.39萬股。
同時,相比今年年初,祥生醫療第九大股東“建設銀行-長城消費增值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和第十大股東“交通銀行-長城久富核心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在一季度都進行加倉,分別加倉46.3萬股和25.39萬股,持股分別達到66.3萬股和60.18萬股。
4月20日,制藥公司博瑞醫藥公布2020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45.16%;凈利潤3402.6萬元,同比增長111.07%。
博瑞醫藥于2019年11月8日登陸科創板,研發、生產高端仿制藥和原創性新藥,收入來自于抗真菌類、抗病毒類、免疫抑制類等產品的銷售以及技術轉讓或服務、產品權益分成收入。
“2020年第一季度,博瑞醫藥業績大幅增加,主要還是2019年主要產品銷售情況良好趨勢的延續所致,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關系不大。”博瑞醫藥董秘王征野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所有產品在2020年第一季度,銷量都有不小的增幅。
一季報顯示,博瑞醫藥獲得社保、養老金和諸多公募、券商機構的青睞,養老金16061組合、銀華基金-國新投資有限公司-銀華基金-國新1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嘉實基金-招商銀行-華潤深國投信托-華潤信托·恒盛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分別持股286.38萬股、51.4萬股和44.3萬股。
無獨有偶,受益于主要產品銷售增長,特寶生物一季度實現凈利潤2235.9萬元,同比大增40倍。
4月22日,記者就此致電特寶生物證券事務部,其工作人員表示,“公司一季度業績增長,得益于主要產品銷量增長,而疫情是否會對二季度產生影響,有待觀察。”
特寶生物專注重組蛋白質及其長效修飾藥物研發、生產及銷售,持續聚焦慢性乙肝治療領域。2019年,特寶生物已上市產品包括生物制品國家1類新藥——聚乙二醇干擾素 α-2b注射液(商品名稱“派格賓”)、注射用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刺激因子(商品名稱“特爾立”)、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商品名稱“特爾津”)和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11(商品名稱“特爾康”)。
廣發明星基金經理劉格菘曾提到,“疫情的不確定性以及原油價格的深度調整,使得全球范圍內的風險資產出現明顯調整。2020年一季度,A股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海外市場震蕩影響,波動幅度較大,基金主要配置了科技成長、醫藥生物、新能源等行業及部分優質消費公司,對醫療服務行業的配置有所增加。”
相比之下,三友醫療就沒那么幸運。
2020年4月9日登陸科創板的三友醫療,上市不到一個月,營收凈利雙雙下滑。
一季度,三友醫療實現營收4966.37萬元,同比下滑30.59%,凈利潤1191.08萬元,同比下滑39.18%,其表示主要系疫情影響。
在此前的業績預告中,三友醫療也是未雨綢繆,“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及春節假期開始時間較早的影響,2020年1月下旬至今,終端醫院的骨科手術量大幅減少,營業收入相應出現下降,公司存在2020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的風險。”
專注于動物源性植介入醫療器械的佰仁醫療,同樣受疫情影響而表現不佳。
今年第一季度,佰仁醫療的營收為2366.2萬元,同比下降24.68%,凈利潤為896.3萬元,同比下降31.13%。
不過,過去的2019年,佰仁醫療表現穩定,營收1.46億元,同比增長31.98%,凈利潤6308萬元,同比增長88.88%。
科技龍頭抗壓強
那么,非醫藥生物行業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如何呢?
主營半導體材料的安集科技,一季度實現營收9633.8萬元,同比增長64.06%,凈利潤2355.6萬元,同比增長逾4倍。
而在市場表現上,安集科技4月22日漲幅20%,早盤即直奔漲停。
安集科技表示,營收增長主要系客戶用量上升所致。官網顯示,安集科技的產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學機械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主要應用于集成電路芯片制造和先進封裝領域。
此外,提供云計算服務的卓易信息表現“搶眼”,今年1-3月實現營收2865.6萬元,同比增長26.66%,凈利潤921.5萬元,同比增長45.36%。
卓易信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計算設備核心固件(BIOS、BMC)技術以及云平臺技術,為云計算設備廠商、政企等客戶提供BIOS、BMC固件開發以及云服務。從長遠來看,卓易信息的價值取決于云計算設備固件、云計算服務業務能否在江蘇宜興以外的區域展開。
從科創主題基金來看,信息技術板塊也是備受關注。
例如,匯添富科技創新靈活配置混合在一季度的倉位水平達84.4%,較2019年底的93.18%減倉近10個百分點,但是具體來看,其還加倉了醫藥股和IT股。其中,醫藥方面,重點投資創新藥研發、體外診斷、心血管器械等行業;IT方面則重點布局了金融IT、B2B 電商、SaaS服務、在線視頻等行業。
不過,科創板上市的山石網科4月22日披露2020年一季度營收5786.71萬元,同比下降21.34%;凈利潤為虧損的6989.42萬元,上年同期歸母凈利潤為虧損的5197.17萬元。
對此,4月22日,山石網科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公司一季報業績呈現一定程度下滑,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影響,在客戶需求、項目開展、物流供應等方面出現一定程度的遞延;另外,基于網絡安全行業的特點,公司訂單分布具有季節性,公司產品和服務的銷售收入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實現,而研發投入、人員工資及其他費用的支出則較為均勻,引致凈利潤在全年不均衡的分布。”
科創板能否引領一季度行情?
尚未披露一季報的科創板公司中,6家進行了業績預告,3家預增,分別是將在4月28日、29日、30日披露一季報的京源環保(688096.SH)、南新制藥(688189.SH)和佳華科技(688051.SH),2家預計一季度首虧,為滬硅產業(688126.SH)、成都先導(688222.SH)。
南新制藥預計今年1-3月凈利潤約2588萬元-3076萬元,增長25.78%-49.51%,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正常,為了保證疫情期間全國各地抗病毒類藥物的充分供給,公司對于藥品的生產和銷售量增加”。
此外,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大幅增長489.56%-672.6%至約2261.27萬元-2963.32萬元的佳華科技,將業績增長總結為“主要是公司智慧環保、智慧城市業務收入增長較快。”
相比之下,滬硅產業預計一季度凈利潤約虧損的6520萬元至虧損的4720萬元,下降幅度達517.92%-677.29%,令人嘩然。
對此,滬硅產業解釋,“公司300mm半導體硅片業務受半導體行業景氣度下降的影響在2020年一季度仍然持續,產品平均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仍有下降;同時由于300mm半導體硅片2019年逆周期經營策略,持續進行機器設備投入,使得一季度營業成本中因機器設備折舊、維護以及間接人工、能源等帶來的固定費用較上年同期提高”,因此這部分業務預計虧損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成都先導的表現不佳,預計一季度凈利潤約虧損的1000萬元至虧損的500萬元,下降幅度111.26%-122.51%。
開普云(688228.SH)則更多表達了不確定性, “2020年一季度的項目驗收工作受到目前肺炎疫情影響,收入預計存在不確定性;且由于季節性因素,一季度的收入規模相對較小,預計盈利水平的波動幅度較大。”
科創板能否引領一季度行情?
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師就此認為,“醫藥、IT、高端制造三個科技創新板塊值得關注,在板塊之內,看好競爭格局相對清晰的子行業及競爭優勢顯著的龍頭公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