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新三板精選層首批企業公開發行:獨特投資者生態與A股大不同
7月16日晚間,新三板首批32家企業中最后7家的網上中簽結果出爐。
這意味著新三板精選層首批企業的公開發行工作整體告一段落,接下來在本月底就將由這32家企業正式組建新三板精選層。
對于新三板市場來說,公開發行這是頭一遭,因此第一批擬精選層企業的公開發行工作順利與否,以及在這一過程中體現出來的趨勢問題,都為精選層此后的公開發行提供了豐富的借鑒素材。
與此同時,由于投資者結構不同,發行機制差異,新三板的公開發行同A股相比也形成了不一樣的公開發行景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梳理了首批32家企業公開發行過程,從部分角度可窺見新三板精選層首批企業公開發行的不同之處。
折價發行
無論與A股IPO還是上交所科創板相比,此次精選層首批32家企業在公開發行有一項顯著的特點,這便是在發行前就是有市場交易價格的,同時這一批企業為了穩定發行的預期,也在公布精選層意向的伊始一同公布了發行底價。
因此一定程度上,首批精選層企業的發行價格要參考此前的市場交易價格,但值得注意的是,首批精選層企業普遍出現了折價發行的情況,這也是此次公開發行的一個顯著特點。
根據開源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從最終發行價格相比于股票在新三板二級市場最近的收盤價比例來看,首批發行的大多數公司為折價發行,折價率均值為85.6%。只有同享科技、森萱醫藥和建邦股份最終發行價格略高于二級市場最近的收盤價。
對于折價發行的情況,開源證券中小企業服務部負責人彭海對記者表示:“這一方面說明發行人為了確保發行的成功,降低了對于發行價格的預期,另一方面也為未來進入精選層后的上漲預留出了合理的空間。”
另一方面,從最終的發行價格與發行底價相比來看,發行價還是要比發行底價高出不少。
根據統計的數據顯示,首批30多家企業進行網下詢價的股票最終的發行價格,相比于發行底價漲幅的平均值為58.9%,相比于發行底價漲幅的中位數為36.8%。
“設置發行底價時券商都是按最保守的情況來估計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認為新三板首批企業公開發行非但沒有出現遇冷的情況,而是受到了投資者的熱捧。”北京地區一家大型券商新三板業務線負責人告訴記者。
該負責人認為,此次新三板首批企業申購的過程中,市場參與的熱情遠超預期。
根據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已經公告網下詢價結果的企業中,網下配售比例平均為6%。根據已出發行結果公告的企業,整體來看,網上申購熱情超預期,第一批兩家企業凍結申購資金超過2000億,前8家企業網上申購整體凍結資金規模超過4000億,截至最新網上配售比例平均下來約為0.2%-0.3%。
“考慮到新三板采用的是全額申購的打新模式,如此低的網上獲配率,也說明短時間內新三板市場涌入了超乎預期的打新資金,尤其是從網下的認購倍數來說,多家公司的倍數已經是科創板公司打新的水平。”上述負責人指出。
安信證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師諸海濱則表示,在近期滬深市場非常活躍背景下,還有如此多資金申購精選層,或表明投資者對于精選層企業相對青睞。
私募進擊
新三板精選層首批發行和A股市場還有一項不一樣之處,即投資者結構方面有巨大的差異。
A股IPO以及科創板的網下打新是公募、險資等大機構資金的天下,從定價權來說私募機構更多是跟隨,但在新三板精選層發行的過程中,此次私募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話語權更大。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梳理顯示,很多家公司最終的定價更接近個人投資者和私募機構呈現的加權平均報價,也就是說,個人投資者和私募機構的資金起到了主導作用。
事實上,從資金投入來看,私募基金和個人投資者也遠比公募基金的規模要大。
根據開源證券的統計,截至目前的數據,上海鼎鋒弘人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在首輪公開發行企業的網下詢價中有效申購規模最大的機構投資者,有效申購規模合計為52.97億元,未能成功入圍僅有2.26億元;其次是深圳市林園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河南伊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有效申購資金規模分別達到42.97億元和38.45億元。
也就是說,上述這幾家私募各自投入的資金都超越了此次5家公募基金可以投資新三板的總規模(30億左右)。
盡管資金規模尚小,但公募基金的詢價熱情卻不低,多家公募基金均參與了10次以上的詢價。
森萱醫藥是公募基金最青睞的股票,共有5家公募基金均參與了森萱醫藥的網下詢價。首批公募基金產品此次參與首批精選層企業公開發行的經驗,也為此后公募基金產品參與新三板市場探了路。
事實上,新三板投資者結構帶來的差異也讓公募基金在一開始不太適應。
彭海透露:“最開始發行的兩家企業,穎泰生物和艾融軟件申購時,公募基金的報價明顯相對保守,幾乎全部未能入圍。但隨著詢價股票的數量增加,公募基金對于報價的掌握逐漸嫻熟,入圍的比例大大提升。在網下詢價進行到中后期階段時,公募基金的報價大多有效。”
但投資者結構的特征也決定了投資者報價的離散程度更大。
統計顯示,從入圍價格范圍來看,可以明顯看到首輪精選層股票的報價相對離散,最終有效報價的帶寬(有效報價上限比下限高出的幅度)最高為57.45%,最低也有9.36%,遠遠高于科創板。
對此,申萬宏源新三板研究負責人劉靖此前和記者交流時也指出:“精選層的網下結構具有先天缺陷,個人投資者數量多且經驗缺失。由于1000萬資產就能開通精選層網下打新權限,導致大量個人涌入,而且沒有強制的分類配售規則,導致機構定價并不占絕對優勢。另外,目前來精選層打新的很多個人是第一次參與網下報價。新股由散戶定價的后果就是二級市場收益大幅波動。網下詢價也將呈現‘價高者得’特征,在市場情緒好,比如都認為首批有政策紅利時,可能會出現定價過高的情形,而在后續又集體撤出,導致二級市場大幅波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