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震蕩機構借機調倉 后市將走向何方?
7月17日,A股市場仍處于劇烈波動中。
當日指數全天寬幅震蕩,股指多次反轉,尾盤集體翻紅。截至下午收盤,上證指數漲0.13%,勉強守住了3200點,深證成指漲0.91%,創業板指漲0.61%,兩市總成交額為1.12萬億元,較前期有所萎縮。北上資金停止連續三天凈流出的態勢,合計凈買入10.43億元,其中滬市成交凈買入3.97億元,深市成交凈買入6.46億元。
分板塊來看,證券、保險等金融股領跌,中泰證券、太平洋證券、光大證券等多只券商股跌停,環保工程、景點旅游、軍工等走勢稍強。
此前,A股市場在進入7月后一路狂奔,大盤曾一躍至3400點以上,但進入本周,受前期漲幅過快、監管層嚴查場外配資等影響,大盤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北上資金凈流出累計270.1億元。面對此輪調整,市場對于后市行情判斷出現了分歧。
漲幅太快遇調整
從7月初期的狂飆到近日突然降溫,A股市場的表現讓不少投資人措手不及,上證綜指先是從7月1日的2991點狂飆至最高3458點,但在最近的四個交易日卻連連轉陰,最終降至7月17日下午收盤的3214點。
其間,兩融余額也從前期的快速上漲轉為逐日下降,7月16日,兩融余額降至1.38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下降0.45%,兩融交易額為1550.32億元,較前一日下降10.76%。
對于市場的突然變化,不少投資者認為主因在于前期市場上漲過快。
“前期市場上漲過快,是這輪市場調整的一個內在原因,從外部因素看,最近釋放的一些政策信號也加劇了市場調整。市場的調整可能是需要比較多的交易日才能完成的,當前的急跌反而讓市場的調整可以更快探到底部,可以更快地反彈,市場的大趨勢并沒有改變。”7月17日,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
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方磊也表示:“由于市場前期漲幅較大,上漲的速度也很快,所以市場的短期波動加大也在預料之中。”
在方磊看來,市場參與者仍存在兩方面的擔憂,一是經濟總量修復至準常態,市場對于未來逆周期調節政策的持續性出現一定的擔憂;二是經濟修復呈現“供給強、需求弱”的格局,前期快速上漲的過程中市場對于經濟修復的預期比較滿,此次數據結構上略不及市場預期。
廣州玄元投資投資總監楊夏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我們不太認同全面牛市,主要還是認為這是一個結構性牛市,而且這個結構性牛市從2019年持續到現在。從目前市場來看,我們認為這幾天的行情還是針對(前期)加速過快的一個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7月17日,盡管三大股指面臨寬幅調整,但當天尾盤,A股市場出現了強勁回升。
Wind數據也顯示,7月17日當天,成交額仍在萬億以上,北上資金一改前三日凈流出的態勢,呈現凈流入狀態,東方財富、瀘州老窖、立訊精密、中國平安、伊利股份分別被北上資金凈買入6.19億元、4.61億元、4.17億元、4.10億元和3.39億元。
楊德龍認為:“這兩天雖然市場下跌,但是成交額都超過萬億,這說明投資者對于交投依然是比較活躍的。”
不過,談及當前市場行情究竟處于何種狀態,市場卻呈現出一定分歧。
在楊德龍看來,現在A股市場走出牛市的格局并沒有改變,牛市的邏輯也沒有改變,比如居民儲蓄向資本上大轉移的趨勢沒有改變。
方磊也表示:“雖然最近幾天市場經歷了比較明顯的下跌,但是,如果我們從一個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主導市場行情長期向好的基本因素,比如流動性維持合理充裕、經濟基本面持續修復、產業轉型升級加速以及注冊制下上市公司質量提升等,并沒有發生改變。”
而楊夏則認為:“我們現在還無法對目前的調整定性。現在看來當前是一個結構性牛市而非全面牛市,因為我們認為支撐全面牛市的基礎還不是那么穩固,指數級別的行情上漲不會這么快,更多的是以行業基本面來推動。但行業基本面里,有比較多的細分賽道。”
機構啟動“調倉”
針對當前震蕩的市場行情,該采取何種投資策略是市場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少機構趁此機會調倉,科技、消費等板塊仍是最受機構青睞的領域,但具體到各細分領域則有不同側重,對于估值較高的板塊,不少機構人士都提示短期應予以回避。
楊夏認為:“結構性的牛市里,我們相對還是看好科技類,但科技類內部有分化,比如說像半導體這塊有個別打了十年業績預期的科創板股,我們可能會做一定的調倉,但對于5G應用而非建設端,以及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打了兩三年的預期,我們會關注。”
同時,楊夏透露其所在的機構將做好短期交易風格向藍籌的切換。
方磊也表示,“我們認為在‘產業轉型升級+行業集中度提升+經濟復蘇+流動性寬松’的背景下,全年來看,各個類別的成長股都有不錯的投資機會。重點關注:受益于經濟復蘇和產業升級的領域,比如高端裝備;受益于產業升級和流動性寬松的領域,如5G產業鏈、軟件與互聯網行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受益于經濟復蘇和行業集中的領域,如大眾消費、快遞、航空、工業金屬等;受益于流動性寬松的貴金屬。”
楊德龍則認為,消費、券商和科技是可以長期關注的,但從階段性看估值偏高,這次調整是一個殺估值的過程,實際上的業績在改善。因此估值回落之后,會為前期踏空的投資者提供上車的機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