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巨震基金圈“畫風突變”:新基金發行遇冷 老基金遭“調倉換基”
3月2日,滬指險守3500點。隨著節后以來股市的回調,此前爆款不斷的新基金發行熱潮開始遇冷。
與此同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解到,在市場震蕩的過程中,部分投資人用腳投票,老基金出現了“調倉換基”現象。
不過,據記者的統計與采訪調查了解,雖然市場上出現了部分基金被贖回的現象,但目前并沒有出現“凈贖回潮”,更多的是“調倉換基”,比如部分ETF基金從行業ETF流入寬基指數ETF,此外近期還有部分資金涌入回調較多的消費類基金中“抄底”。
新基金發行遇冷
3月1日,有25只新基金發行,其中不乏知名度較高的基金經理,如中歐的王健,南方優的應帥,招商的王景等,他們去年底主動權益基金的管理規模都已超過100億元。
但有消息指,有知名基金經理掛帥的新產品發行首日認購規模僅幾個億,與此前發行業績相比差距很大。
而在此前的2月,據Wind數據統計,以認購首日計算(以下同),當月新基金發行1656.24億份。與之相對,發行火熱的1月份,新基金發行了5545.23億份。這意味著,2月新基金發行份額較1月已下跌了70%。盡管其中有節日因素,但整體發行情況確實不如火爆的1月。
此外,2月還有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及1只ETF聯接基金發行失敗,分別是中金豐盛、中金豐盈和融通創業板ETF聯接。
顯然,3月這種情況仍在延續,市場預期接下來新基金發行遇冷的情況可能會更進一步發酵。
與之相對,今年1月新基金發行火熱,爆款新基金不斷。不少基金一日售罄,甚至有產品募集規模高達2400億元,創下公募發行歷史新紀錄。
業內人士指出,權益類新基金的發行速度近兩周以來已明顯趨緩。近期A股機構重倉股出現較大幅度調整,預計會明顯影響3月之后的新基金發行。
不過,就記者采訪了解,新基金發行遇冷的狀況,暫時還沒有影響到基金公司的發行計劃。
Wind數據顯示,整個3月將有105只新基金發行,包括20只股票型基金,71只混合型基金,12只債券型基金,2只QDII基金。
一位中小型基金公司發行部人士表示,目前公司還是按年度計劃來推進發行工作,市場的影響會讓其有一定的調整,但目前還沒有影響整體計劃。
一家權益類基金實力較強的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則表示,近期公司拿到新產品的批文就盡快發了,發行規模并沒受很大影響。
對于建倉,上述基金人士表示,新基金建倉節奏基本都是結合市場的變化穩步建倉,在現金管理的基礎上根據行情選擇建倉節奏,如果市場有較大調整,則加快建倉進度。
老基金“調倉換基”
牛年以來,九成左右主動權益類基金凈值下跌,要不要贖回基金成為基民討論焦點。
“從近期ETF等基金情況來看,凈贖回潮并沒有發生。”有基金人士表示。
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2月18日至3月2日,318只可統計的股票型ETF的總份額由4433億份增加至4642億份,基金份額累計增加209億份,小幅增加4.71%,并沒有呈現贖回情況,但呈現分化。
其中,2月18日至3月2日,有127只股票型ETF基金份額累計減少,有142只股票型ETF基金份額增加,另有49只ETF股票型基金份額不變。被減持的股票型ETF只數少于增持的。
其中有8只ETF份額減少超過1億份,包括房地產ETF減少5.56億份、銀行ETF減少3.01億份、紅利ETF易方達減少1.48億份、食品飲料減少1.41億份、計算機減少1.37億份、股息龍頭ETF減少1.31億份、互聯網50ETF減少1.24億份、軟件ETF減少1.13億份。
與之相對,有5只ETF份額增加超過10億份,分別為創業板50增加24.74億份、科創50ETF增加19.94億份、醫療ETF增加14.64億份、有色金屬ETF增加10.36億份、食品飲料ETF增加10.23億份。
“目前大部分基民手中仍有浮盈,因此暫時還沒有出現凈贖回潮。”格上宏觀研究員董海博認為。
“老基金申購贖回均較前期加大,顯示市場對于后續走勢的預期存在分歧,有投資者贖回基金止盈和止損,也有部分投資者認為當前是相對低點,逆向加倉。”董海博說。
總體來看,從ETF的資金流向來看,近期資金更青睞于寬基指數、順周期的有色金屬,以及此前抱團的食品飲料、醫療健康行業。
而從主動型基金的情況來看,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也未發生贖回潮。
一位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我們公司贖回情況還好,有的權益類基金還出現了凈流入,申購得比較多的還是消費類基金。”
對于此前大跌的消費類基金,為何此時還有人反其道而“抄底”,該人士解釋,“公司的消費類基金近幾年一直比較強,有可能是基民很難一下子改變‘信仰’。”
一家中小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我們有贖回的情況,但基本和持營對沖了,影響不大。”
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說:“我們公司沒有感受到凈贖回潮,這種情況應該主要發生在前期那些爆款和網紅基金上吧。那些基金的投資人比較看重短期收益,可能會有不理性的舉動。”
有基金經理表示,行業里確實有一些近期凈值回調較大的產品,包括一些“爆款”基金面臨一定贖回的壓力。建議投資人理性看待市場的漲跌,不要市場稍有不好就一窩蜂贖回。
一位基金業人士表示,近期市場的震蕩更多來自市場自身調節,并沒有發生系統性風險,所以如果投資者持有的是行業ETF等品種,可以視市場風格酌情調倉。如果投資者持有的是主動管理型基金產品,還是應相信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秉承長期持有的心態,適當忽略短期波動。
“近期市場波動較大,投資者需注意風險,可以觀察基金的持倉。如果持倉個股估值仍然過高,并且短期基金沒有調倉跡象,則可以適當降低倉位,等到跌回合理區間再進行加倉配置。中長期來看,建議投資者合理控制收益預期與基金投資的倉位,基金投資還是選擇信得過的基金經理和產品,以定投和中長期配置為主,享受長期收益,避免短期追漲殺跌的行為。”董海博建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