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證券30年:黨建引領激活發展動能
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在經濟特區開業。彼時,不少人對證券市場并不理解甚至質疑。1991年9月,當事關資本市場的激烈爭論還未有官方定論時,廣發證券的前身——廣東發展銀行證券部,就在有著改革前沿陣地之稱的廣州正式掛牌營業。
證券交易所、證券營業部同屬改革前沿的新事物。正是一群敢闖敢試的共產黨人,沖破思想束縛,中國的企業和資本市場才殺出了一條血路。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滬深兩所從最初加起來的13只股票,發展至今擁有4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數十萬億元總市值,用30年時間實現了西方國家上百年的發展歷程。廣發證券也從一個僅有1000萬元運營資本的營業部,一路成長為一家頭部券商金融集團。
2020年11月廣發證券黨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
發展有魂:黨建引領激活發展動能
成立于1991年的廣發證券,在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之際迎來了建司三十年。
歷經30年風雨兼程、砥礪前行,廣發證券已經成長為中國資本市場最具影響力的證券公司之一。在競爭激烈、復雜多變的行業環境中,廣發證券憑借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在優化資源配置、改善融資結構、加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0年底,廣發證券在全國設立證券營業部282家,服務客戶數超過1100萬,管理客戶資產規模超過3萬億元。
在積極推進業務創新的同時,廣發證券還切實發揮專業研究優勢和智庫作用,全力支持民企和非銀金融機構紓困,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助力經濟平穩發展。
如此成績背后,要歸功于廣發證券堅持以黨建引領,激活了公司的發展動能。廣發證券表示,證券公司是資本市場核心的參與主體,既是資本市場健康平穩運行的重要保障,更肩負著優化資源配置和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使命。
“廣發證券正是深刻認識到了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義和發展方向,才始終踐行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的初心使命,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并不斷推動各項業務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廣發證券表示。
比如,廣發證券黨委2019年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通過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解決了一批制約公司改革發展的難點痛點問題,把主題教育的成果轉化為公司改革發展的建設實踐,強化合規風控和維護業務穩定。
在今年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中,廣發證券還將紅色基因注入基層一線。通過制作《嶺南紅色金融故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銀行》《潮州七日紅》等紅色金融故事宣傳視頻,以及《嶺南金融故事丨孫中山與中央銀行的創設》長圖文,廣發證券嘗試在投教基地網站、微信公眾號、營業場所、投教活動等不同場景講好紅色金融故事,引導投資者知黨愛黨。
扶貧有道:首創融資租賃幫扶新模式
黨的十九大將精準脫貧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專業能力持續加強的證券行業作為行業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資本市場服務國家脫貧攻堅大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長期以來,在中國證監會、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指導下,廣發證券積極踐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公益慈善等社會責任,先后幫扶了粵北山區的龍溪村、百家洞村和天井崗村,國家級貧困縣海南省五指山市、臨高縣和白沙黎族自治縣。
在精準扶貧的工作實踐中,廣發證券充分發揮了自身金融機構的專業優勢,運用多種融資工具,為貧困地區找到了一條符合經濟規律的長效扶貧思路。
例如,廣發證券于2017年抓住證券業務特點,在行業內首創融資租賃金融扶貧新模式。融資租賃方便靈活、操作效率高的特點,更貼合對接貧困地區的企業與其他主體的融資需求。
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廣發證券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幫助其20MW光伏發電項目解決了1.3億元的運營資金難題,而項目則為當地政府、當地居民分別帶來了稅收收入和土地租金收入,實現了多贏。
通過發揮金融機構的專業優勢,廣發證券創設性地探索出“黨建扶貧、金融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公益扶貧”五位一體的立體幫扶措施,帶動超過500戶貧困戶2000名貧困人口脫貧,助力3個國家級貧困縣脫貧退出,實現了扶貧工作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廣發證券還聯合廣發基金、廣發信德和廣發期貨等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中國第一家以券商作為主要發起人并獲得社會組織評估最高等級5A級的基金會——廣東省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該組織通過搭建專業平臺,開展專業運作,構建長效機制,務實踐行公益。
以基金會為依托,廣發證券積極開展扶貧濟困、捐資助學、投身環保等活動,打造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示范村”“青春助力貧困生關愛計劃”“滿天星鄉村兒童閱讀計劃”等一系列兼具社會效益、專業特色和品牌價值的公益項目。截至目前,廣發證券公益支出超過2億元,累計投入扶貧資金近4000萬元。
抗疫有情:引金融“活水”助企紓困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切實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新時代對證券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
廣發證券認為,資本市場要進一步明確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的定位,積極疏通金融“活水”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助力經濟平穩發展。
危難時期見真情。2020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廣發證券積極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全系統抗擊疫情捐贈達2710萬元。近期,廣州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防控工作刻不容緩。為支持廣州疫情防控工作,廣發證券聯合廣東民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易方達基金和廣發基金,先后向廣州市紅十字會捐贈人民幣3300萬元,在廣州市政府的指導下,用于采購醫院疫情防控和救治的專用物資。
彼時,各行各業的經營情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支持實體企業融資的要求,廣發證券以自有資金投資疫情防控債、民企債券和扶貧轉型債,充分發揮了融資中介的職能,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輸送金融“活水”,協助企業打通了疫情防控債融資綠色通道。
疫情期間,廣發證券主承銷發行疫情防控債共7期,助力發行人融資85億元,有效助力企業在疫情期間有充足的防疫資金來源;累計銷售抗疫國債共18.4億元,在保障疫情防控工作資金來源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
創新有方:勇擔數字化券商探路者
在一定程度上,廣發證券稱得上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和創新的直接見證者、參與者。
近十年來,人工智能掀起金融科技浪潮,廣發證券借助強勁的投研能力,在金融科技上不斷推陳出新,推動財富管理、機構交易、運營管理、合規風控等多個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隨著券商傳統業務中“傭金戰”白熱化,廣發證券率先在業內提出“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的思路,在國內券商中率先成立財富管理中心,勇擔數字化券商探路者,全面打造智能化券商,多項智能化業務場景實現業內首創。
2014年,廣發證券推出全自主研發的易淘金APP,旨在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性投資理財平臺。目前其用戶總數已超3000萬人,聚合了廣發證券強大的金融科技實力與投資研究能力,為客戶提供全流程陪伴式財富管理服務。
2015年,廣發證券推出“有問必答”系統,打破傳統物理區域的服務隔閡。所有用戶可隨時隨地在線向7000名專業顧問發起投資咨詢。上線5年來,系統共計收到超過2200萬條客戶咨詢訂單,服務的總用戶數超過830萬。
2016年,廣發證券打造券商首個機器人投顧——貝塔牛,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金融傳統業務進行拓展和創新。系統用戶門檻低、策略多樣化、操作簡單清晰,為中小客戶提供7×24小時的智能投顧服務。系統目前累計客戶數已超過100萬。
實際上,廣發證券就是整個證券行業不斷創新成長的一個縮影。廣發證券相關技術負責人表示,如今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成為金融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廣發證券將應用該項技術逐步覆蓋線上課程、資訊播報、培訓路演、產品雙錄、開戶審核等多個智能場景,將AI技術與金融場景不斷融合,使客戶獲得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回顧30年,廣發證券在黨建引領下,與中國資本市場共成長。廣發證券表示,展望未來,在黨的領導下,公司將秉承“以價值創造成就金融報國之夢”的使命和“知識圖強,求實奉獻;客戶至上,合作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強化使命擔當、責任擔當和國家戰略擔當,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推行綠色金融,促進員工發展,開展精準扶貧,積極支援抗擊疫情,用實際行動履行金融機構的企業社會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