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們紛紛布局線上 是什么讓奢侈品動心了
奢侈品越來越“接地氣”了。從每天一睜眼刷到的朋友圈,到微博的開屏頁面,再到抖音上的魔性視頻,奢侈品廣告隨處可見。尊貴、獨特、高高在上的奢侈品正在向大眾走近。
除了營銷策略的大眾化,奢侈品“觸電”也越來越多。如果是三年前,你問任何奢侈品品牌對電商的態度,答案一定是“不做”。即使電商已經勢不可擋,但奢侈品始終對其筑起高墻——假貨、品控和調性,始終是他們的顧慮。不過如今這座高墻正在逐漸坍塌。
回顧2018,一切似乎有跡可循——2018年10月,奢侈品電商念舊派愛馬仕,官網上線了購物功能,還投放了朋友圈廣告;阿里巴巴和奢侈品集團簽約,成立合資公司;京東和新宇亨得利簽約……無論是京東、阿里、唯品會等綜合電商平臺,還是寺庫、魅力惠等專攻奢侈品市場的垂直電商,都開始加碼布局。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系列動作都標志著奢侈品電商大勢已成。
前10年的奢侈品電商為什么不好做?
2010年前后,伴隨電商迅猛的發展,奢侈品電商掀起了第一波浪潮,不過那段時間,奢侈品電商日子過得很艱難,高冷奢侈品與大眾化電商結合的模式一度被看衰。
走秀網的工作人員就曾在知乎“奢侈品適合走電商模式嗎”這個問題中寫下:2009年到2010年,我們過得非常不好,因為那時沒有人在網上買奢侈品。那個時候網絡支付環境還不成熟,網絡購物環境整體不規范,假貨層出不窮。嘗試了各種手段整治,但總有漏網之魚。
有業內人士坦言,消費者面對奢侈品電商平臺的第一訴求則是保證真品。假貨泛濫困擾整個電商行業,而這一問題在奢侈品領域更是致命的。而且電商平臺上沒有物理區隔,不同層級的品牌混在一起,相比線下店的豪華和尊享服務,品牌商擔心電商不能很好地傳遞品牌對消費者的關愛。
除此之外,巨大的投入也是奢侈品電商要接受的考驗,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訴記者,過去牽絆奢侈品電商最大的問題來自兩方面,一是獲得品牌商的信任,解決貨源問題;二是獲得消費者的信任,解決正品保證和物流品質問題。
“一方面,很多奢侈品電商在前端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采購;另一方面,又要投入巨額資金進行獲客,因為奢侈品用戶在消費人群中僅占約10%的比例,這使得奢侈品電商的獲客成本非常高。‘前端采購+后端獲客’無疑讓很多奢侈品電商不堪重負。”曹磊表示,模式上的問題也導致第一輪奢侈品電商幸存者寥寥。
為和奢侈品大牌合作
京東談判七八次、阿里成立打假聯盟
曾有京東人士透露,每一個奢侈品大牌入駐京東,都要與其團隊談判至少七八次。“從集團總部、亞洲區再到中國區,每個團隊至少要見兩次面。”甚至一些與集團總部的談判,是京東創始人劉強東親自出面。這一切都足以證明,京東在進軍奢侈品市場上的勢在必行。
而阿里巴巴則在近幾年持續落實知識產權保護工作。2017年1月,阿里巴巴倡議成立打假聯盟(簡稱AACA),一年多后,2018年8月,聯盟成員已經突破100家,來自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奢侈品、珠寶、服飾、智能設備等12個行業,由微軟、蘋果、LV等百余品牌組成。
這些措施推進了奢侈品電商的進程。比如Gucci的母公司開云集團旗下國際頂級高端品牌Balenciaga、Saint Laurent、Alexander Mcqueen、Pomellato均已入駐京東旗下奢侈品平臺TOPLIFE,愛馬仕旗下的生活品牌“上下”也已入駐。而阿里巴巴則在2017年簽下了數十家奢侈品牌,包括Burberry、Hugo Boss、Moschino、蒂芙尼等入駐天貓奢侈品頻道。2018年阿里巴巴還與全球最大奢侈品電商YNAP成立了合資公司。
業內人士認為,奢侈品向電商筑起的墻壁正在解體,一方面是因為電商平臺所做的努力,讓他們卸下了“盔甲”,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線下業績增長壓力和關店潮,年輕消費群體轉移線上不可逆轉,不得不改變心思。就連奢侈品品牌中最保守的愛馬仕也在今年10月正式開通了官方網站的銷售功能,幾百塊錢的香水,幾萬塊的皮具,用戶都可以在線下單。而眾人期待的奢侈品巨頭和中國電商巨頭合作,還會遠嗎?
看準年輕一代
電商奢侈品迎來機遇和變革
貝恩咨詢的一份報告顯示,年輕一代將在未來的奢侈品消費中占據45%的消費力,中國奢侈品買家的平均年齡較國外買家年輕10歲左右。近日寺庫聯合新浪微熱點、新浪時尚發布的《2018微博高端消費影響力白皮書》也提到,奢侈品消費的年輕化已成定局,也成為影響奢侈品電商勢頭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樣一來,Dior、LV與抖音合作也就好理解多了。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逐漸成為奢侈品主力受眾群體,奢侈品牌們通過出“奇招”來拉攏這一部分消費者也是順應潮流趨勢。在流量大戶不斷洗牌的2018年,抖音、小程序等新軟件的興起,掀起一波奢侈品品牌的營銷熱潮:通過朋友圈廣告、微博“帶貨”、抖音視頻等社交關系汲取能量,開發其社交價值,并配合各自的技術形成完整的電商鏈條。
順應趨勢和用戶,對目標消費者的洞察,從而轉變自己的營銷策略和銷售渠道,這一切都在說明奢侈品品牌“變”了。嶄新的2019年,或許會成為奢侈品電商迎來無限機遇與變革的一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