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權:《特別301報告》公布 中國續留”優先觀察名單”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于2019年4月25日公布2019年度《特別301報告》。特別301程序主要實施根據為《1974年貿易法》第182條,授權USTR調查外國政府措施是否拒絕提供充分且有效的知識產權(IPR)保護,或未給予仰賴IPR保護的美國企業公平公正的市場進入機會,并據此做出”優先觀察名單”(PriorityWatchList)及”觀察名單”(WatchList)的評估報告。
加拿大曾于2018年評估報告中遭列入”優先觀察名單”(PriorityWatchList),主因在于加拿大對于仿冒品查緝的邊境執法不周、對于創新藥物的專利權保障不足、著作權保護規定仍有缺失,及在地理標示(GIs)規定上有透明化不足和正當程序的疑慮。基此部分產業團體甚至要求美國政府應制定相關行動計劃,以對其提供IPR執法協助。
然而USTR認為加拿大簽署《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USMCA)后,前述情況將有明顯改善,故決定將加國除名。據USMCA規定,各締約國應給予海關廣泛的裁量權限,決定是否扣押可疑仿冒品,該規定適用對象也同時包含”轉運物品”。另USMCA在地理標示方面,則要求如地理標示的通常用語系相關商品的慣用名稱者,締約國應設置相關程序,允許對其異議或撤銷。盡管USMCA目前前景不明,不過加拿大簽署USMCA已被美國視為對IPR執法的一大進步。
另一方面中國在今年持續列為優先觀察名單對象。中國因其仿冒品猖獗、著作權法規定不周,乃至IPR執法不嚴等情形,均為USTR所抨擊的重大議題。特別是USTR認為對外資而言,中國商業環境仍存在IPR的嚴峻挑戰,其當務之急在于對IPR基礎保障和執法進行結構性改革,包括對外資開放、允許市場決定資源分配,且政府應避免過度干預私部門企業的技術移轉決策。除此之外,盡管中國在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電子商務法》,但該法不僅無助于掃蕩電商平臺的仿冒商品,反而對真正權利人有過多繁復的程序要求。
中國近年來積極對于執掌IPR事務的相關機關進行改組,2019年1月更揭牌成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并在2019年3月陸續展開IPR上訴案件的審理活動,惟USTR認為,此等政策是否有助于中方提高IPR的保障程度仍言之過早。USTR警告,如前述《特別301報告》所指出的問題持續惡化,將不排除對中國發動《1974年貿易法》下的”一般301條款”的調查制裁程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