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協副秘書長黃麗萍:基金是創新發展的動力
11月28日,在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0年年會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黃麗萍發表題為《堅持長期價值推動創新發展》的講話。
資料圖。
黃麗萍指出,企業是創新發展的基礎,是高質量增長的源泉。而基金是創新發展的動力,是創新資本的供給者,在現代金融體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2014年以來,我國私募基金尤其是股權創投基金得到空前發展,投早投小投新效果顯著,為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股權創投基金登記的管理規模增長了11倍,達到10.96萬億元,其中創業投資基金管理規模增長了13倍,達到1.54萬億元。股權創投基金在投未上市未掛牌企業4.19萬家,在投本金5.53萬億元;其中,創業投資基金在投企業2.08萬家,在投本金7093億元。在投未上市未掛牌企業中,中小企業占比78.8%,高新技術企業占比30.9%。2020年前三個季度,股權創投基金新增投資9054億元,其中創業投資基金新增投資1601億元。在科創板上市企業中,近90%的企業上市前獲得過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資,股權投資本金達到704億元,相當于被投企業首發募集資金總額的40%。
“對于基金業而言,最重要的挑戰就是保持專業精神,發展專業能力,推動社會財富增長和文明進步。”黃麗萍指出。
黃麗萍強調,基金作為專業從事投資活動的社會主體,要符合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方向,一是技術進步和產業變革的方向,二是城市化與社會文明發展的方向,三是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兼顧的企業治理方向。
黃麗萍指出,目前,基金業高質量發展的困難和挑戰不少。
一是長期資金匱乏。我國公私募基金中,最主要的投資者仍然是自然人和一般工商企業。受制于投資者的期限結構和風險偏好,基金還很難實現長周期、戰略性配置。
二是治理體系不完善。行業仍存在不少違背信義義務、違背基金規律的行為,培育信托文化、優化行業治理任重道遠。
三是責任投資不發達。基金投資實踐中缺少反映環境、社會等文明進步方向的指標、方法,推動公司治理提升的努力還不夠有效。
黃麗萍介紹,基金業協會將積極推動長期投資、責任投資實踐和制度文化建設。一是要從“投資者的最佳利益”出發,培育信義文化,完善行業治理。二是推進有利于長期資金形成和長期投資文化的制度建設。三是推動責任投資文化,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貢獻基金的力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