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國版Clubhouse:音頻社交創業的本土化挑戰
隨著對話吧、Capital Coffee等產品接連推出,中國版Clubhouse將面臨怎樣的機會與挑戰?
今年2月初,在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網紅帶貨”效應的影響下,美國音頻社交軟件Clubhouse迅速獲得破圈的影響力,成為全網追逐的熱點。
Clubhouse的火爆也點燃了國內互聯網從業者的創業熱情,有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目前國內有上百個團隊在進行中國版Clubhouse產品的研發布局,有些團隊甚至過年期間也在加班加點。
據記者了解,國內正式亮相的首款逐鹿中國版Clubhouse的產品,當屬映客推出的對話吧。據映客創始人奉佑生透露,公司春節前就探討過Clubhouse這款產品,旗下團隊通過數天連續加班,在除夕就上線了該產品。
2月20日晚,奉佑生與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昆侖萬維創始人周亞輝等人在對話吧APP上進行的對談,讓該產品迅速吸引大量用戶的關注。不過讓人意外的是,22日,對話吧在安卓和蘋果商店均已下架。對此,對話吧相關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回應稱,下架主要是因為團隊正在進行一些產品功能的調整,已下載產品的用戶仍能進行正常使用。
與此同時,36氪集團旗下公司鯨準(不在已經上市的主體36氪內)推出的Capital Coffee,在2月21日上線測試版。產品與對話吧、Clubhouse一樣是邀請制形式,上線后吸引了不少創業者和投資人的涌入。
隨著對話吧、Capital Coffee等產品接連推出,中國版Clubhouse將面臨怎樣的機會與挑戰?
音頻創業價值被重估
據了解,在今年2月初躥紅的Clubhouse其實誕生于去年3月,它由Paul Davison和前谷歌員工Rohan Seth共同開發,并在2020年4月上線。產品以邀請制形式冷啟動,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已經擁有200萬用戶。同時,在近期完成新一輪融資后,Clubhouse的估值也達到10億美元。
其實Clubhouse的火爆并不能完全歸因于馬斯克的“帶貨”,他只是加速了這款產品出圈的進程。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稱,從產品形態的角度來說,以往互聯網產品主要是通過文字、圖片、視頻進行信息的傳遞,對用戶來說,接收信息是以眼睛為主、耳朵為輔。但隨著產品和技術的發展,用戶接觸的手機屏等電子屏幕越來越大、時間越來越長,視覺享受已經達到一定極限,眼睛疲憊感也在增強。而聲音作為信息載體的音頻創業,則迎來了新的發展機會,Clubhouse的火熱一定程度上也與此相關。
“與文字、圖片、視頻形式相比,音頻實現廣告收入會相對困難,這也是音頻創業以往沒有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之一。”創世伙伴CCV創始主管合伙人周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他表示,但音頻產品也有其它產品不具備的優勢,它具有陪伴屬性,是屬于弱關注度、強需求屬性的產品。當用戶在使用圖片、文字、視頻產品時,需要眼睛一直盯著。但在使用音頻產品時,用戶不需要保持那么高的專注度,可以健身、開車、做家務,保持更高的時間自由度。
由此在音頻創業賽道,國內市場也曾跑出YY語音、荔枝、喜馬拉雅等產品。與同屬于音頻社交賽道的YY語音聊天室相比,Clubhouse到底有怎樣的區別與魅力?
對此,周煒解釋稱,Clubhouse跟以往語音聊天產品最大的區別在于,用戶話語權的差異。原來在語音聊天室產品中,要么由一位大咖分享觀點,其他人嚴肅聽課,要么是一堆人七嘴八舌,很難產生高質量的討論。Clubhouse的變化在于,它常常是由核心的KOL主導討論,聽眾如果感興趣,舉手后也有機會參與討論。這樣既保證了對話質量,又讓聽眾有更高的參與度。
“我也很喜歡Clubhouse中,好友互相關注的機制。朋友參與的話題討論,我也可以去旁聽。對一些以往沒有接觸過的領域來說,這也是獲得信息的全新方式。”他說。
中國版Clubhouse角逐戰開啟
當Clubhouse在美國火遍全網時,中國版類似產品也在春節后陸續出現,鯨準推出的Capital Coffee即是其中一款。
Capital Coffee項目負責人柴源對21世紀經濟報道回憶稱,自己最早也是因為聽聞馬斯克要在Clubhouse上做一場演說,作為馬斯克的粉絲,他開始四處找邀請碼,然后下載使用Clubhouse。
在馬斯克演說當天,由于人數眾多,柴源并沒能擠進馬斯克的演說間。但在Clubhouse其它房間閑逛的過程中,他無意中發現一些很久沒聯系的朋友,大家在平臺上聊得火熱。柴源也逐漸對這款軟件“中毒”,一天最多甚至會在上邊待8小時以上。
在使用Clubhouse的同時,柴源也在思考國內做類似產品落地的可能性。“當時玩Clubhouse的中國人很多是科技圈、創投圈的,鯨準也是在國內的創投領域服務多年,積累大量資源和客戶群體。我們有好的冷啟動的品牌背書,覺得可以嘗試做相關的中國版產品。”他說。
于是,鯨準研發團隊從2月12日大年初一開始做產品,最終測試版Capital Coffee在2月21日上線。
對于產品未來的商業模式,柴源坦言,目前產品還在發展的初期階段,團隊希望將更多精力放在功能完善和產品運營方面,商業化并不是現階段考慮的重點。從長期發展來看,鯨準APP去年服務了接近2000家創業企業,幫助對接投資人進行融資。這些現有業務可以在Capital Coffee上進行嫁接,為創業企業、投資機構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除了Capital Coffee以及上文提及的對話吧,國內還有不少團隊在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發。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目前可以預判,微博、騰訊、快手這樣的社交巨頭,荔枝、喜馬拉雅這樣的垂直在音頻領域的公司,都會進行類似的嘗試。對創業公司來說,沒有資金、資源方面的積累,跑出來的難度會非常大。
重在社區氛圍、運營水平、本土化能力
“目前在市面上確實看到一些中國版Clubhouse的產品出現,它們在產品設計層面大同小異,有的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照搬Clubhouse。”周煒說。
在他看來,產品設計不是最關鍵的,最重要的是團隊如何引導用戶,讓不同層面的用戶都可以持續進行有效有趣有價值的溝通。最終決定成敗的是從種子用戶階段形成的社區氛圍,這是很微妙的東西。
比如周煒團隊曾經投資了社交APP探探,當時很多人認為陌陌已經做得很大,探探并沒有機會。但從社區氛圍角度來說,兩者存在很大的差異。探探是女性視角的產品,更關注女性用戶的使用體驗,而陌陌是男性視角的產品,這種差別讓探探有獲取不同用戶群關注的機會。
“Clubhouse也不是在美國突然爆發的,它也有一年多的預熱過程,形成比較成熟的社區氛圍。在產品徹底出圈后,新來的用戶基本遵守原有的規則,不會對產品調性產生太多的沖擊。”周煒補充說。
周煒還表示,大公司借助現有資源做音頻社交產品,優勢在于可以迅速獲得大量的流量。但這不代表就一定能夠做成,最終決定成敗的還是社區氛圍的精細化運營。所以創業公司同樣有做大的機會,創世伙伴團隊也在密切關注相關的創業團隊。
朱嘯虎則認為,Clubhouse更偏向于知識分享,類似知乎的模式。這種模式在文字方面可以走通的,在語音聊天方面也是可以走通的,不過一定要做內容沉淀,做錄播的回放。這個產品核心考驗的還是運營能力,要能把用戶留下來。核心的關鍵是,要把比較好的質量內容留下來,給到需要的用戶。
周亞輝認為,Clubhouse是過去5年硅谷最為創新的社交產品,這個產品是真正面向整個IoT時代。如果Clubhouse、對話吧這樣的產品,后續加上視頻應用會有非常廣泛的價值,能在教育、醫療及各種各樣的垂直領域重構學習和交流的社群關系。
同時,周亞輝判斷,未來Clubhouse在美國會是一款成功產品,估值甚至可能會超過推特。而中國版Clubhouse在國內遭遇的最大挑戰可能是,中國人普遍不善于表達,是否能刺激中國人的表達欲,是在中國能否有類似Clubhouse產品存在的關鍵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