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際品牌在哪里
“來個小測驗:想一個中國的品牌。日本有索尼,德國有寶馬,韓國有三星,中國有……?”
這是5月25日美國《華盛頓郵報》頭版文章的開頭。這倒真不是羞辱或揶揄“中國制造”——盡管幾乎每個美國家庭都使用中國產品,但能報得出中國品牌的美國人真是寥寥無幾。
這無疑跟中國的經濟大國和出口大國地位極不相稱,而且何嘗不是一種警訊!用《華盛頓郵報》的話說,這意味著中國只能從事低端的工廠生產,“而海外的設計師和工程師獲取厚利”。以在中國生產的蘋果高配置iPhone手機為例,在美國市場售價750美元,其中只有25美元屬于中國;以在中國生產的耐克運動鞋為例,1美元的產值中,只有4美分屬于中國。
問題出在哪里?就在于中國缺乏國際的品牌。而缺乏國際品牌的根源在哪里?在于中國創新不夠,中國品牌海外拓展意愿不強、經驗不足。
本文先暫不談創新,就講中國企業的“走出去”戰略。其中意愿不強,也可從正反兩個方面看。從正面看,中國是發展最快的主要新興經濟體,中國企業自然更樂于在熟悉的本土市場發展,我也曾聽到不止一位企業家說,放著龐大的中國市場不做,去拓展陌生的海外市場,完全是舍本逐末。但從反面看,中國市場畢竟還只是世界大市場的一部分,只在中國市場揚名,卻不能在海外市場立足,結果就是中國知名國際品牌的缺乏,因而在許多外國人印象中,“中國制造”都是廉價、低端的產品。
經驗不足,則有很多事例可資證明。從TCL當年收購法國公司導致自身陷入巨額虧損,到上海汽車收購韓國雙龍血本無歸,可以說,最近十來年中,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總體上成功者少,失敗者多。這里面,確實有企業自身的原因。比如,有中國公司曾在美國收購過美國一主要割草機公司,但最后該公司竟然破產。為什么?用美國媒體的話說,“這家中國公司竟然不知道美國人主要在春天購買割草機。”
但有沒有其它方面的因素呢?《華盛頓郵報》文章就分析說,為什么中國缺乏國際化的公司,“對中國企業高管的分析結果顯示,他們花在政府官員身上的時間要遠遠多于花在客戶身上的時間——前者在中國對企業盈利至關重要,而后者可是取得國際成果的關鍵所在。”
另外,在中國公司海外拓展并購時,某些西方政客、媒體和利益受損者的政治化和妖魔化言論常常讓中國企業的努力無果而終。前有中海油并購美國尤尼科的教訓,后有華為海外一系列并購受阻的案例,即使是聯想成功并購了IBM的Thinkpad筆記本電腦,國會山的反華輿論也迫使美國政府部門終止使用Thinkpad電腦,理由是“危害國家安全”。
這些是不是值得中國企業、中國政府以及一直高嚷著讓中國開放市場的外國政府反思呢?
如果一定要從中國企業中尋找一個頗具點國際品牌的明星,聯想無疑是最有可能的一個。但聯想的并購案可能還有其特殊性,它其實并未成功開拓更大的海外市場,而是借助海外的品牌效應和技術,穩固了其在中國市場的地位。換句話說,聯想的并購并未真正“走出去”,而是實現了“引進來、站住腳”。吉利最近并購沃爾沃,走的何嘗不是這條路?
國際化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潮流,但中國企業卻仍固守本土市場“逡巡”不前。在評價中國的“走出去”戰略時,德勤中國研究和洞察中心主席KennethDeWoskin預言,往前看10年,“假如中國企業仍待在國內的話,很難看出中國企業會有多大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