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棉中長期走勢將以振蕩下行為主
目前,國內宏觀調控政策的陸續落實對股市、期市以及房地產等行業已產生了直接影響,而國際市場由于歐元區債務危機猶存、美國經濟恢復動力不足等因素的作用,期市整體也處在下跌格局。針對國內棉市而言,國內棉市現貨供需仍然偏緊,鄭棉近月合約期價維持高位盤整態勢,而遠月合約期價在市場預期新棉上市將使得供應寬松的情況下,加上國內紡織品出口放緩,其振蕩偏弱。整體來看,雖然短期內市場供應緊張仍支撐現貨棉價高位運行,但受新棉上市將逐步緩解國內棉市供應緊張格局影響,在人民幣升值令紡織品出口壓力增強的背景下,鄭棉中長期走勢將以振蕩下行為主。
大宗商品價格回落,棉價上漲支撐不足
進入二季度以來,為防止寬松貨幣政策導致物價上漲過快和通脹的發生,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并對股市、期市以及房地產行業形成了明顯打壓。國內股市漲跌與否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出社會市場經濟活躍程度,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積極程度,而當前國內股市已持續3個月處于下跌趨勢中,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積極性明顯受挫。商品期市也不例外,有色金屬和化工產品價格持續回落。在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下跌的環境下,棉價雖然有現貨市場供需偏緊的利好支撐,現貨市場棉價較為堅挺,但鄭棉期價總體呈現近強遠弱格局,棉花期價整體難以獨自走高。目前,同為紡織用料的PTA價格持續走低,其主力合約價格已下跌至7000元/噸一線,這也對鄭棉走高形成一定制約。
此外,美國農業部6月底發布的農作物種植面積報告顯示,2010/2011年度美棉種植面積預計增加19%。目前,由于產區天氣條件較好,美棉長勢良好,豐產的預期正在增強。與此同時,國內新棉以及印度、巴西新棉種植面積穩定,新棉產量有望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后期棉價上漲形成打壓。
整體來看,當前全球經濟復蘇形勢不明朗加劇了市場對經濟“二次探底”的擔憂,而國內宏觀調控的加強又令大宗商品期價趨弱,加上全球及國內新棉產量預計樂觀,在大宗商品價格回落之際,后期棉價走高缺失足夠的支撐。
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國內紡織行業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目前,國內紡織行業占有出口優勢,主要得益于國內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和人民幣遲遲未升值,但這兩大優勢正在逐步消退。一方面,寬松貨幣政策導致物價持續上漲,勞動力成本同步增長,勞動密集型企業將面臨著提高勞動力成本的壓力,后期紡織行業將明顯感覺到勞動力成本增長所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經濟危機后國內外經濟發展速度較為懸殊,人民幣升值壓力與日俱增,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國內紡織品出口的價格優勢。據了解,人民幣升值5%將使紡織服裝行業的成本上升0.8%,而當前國內紡織服裝行業的平均凈利潤率僅為3%—5%,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服裝行業受損更大。此外,人民幣升值對我國棉花進口將有所刺激,棉市供給偏緊的局面將有所緩解,紡織企業對外棉的采購將較為積極。由此可見,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的背景下,紡織行業外銷之路將逐步收窄。在紡織企業利潤空間逐步縮小的壓力下,即使國內棉市供給短期偏緊,但棉價上漲仍較為困難。
庫存基本保證供應,技術面上行壓力增加
據了解,截至目前,國內棉市商業庫存總量為190萬噸,其中內地棉市商業庫存為101萬噸,新疆棉市商業庫存為(未出疆)89萬噸。和往年同期商業庫存相比,當前庫存略有增加,加上后期國儲棉仍會有少量拋售和進口棉的到港,如以國內棉市每月70萬噸的消耗速度來推算,棉市庫存足夠支撐到新棉上市。因此,雖然現貨供應偏緊,但也并非完全無棉可供。
從鄭棉主力1101合約日K線圖來看,技術上已隱約出現了“頭肩頂”跡象,特別是MACD指標在多次頂背離后,死叉出現預示行情可能將要走向終結。
近期,期價在16000—16500元/噸區間展開博弈,下檔支撐16000元/噸如果跌破,隨著基本面利空逐步配合可以看低至15000元/噸一線。綜合來看,當前鄭棉近月合約較為堅挺,主要依賴于供需偏緊格局的存在,但新棉逐步上市將緩解供應緊張的壓力,加上人民幣升值對紡織品出口的影響較重、國內乃至全球經濟環境整體仍處于調控期間,這決定了棉價中長期將以振蕩下行為主基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