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即將出臺
作為“綠色經濟產業鏈的形成與發展。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11月24日開幕的2010中國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高科技國際博覽會(以下簡稱“綠博會”)上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將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作為重要的約束性指標,并將采取六大措施力促節能減排。
據機構測算,“十二五”期間,完成節能減排目標所需資本投入約3.4萬億元。這意味著,下一個五年,節能環保產業有望迎來一輪躍升期。
目標:“十二五”建立節能減排長效機制
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要下降40%到45%,非化學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
解振華24日透露,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抓緊研究制定“十二五”節能減排的專項規劃,將建議的各項要求具體落實。“十二五”期間,將采取六大措施,加快建立健全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節能減排長效機制。
在2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解振華亦表示,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積極研究征收環保稅、碳稅。“十二五”期間有望開征環保稅,將更多地采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手段實現碳排放強度降低的目標。
解振華說,“十二五”期間,碳強度、能源強度降低,非化石能源所占比重及森林面積、蓄積量等,都將成為“十二五”規劃中的約束性指標,以確保實現碳強度到2020年降低40%至45%的目標。這些指標確定后,將分配到各地方和各行業,而且將比“十一五”期間分配得更加科學、合理。
目前,我國已經在天津、北京、上海和其他一些地方探索開展碳交易。未來五年,隨著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的加快,預計采取的各項政策措施會越來越嚴格,減排目標可能也會越來越定量化。
國務院辦公廳通知指出,要把完成節能減排目標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切實推進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資源環境約束性增強的倒逼機制,堅決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特別是控制高耗能產業盲目發展和擴張。
影響:節能減排至少撬動3.4萬億資金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政府“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立足長效機制的努力必將帶來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的躍升和中國綠色技術產業化的全面提速。
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在綠博會上表示,中國的綠色經濟雖然起步較晚,但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巨大的市場,具有強勁的發展勢頭。中國正處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時期,綠色經濟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蘊藏巨大商機。
據長城證券測算,“十二五”期間,技術減排的成本將會更高,每噸二氧化碳當量需耗費的資金強度將從“十一五”期間的300元升至400元,不能收回投資回報的技術所占的減排份額也從20%升至40%。若達到20%的中性節能目標,所需資本投入約3.4萬億人民幣。
國家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十五”期間,我國年均能源消費增長約10%,支撐了年均9.8%的經濟增長,而“十一五”前四年,我國年均能源消費的增長在6.8%左右,支撐了10%的經濟增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