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晟集團先投后撤 西藏發展信心何來
炙手可熱的股價飆漲,但真正從事稀土生產的行家對此卻“大潑冷水”。
“商業投資追求的是利潤,劉國輝的稀土礦背后故事多多,遠非挖礦賣礦那么簡單。”3月30日,四川一名接近劉國輝的礦業界人士告訴記者,大名鼎鼎的廣晟集團去年曾欲“吞”下劉國輝的稀土礦,并一度投入了數百萬元的資金,結果不到一年便撤走了全部人馬。“西藏發展即便只是進行簡單的財務投資,也應該去了解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
不僅如此,針對德昌大陸槽稀土礦的資產質量問題,西昌不少稀土界人士、國內稀土專家也給出了不同的看法。這讓西藏發展投資稀土的前景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記者體驗:礦山公路凹凸不平
因西藏發展一紙投資公告,位于四川省西昌市德昌縣境內的大陸槽稀土礦一夜成名。諸多投資者憑借公告中的誘人字眼,將這筆買賣看成是西藏發展抱得一座“金山”。然而,實際情況可能并不那么簡單。
要見該礦的廬山真面目相當難。《西昌志能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德昌大陸槽稀土礦采礦權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大陸槽評估報告》)中這樣描述:“礦山至茨達為37km的礦山公路,茨達至德昌縣城為31km的柏油路面,德昌縣城至西昌市65km(108國道),交通方便。”
“實際上從礦山至茨達鄉的交通相當不方便。”一位曾親自考察過該礦的稀土同行告訴記者,一輛滿載稀土精礦(約10噸左右)的貨車從礦上到山下需走6~7個小時,之后再經一個多小時抵達德昌縣城,“礦山公路凹凸不平,貨車開快了會有危險。”
3月29日上午記者從德昌縣城出發,乘坐客車經一個半小時抵達德昌縣茨達鄉。幾名摩的司機立即圍攏過來,在得知記者要上礦山后,連連擺頭散去。“37公里的礦山公路被貨車軋得嚴重變形,一路上難見人煙。”當地一名30多歲的摩的司機幾經討價還價,最終答應送記者上礦山,但他要求下午4點之前必須下山,否則只能待在山上過夜。
盡管山下氣溫在17攝氏度左右,摩的司機還是穿上了厚衣服,戴上手套和眼鏡,一路顛簸,經過近3個小時的折騰,到達大陸槽稀土礦時,已是下午1點。
一座十多米高的原礦堆在了德昌志能稀土有限責任公司 (以下簡稱德昌志能)選礦廠門口。多名工人稱,因為周邊電網檢修,整個礦區都停電,選礦廠也全部停工,當地手機信號全無。
記者在現場看到,德昌志能選礦廠依山而建,順著山坡的梯度建設了3個梯級的選礦車間。整個車間一片寂靜,僅有運送原礦的貨車不斷往堆礦區倒卸礦石。幾百米開外的礦山已經被削得滿目瘡痍,一輛掘土機正不停往貨車中裝載礦石。
“劉老板很少上礦山,目前礦上主要是一位劉姓廠長在打理。”選礦廠一名工人告訴記者,該礦已經換過幾任老板,資金較為緊張,生產時斷時續。{page_break}
選礦回收率存較大爭議
就是這樣一座藏在深山的稀土礦資產,5年前曾一度被裝進四川智能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智能稀土),欲拿到美國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結果因種種原因被擋在門外,大批自然人股東深套其中,至今還在通過各種方式向劉國輝討說法。如今,劉國輝又引入西藏發展的2億元資金開礦,讓資本市場再度熱血沸騰。
“這是在炒作。”3月29日,四川一家大型稀土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無論是品位還是規模,冕寧的稀土礦整體上都優于德昌。”他強調,稀土是限制性開采的礦產,并不是說企業想挖多少就挖多少,以現有的生產規模和礦石品位去預測經濟價值,只能作為參考,實際情況很可能大不一樣。
地質資料顯示,四川省冕寧縣稀土資源儲量位居全國第二位,其中牦牛坪礦床規模約占四川全省探明的稀土礦物總量90%,現有礦石總量5735.39萬噸,主要工業礦石也是氟碳鈰礦,礦床平均品位REO(稀土氧化物)為1.07%~5.77%。“德昌大陸槽稀土礦的REO平均品位在3%左右,部分礦區品位超過5%。”當地稀土界一位資深人士說,比較而言,冕寧的稀土礦結晶顆粒較粗,而德昌的較細,“這導致德昌的稀土采選成本高于冕寧。”
據了解,早在四川開始稀土資源整合之時,江銅集團就對四川稀土礦產進行過調研,并最終參與到冕寧的稀土礦整合之中。德昌縣的大陸槽稀土礦則由西昌志能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志能實業)和四川漢鑫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鑫礦業)兩家公司來整合。而所謂的德昌大陸槽稀土礦主要由兩個工業礦體組成,志能實業擁有Ⅲ號礦體采礦權,Ⅰ號礦體采礦權為漢鑫礦業所有。
“四川的稀土礦主要分布在冕寧和德昌兩地。”3月30日,四川省核工業地質局二八一大隊一名資深工程師告訴記者,無論是礦產品位還是礦產規模,德昌的稀土礦都無法與冕寧稀土礦相比。這一說法得到了多位四川稀土礦業界人士的認可。不過,《大陸槽評估報告》稱,評估范圍內礦石品位(REO)一般在1.00%~15.32%之間,平均品位5.21%。
同樣引起爭議的還有選礦回收率。2010年6月8日~10日,在北京召開的題為“中國稀土資源的高效清潔提取與循環利用”學術討論會上,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稀土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級高工黃小衛指出,隨著我國稀土產業的快速增長,開采方式粗放、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凸顯,其中特別提到四川德昌稀土礦選礦回收率不到30%。
“我只是從技術、行業的角度來闡述我所掌握的信息。”3月31日,黃小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此前成都一些地礦研究部門曾對德昌大陸槽稀土礦進行了多批次研究,“選礦回收率不到30%是有研究支撐的。”
不過,當地企業對此說法并不認同。一不愿具名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他們目前所采用的重磁法選礦,其回收率可達到47%左右,倘若再加上浮選工藝,最終選礦回收率可達60%~70%。
而志能實業則援引2004年11月昆明理工大學所作的《德昌大陸槽稀土礦選礦試驗研究報告》稱,其不同工藝試驗后的選礦回收率都高于30%。評估單位四川立誠礦業評估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誠評估)給出的結論是,因為選礦工藝落后的原因,目前志能實業綜合選礦回收率僅能達到40%~45%。“我們是在志能實業提供的資料基礎下進行評估的。”立誠評估董事長管士平告訴記者,由于志能實業已經通知他們不要接受媒體采訪,具體的選礦回收率需詢問志能實業。記者隨后多次致電劉國輝和礦廠負責人,但其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page_break}
廣晟集團投資不到一年即撤退
在西昌當地多位稀土礦業界人士看來,評估公司給出的采礦權評估價值6.3億元讓人吃驚。“由于稀土開采受國家限制,加之國外稀土礦山相繼開采,稀土未來的價格走勢、政策變化很難預測。”前述四川一位接近劉國輝的礦業界人士指出,以此前志能實業的生產規模、銷售價格進行預測最多只能作為參考。
據《四川省涼山州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顯示,2010年和2015年,涼山州規劃的德昌縣稀土氧化物開采量分別為5000噸和7000噸,而冕寧縣對應的稀土氧化物開采量分別為1.5萬噸和1.7萬噸。
無論怎樣,在西昌當地,西藏發展聯合志能實業開發大陸槽稀土礦的消息已成了行業焦點。“志能實業已經換了好幾個老板,但他們找到西藏發展聯合開發確實出乎意料。”西昌一位稀土企業負責人說,大陸槽稀土礦和資本市場上的兩只熱門稀土股——西藏發展和廣晟有色均有關聯。
記者調查了解到,早在去年8月,資本市場曾一度傳聞,廣晟有色欲兼并志能實業的大陸槽稀土礦,從2010年9月8日起,廣晟有色股價便開始飛漲,從9月21日往后的20個交易日,股價由最低40元/股漲至最高101.37元/股。
“其實早在去年3月,廣晟集團已經派駐了工作組介入大陸槽稀土礦。”西昌一位接近此次收購事宜的人士說,廣晟集團派駐的高管曾告知,該集團當時決定前期投入幾百萬元進行技改,提高選礦回收率,但后面才發現,志能實業股東變更頻繁,債權債務過于復雜,周邊生產環境不佳,管理極為粗放,使得公司很難有精力投入生產,不到一年時間便打消了并購的念頭。
廣州粵有研礦物資源科技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員昨日也在電話中證實了并購一事,稱去年該公司受廣晟集團的委托,對大陸槽稀土礦進行了試驗研究,并于8月份出具了 《德昌大陸槽稀土礦選礦試驗研究報告》。如今,這份報告被志能實業用作礦產評估的基礎資料。
對此,志能實業的大股東劉國輝證實,“我在去年準備和廣晟合作,我們也辦了托管協議,但他們后來沒有履行協議,對我來說壓力就很大,因為楊志能(志能實業原來的控制人)欠了這么多錢,法院里也來找我,我沒辦法才去找北京的朋友。后來我和廣晟談了,最后和廣晟解除了合作協議。”劉國輝稱,債務現在已處理得差不多了。
記者致電廣晟集團,未能獲得具體的解釋。
前述接近劉國輝的礦業界人士告訴記者,如果西藏發展不考慮大陸槽稀土礦債權債務糾紛、周邊生產環境和改善管理水平,盡管有投資收益率的“君子協定”,此次投資的收益恐怕依然很難保證。
3月29日,因股價連續多日劇烈波動,西藏發展停牌核查。此番合作,西藏發展是否會重演廣晟集團的經歷、瘋漲之后是否能夠延續“牛”勢,投資者將拭目以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