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十年后退休時間或延長
省老齡委公布廣東省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報告
●2022-2042年間,勞動年齡人口規模急速減少。
●同期,老年人口規模、比重持續增加,社會負擔越來越沉重。
●退休年齡的延遲能減輕沉重社會負擔,也是老齡化社會發展的必然途徑。
未來四十年,老齡化社會如何發展?昨日,廣東省老齡委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在省政府召開,副省長劉昆出席會議。會議公布了廣東省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報告,指出15~59歲年齡組人口規模在2021年達到峰值后急速下降,社會負擔和老年負擔越來越沉重,建議在此階段采取退休年齡延遲的辦法減輕由于勞動年齡人口急速減少而帶來的沉重社會負擔。
副省長劉昆透露,目前廣東省老年人口已達1080萬人,超過全省人口總數的12%,預計到2015年底,全省將有近1300萬60歲以上的老年人。
2022年后,勞動力人口急速減少
去年,廣東省老齡委委托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鄭梓楨研究員為首的課題組,進行題為“廣東人口老齡化發展態勢與戰略研究”的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會議通報了該成果。
人口紅利仍將持續數年
鄭梓楨說,廣東未來四十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1-2021年,是人口老齡化的緩慢變動期;第二階段是2022-2042年,是人口老齡化的快速變動期;第三階段是2043-2050年(60+),是人口老齡化的減速期。
“第一階段人口老齡化進入緩慢上升期”,鄭梓楨說,處于緩慢上升期的人口老齡化意味著人口紅利在這一階段還將持續存在。
鄭梓楨說,第二階段的20年間,勞動年齡人口規模急速減少。而15~59歲年齡組人口規模在2021年達到峰值后急速下降,年均減少1.10%。2026年15-64歲年齡組人口規模達到峰值,其后的20多年間勞動年齡人口規模不斷減少,年均減少0.98%。
相對于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老年人口規模、老年人口比重持續增加,老少比急速上升,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比重和老少比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3.62%、3.66%和4.02%。老年撫養系數和社會撫養系數有較大幅度上升,社會負擔和老年負擔越來越沉重。
到了2046-2050年及未來更長時期,這一階段人口老齡化的變動特征可以用減速增長來概括,各項指標的變動方向由緩慢上升轉變為緩慢下降。
鄭梓楨說,廣東在提高老年人口福利的同時,還需要適度延遲退休年齡。鄭梓楨表示,退休年齡的延遲不僅僅能夠減輕由于勞動年齡人口急速減少而帶來的沉重社會負擔,同時也是老齡化社會發展的必然途徑。
對于延長退休年齡時間測算,省老齡委有關專家建議,將要參考人口紅利變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