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對人民幣破6.5 專家:外匯儲備換歐元避險不可行
據報道,一張紅色的人民幣和一張綠色的美元擺在一起的照片成為今天眾多財經媒體的頭條,因為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昨天(2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99,首次突破6.50的重要關口,創匯改以來新高。
今年以來,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的速度開始加劇,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幅度達1.41%,而在去年全年升值幅度只有3%。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看來,美元對人民幣貶值加速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國經濟的整體向好以及為減輕通脹逐步提高利率。
丁志杰: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達到1.9%。首先,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反映的是經濟基本面,從經濟基本面來看,中國的經濟狀況要遠遠好于歐美主要發達國家。第二,人民幣在升值有助于應對通貨膨脹,特別是輸入性的通脹。我們看到最近一段時間國際大幅度商品的價格上漲比較多,匯率的升值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們進口的這些中間產品的人民幣的價格會比不升值時要低一些。
美元貶值,高興了那些想出國留學、旅游和購物的人。理論上,美元相對人民幣貶值的幅度,就應該是在國外同等消費價格下降的幅度,在國外買東西的時候,所有以美元計價的商品或服務都應該越來越便宜。但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中國的出口企業則會面臨價格上漲的壓力;另外一些手里持有美元的人也會感到壓力,北京的靳女士出國回來后,手里的一些美元沒有及時換成人民幣,看著美元一貶再貶,她有點被套牢的感覺。
{page_break}
而中國目前持有美國長期債務約1.5萬億美元,占中國外匯儲備總量的一半,隨著美元的貶值,中國外匯資產也在逐漸貶值。按照去年美元兌人民幣貶值3%計算,去年僅僅因為美元貶值我國的外匯儲備就損失450億美元,今年貶值的數量可能還要超過這個數字。
有人提出,可以考慮將中國的外匯儲備換成歐元或者黃金來回避風險,但是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為并不可行,因為長期來說,美元仍然是比較好的選擇。
馬光遠:所以對于我們的外匯資產來講,我想大家事實上一直在講一個方向就是投資的多元化,持有的多元化。事實上這個話本身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是非常難的,難在什么地方?就是美元現在雖然有這樣那樣很多的不足,但是除了美元以外我們還能選擇什么?比如說歐元,如果這次出現像去年那樣的歐元區的危機,我們的風險可能會大。大家看到說,黃金升值了,買點黃金好不好,但是黃金本身我們知道是沒有利息的,還有存儲的成本,一旦黃金往下走的話,大家又會說你為什么不拿美元,你為什么不拿這個。所以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現在我們整個面臨的選擇就是在沒有好的選擇的情況下,我們做了一個不是最差的選擇。
梁小濱:量化寬松肯定有效,原來預計第一季度的國民生產總值應該是2.2,但是實際頭一次公布是2,修正變成1.8,就是下降低于預期。但是你要仔細讀什么原因造成下降,最主要是美國第一季度大幅的削減國防支出。如果把這個因素拿掉的話,第一個季度應該在2.1左右。所以總體來講,量化寬松對美國經濟復蘇起到了應該起的作用。因為美國是個債務國,由于它的債務負擔用新的匯率比來講,就不像以前那么重,所以對它來講應該沒有太壞,這就是為什么國會那些政治家總是要美元貶值,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它現在貶值對它自身來講沒有什么太大的傷害。
由于長期外匯緊缺以及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我國一直把出口作為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眾多企業都以出口為榮,即便出口的利潤并不高也義無反顧。今年4月15日,胡錦濤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發表講話指出,未來5年,中國將著力實施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同時發揮進口對宏觀經濟平衡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促進貿易收支基本平衡。
經濟學家馬光遠也指出,美元的進一步貶值也是一個契機,讓我們能夠轉變觀念,進一步實現擴大國內需求,實現貿易平衡。
馬光遠:中國整個外匯資產本身如果要真的避險的話,那就是回到國內不要再在投資上去講什么避風險的問題。我想最主要的還是說,把我們的經濟結構調整到主要依靠內需,擴大我們的內需,減少對出口的依賴。這樣的話,逐漸使我們的外貿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的話,對于我們來講,這一塊就沒有多大的風險。所以我覺得無論是所謂提出投資的多元化也好,還是別的措施也好,都是治標不治本的,真正要治本還是調整國內的這種三架馬車的結構,我想沒有任何別的避險辦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