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監管納入問責 官員走過場將開除公職
食品中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孔雀石綠……此類食品安全事件一旦在京發生,生產、經營者將受到停業、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罰,而轄區政府和市開除公職,直至追究刑責。昨日,北京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
【源頭監管】
進貨查記錄 臺賬實名制
進貨查驗記錄、實名制購銷臺賬、產品召回制度,今后,在京從事添加劑行業的企業,均須按照這一流程運行。《通知》要求,企業主要負責人須任第一責任人,而負責原材料采購和生產配料的人員,須為直接責任人。所在單位一旦購入或使用非法添加物、未及時報告,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共擔法律責任。違法添加事件若發生在大型食品企業,那么該企業須向社會發布公告。
《通知》透露,亞硝酸鹽、硝酸鹽等可能因濫用而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已被列入“黑名單”,超市、市場等禁止銷售。
違反上述規定,例如買賣時未實名登記,輕則限期整改、重則停止生產、銷售。對于“頂風上”的企業,先吊銷證照、沒收非法所得,再責令賠償,并移送至司法機關。
【信用體系】
有不良記錄 5年禁入行
“一處違法、處處受制”,《通知》明確提出這一目標,并列出添加劑信用體系的時間表:本年底前,農業、質監、工商、衛生、商務、藥監、園林綠化等監管部門,必須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統一錄入各自管控的添加劑企業。之后,在信用檔案基礎上,開通北京食品信用信息平臺,公示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信用信息。一旦有不良信用記錄,如非法添加,5年內禁止在京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
同時,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將獎勵第三方監管,即鼓勵百姓舉報,尤其鼓勵生產經營單位內部人員舉報,舉報信息一旦查實,舉報人就會獲得獎金回報。
【政府責任】
添加劑事件 倒查責任人
北京16個區縣的區縣政府,以及工商、質檢、藥監、衛生等10余個政府部門,均被《通知》列為監管權責部門,接受市監察局、市政府督察室的考核評價和行政問責。轄區、主管領域是否存在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事件,不僅決定區縣政府及10余個政府部門的政績,部門負責人還要受到責任倒查機制的約束。對于添加劑檢查,哪位主管官員走過場,將被開除公職,并被追究刑責。
5月26日,北京常務副市長吉林曾表示,北京警方擬建專門力量懲食品安全犯罪。這一思路在《通知》中再次明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與公安等部門,將建立案件聯合查辦制度和信息通報會商制度。區縣政府及10余監管部門,一旦發現非法添加線索,須立即通報公安部門。
追訪
有助從源頭監控食品安全
雙匯瘦肉精事件、上海染色饅頭……
近年來,食品安全尤其是食品添加劑埋藏的隱患,已引發重視。與國家以及河北等地的食品添加劑管控模式相比,北京市政府昨日下發的《通知》,意在借助源頭監管全覆蓋、加重政府職責兩個渠道,架設食品添加劑監管的封閉鏈條。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唐鈞表示,此前,國家已將食品安全列為北京政績考核的范疇?!锻ㄖ穼τ谡氊煹膹娀s定,例如監管檢查時走過場即開除公職,可以使源頭管控等一系列防范措施切實執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