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民生工程: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提升幸福指數,民生工程牽動人心。2011年已然過半,成都確定的各項民生工程進展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了解。結果顯示,大多數民生工程進展良好,達到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老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部分項目遇到了一些問題,也在加緊解決中。
雙流縣勝利鎮整潔的新風貌、青羊區蘇坡街道清波社區陽光家園中的“殘疾人康復工廠”、高新區益民超市里的蔬菜溯源體系、時代前沿的高科技企業“小展館”……一幕幕喜人的場景出現在39名市民代表眼前。
7月12日、13日,成都市舉行了2011年為民辦實事民生工程半年進展情況監督檢查,39名市民代表與成都市政府目督辦兵分三路,足跡遍布成都的鄉鎮、社區、企業。結果顯示:大部分民生工程進展良好,目標任務均已過半。
蔬菜也可溯源
7月13日清晨,雨后的成都格外清新。第三組市民代表來到高新區民豐大道益民超市。
市民代表趙曉梅來到一個攤位選購了大白菜,攤主范有錄將白菜稱重后遞給了趙曉梅,一并遞給她的還有一張白色的電子票。記者在電子票上看到,所購商品有一個專屬的電子碼,攤主也有專門的編號。拿著電子票,趙曉梅來到超市的客服部,一套蔬菜溯源系統映入眼簾。原來,消費者在益民超市中購買蔬菜,一旦出現任何問題即可憑小票來到客服部,通過輸入電子碼,所購商品的信息、攤主以及進貨渠道一目了然。
“去年生豬可以溯源,現在蔬菜也可以溯源了,這樣就更放心了。”趙曉梅笑著說。
【全年目標】
深化完善33類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完成4個大型批發市場信息化改造和電子化結算系統建設,完成50%的標準化菜市場信息化改造和蔬菜追溯子系統建設。
【完成情況】
上半年,成都市計量院對全市213個誠信計量集貿市場的27260臺件誠信計量秤進行了檢查,受檢率100%。此外,成都市質監局開展了6期為民辦實事食品質量監督專項抽查,抽查了粽子、乳制品、肉制品等17大類食品1036批次。
B
殘疾人“在家創業”
青羊區蘇坡街道清波社區陽光家園,幾名殘疾人正在 “殘疾人康復工場”安靜地進行手工藝制作。2008年,針對殘疾人創業就業問題,清波社區開辦了全市首個 “殘疾人康復工場”,為殘疾人提供勞動機會和康復訓練,為參加勞動的殘疾人發工資。殘疾人經過技能培訓,掌握了絲網花制作等1-2項手工制作技術,實現了“在家創業”。
殘疾人的生活狀況引起了第一組市民代表的極大關注,他們臨時增加檢查點位,前往青羊區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進行檢查。托養服務機構尚未正式投入使用,但一應俱全的生活設施和人性化的細節處理受到了市民代表的高度評價。
【全年目標】
幫助農村9600名貧困殘疾人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扶持城鎮殘疾人新增就業2500名;為4600戶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為30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居家托養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4020人,資助9家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
【完成情況】
上半年,共幫助7417戶貧困殘疾人發展生產、增加收入,完成目標任務的77.3%;扶持城鎮殘疾人新增就業2334名,完成目標任務的93%;共組織實施2333例白內障復明手術,完成目標任務的77%;為3032戶居家托養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家庭發放了護理補貼212.24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75%。
C
企業里有了科普基地
隨著季節和溫度而變化顏色的LED臺燈、一條講述人類照明發展史的長廊、一個個模擬的LED照明空間……在高新區新力光源有限公司里,悄悄藏著這樣一個小型科普展覽館。
“不耗大量資金重新打造科普基地,而是與科技型企業合作建立科普場館,這樣既整合了資源,又起到了最好的科普效果。”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長馬良乾介紹,上半年已與各區市縣的高新企業接洽,現在有意向的遠不止32個。
這樣的做法得到了市民代表的高度評價,“希望今后這樣的科普展館能夠與學校更好地合作,讓成都的中小學生都來了解科技、學習科技。”市民代表胡燕說。
【全年目標】
牽頭完成32個科普基地建設,建成50個農村科技信息服務站點,讓科技走進百姓生活,豐富成都市中小學生乃至全社會的科普資源。
【完成情況】
上半年開展了 “蓉城科普游”活動,受到50余萬人次關注,并在高科技成都全景圖中向社會公布了各個科普基地的聯系方式,截至目前已有5000多人參觀了第一批科普基地。截至6月,共完成農村科技信息服務站點30個,完成全年任務的60%。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