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美債由美國本土持有 美債違約是自殘
目前美國國會關于提高債限的談判依然處于僵局,美國是否會發生債務違約牽動全球市場神經。首先,美債持有人的構成是怎么的呢?市場一直在質疑美國兩黨為何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而美債違約對世界經濟,對中國的影響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自1960年以來,美國國會已經78次提高債限,平均每八個月提高一次,其中49次是在共和黨總統任期內,29次是在民主黨總統任期內。提高債限似乎是平常不過的事情,但這次為何又談不攏呢?如果美債違約了,對誰影響最大呢?評級機構會有什么動作呢,退一步講,就算被下調了,又會怎樣?
1,美國國債的主要持有人的構成
在美國14.34萬億美元的聯邦債務總額中,美國國內及國外投資者持有的各類短中長期國債約9.74萬億美元,這部分被稱為“公共持有債務”;其余4.60萬億美元由美國政府管理的社保和信托基金持有,被稱為“政府內部持有債務”。
在9.74萬億美元公共債務里,約4.45萬億美元由外國投資者持有,其中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單一債務持有國,持有額占美國公共債務的12%左右。美聯儲是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美國國債持有主體,持有額占美國公共債務的10%左右。
由此可見,美國國債中,除外國投資者持有的4.45萬億美元外,近69%都是由美國政府或本國投資者持有。如果違約,美國本土投資者的影響比國外投資者的影響要大一些。因此就國內壓力而言,美國政府不敢違約,因為違約的后果難以估計。
2,美國國會兩黨為何總是談不攏?
在削減債務、避免美國發生債務違約這點上,民主黨和共和黨并無分歧。兩黨分歧主要在于:方案是否覆蓋大選年,以及誰來為削減債務買單。
民主黨希望提高債務上限方案覆蓋到明年11月美國大選之后,這樣在大選前就不需要再就減赤問題討價還價。而共和黨僅同意達成為期六個月的短期提高債務上限方案,這樣在明年大選前可以再次利用債務問題打擊民主黨選情。
在減赤成本問題上,由于民主黨將中低收入階層視為其傳統票倉,因此拒絕削減用于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醫療和社保開支,并主張對富人加稅。但共和黨更傾向于代表中高收入階層和工商業利益,因此堅決反對加稅,并主張僅依靠削減政府開支的“節流”而非增稅的“開源”方式來減少赤字。
3,美國有過違約記錄嗎?
奧巴馬多次強調,如果兩黨在最后期限前未達成協議,將是美國歷史上首次發生債務違約。不過,嚴格來說,自1917年國債上限制度設立以來,美國曾有過兩次“疑似”違約。
一次在1933年羅斯??偨y任期內。但這次違約有其特殊性,當時美國債券仍和黃金 掛鉤,由于經濟危機政府無力繼續用黃金支付一戰債券,因此國會被迫立法規定以紙幣償付債務,此舉遭到債權人抗議。另一次在1979年,由于政府工作疏漏,導致一小部分債券利息支付發生延誤,造成短期“技術性”違約。
美國歷史上多次發生政府關門事件,最近一次是1995年底,由于美國兩黨在預算問題上未達成一致,美國政府被迫先后兩次關門共計26天。但這種由于預算分歧導致的政府關門與債務違約有很大區別。政府關門僅僅是指非核心政府部門停止運轉,安全、社保等核心政府部門依然運轉,并且財政部也將如期支付債務利息,不存在債務違約風險。
4,美國本次發生債務違約的可能性大嗎?
目前市場分析人士和經濟學家都普遍認為,美國此次發生債務違約的可能性不大。國債收益率往往被視為國債違約風險的風向標。比如,希臘爆發債務危機后,國債收益率一路飆升。但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27日收報2.96%,仍遠低于十年來4%的均值水平,近期甚至有下降趨勢,說明市場認為美國發生債務違約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28日美國1年期信用違約掉期(CDS)日內上升1個基點,至81個基點;5年期CDS日內上升1個基點,至63點個基點;表明市場開始預期美債短期違約的可能性上升。
5,債務違約后果以及對中國的影響
一旦美國發生債務違約,美國國債收益率將飆升。由于美國國債收益率被視為市場無風險借貸成本的基準,因此這將意味著整個市場借貸成本上升。對美國政府、企業、以及個人消費 者來說,財務負擔將大大加重,經濟復蘇必將中斷,甚至重新陷入衰退。
同時,美國國債如發生違約,將引發全球范圍的金融 動蕩,全球債市、股市 均將出現巨大波動。此外,美元匯率 將大跌,可能導致石油等以美元定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進而造成巨大的輸入性通脹壓力。
中國至少持有1.16萬億美元美債,是持有美債最多的國家。如果美國發生債務違約,中國必將遭受嚴重損失。不過,無奈的是,美債依然是全球最穩定、風險最小的債券,并且也只有美債市場才能吸收中國快速增加的外匯儲備。
不過,如果美國發生債務違約,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并不是外匯儲備損失,而是由此帶來的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二次衰退,屆時中國經濟必然無法獨善其身。
6,美債AAA評級不保
標普、穆迪和惠譽三大國際評級機構均表示,即使本次國會在最后期限前提高債務上限,也可能下調美國保持了近一個世紀的主權債務最高評級。多數市場人士預計,三大評級機構中至少有一家將下調美國評級。目前一種新的共識正在形成:美國將避免債務違約,但很可能失去3A評級。
而評級下調將導致美國融資成本上升。摩根大通預計,評級下調可能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升幅高達70個基點,美國政府每年要多付1000億美元利息開支。并且,一旦美國評級被下調,房利美、房地美等許多和政府相關的部門機構評級也將被下調。
除政府和相關機構融資成本上升外,抵押貸款、學生貸款、汽車貸款等市場貸款利率也均將有所上浮,并進而影響消費信心,不利于美國經濟復蘇。
但就算美國評級遭遇下調,大多數長期債券持有人也不會拋售美國國債,其影響可能較為有限。畢竟,即便美國評級被下調一級至AA+,也依然高于日本的AA-,更好于目前債務危機纏身的歐元區國家,因此目前仍沒有比美國國債更好的替代品。
當然如果美國評級下調,必定會影響到債券持有人信心,可能將迫使中國等國家未來減少購買美國國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