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折射世界經濟變數增多
連續兩天,兩個西方國家的政府和央行相繼采取強力措施“明目張膽”地干預匯市,令又一場全球“貨幣戰爭”的硝煙四起。
分析人士指出,瑞士和日本公開干預匯市,壓制本幣的過快升值、保護本國出口和經濟的目的很明顯。而從全球的視角來看,匯市干預頻發也反映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出現了新的變數,加上歐美主權債危機持續發酵,令各類風險資產持續下跌,相應的,瑞郎、日元等避險貨幣則受到追捧。有跡象表明,面對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威脅,以美聯儲為首的各國央行正面臨推遲政策緊縮甚至是進一步加大寬松貨幣政策的壓力。
美歐經濟重現低迷
在瑞士和日本當局干預匯市之前,近期瑞郎和日元這兩種傳統避險貨幣都持續大幅走強。作為對比,股票、大宗商品等高風險資產連續大跌,美股一度連跌八天。
業內人士認為,在股市暴跌、避險貨幣走升的背后,是世界經濟復蘇不確定性的增多,特別是美歐等主要經濟體。
隨著美國白宮與國會的債務上限之爭在本周初塵埃落定,美國暫時躲過了“災難性”的違約。但與此同時,這也讓投資人有更多精力來咀嚼最新發布的一系列糟糕的美國經濟數據。
上周五的報告顯示,美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初步增速僅為1.3%,遠低于市場預期。本周公布的7月份美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6月份消費開支、服務業PMI及工廠訂單紛紛發出疲軟信號,7月份的企業裁員人數環比更是飆升60%。
接二連三的疲軟經濟指標,令多家華爾街大行紛紛下調對美國經濟的展望。摩根大通4日宣布,下調對第三季度美國GDP增速1個百分點至1.5%。該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費羅利表示,高企的失業率、疲軟的消費,是導致預期下調的主要原因。野村也在本周宣布,將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從此前的3.3%下調至2.5%。巴克萊資本1日宣布,將美國經濟今年全年的增長預期從2.5%下調至1.7%。
需要指出的是,經濟疲軟的新警訊不止出現在美國,在另一個大經濟體歐元區同樣如此,后者本周公布的制造業PMI亦創下近兩年來的低點。
債務危機陰霾難散
在討論經濟困境的同時,另一個一直困擾發達經濟體的因素也不容忽視——主權債務問題。盡管美國最終及時得以提高債務上限,但該國仍面臨降級威脅。
奧巴馬政府在最后時刻“力挽狂瀾”、避免美國違約的壯舉,并未給美國贏得喝彩。反倒是在這場風波之后,美國在管理財政方面的表現招致多方批評。
評級機構惠譽的主權信用評級主管萊利4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盡管美國總統簽署了提高舉債上限法案,該機構仍可能在中期內下調美國政府的3A最高債信評級。萊利表示,在稅收和政府支出方面,美國仍存在非常艱難的抉擇。
另一家評級機構穆迪則繼續將美國的評級前景展望定為“負面”,即在未來的一兩年內仍可能下調該國評級。
眼下,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標普,該公司此前曾表示,如果美國達成的協議中未包含重大的削減赤字內容,未來三個月中有50%的可能性下調美國的評級。標普認為“重大”的減赤規模高達4萬億,而奧巴馬公布的方案中僅為2.1萬億,按此標準,標普很可能要下調美國評級。
而在歐洲,7月21日達成的新一輪債務危機援助方案似乎并不是歐元區的“終極救贖”,近日,西班牙、意大利等大國再陷債務風波。兩國國債收益率都飆升至超過6%的歷史新高,逼近7%的危險水平。在此之前,希臘、愛爾蘭等國都是在國債收益率達到7%之后被迫尋求援助。
量化寬松卷土重來
日本、瑞士干預匯市的另一個背景,是美元本身的疲軟,而這又跟美國國內的基本面有很大關系。隨著經濟大環境的惡化,近期各界對于美國推出新刺激政策的猜測也再度鵲起。
華爾街知名分析師惠特尼稱,美國經濟已出現二次探底跡象。“債券天王”格羅斯則預計,最早在本月晚些時候于杰克遜霍爾舉行的美聯儲年會上,伯南克就可能給出QE3的暗示。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7月份在國會聽證會上曾表示,如果經濟發展陷于停滯,聯儲可能會采取新的行動,其中包括開始第三輪國債收購計劃。
紐約時報本周二報道稱,美國政府和國會近期圍繞債務上限的論戰,直接削弱了今后一段時間美國財政政策的靈活性,進而將在困難時期刺激經濟的重任全部壓到了美聯儲頭上。
前美聯儲副主席科恩周三表示,如果美國經濟走軟的程度超出預期,且通脹率下滑,美聯儲可能需要認真考慮采取進一步的寬松政策。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聯儲前貨幣事務主管布萊恩也對買入更多債券以刺激經濟表示支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