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8月凈利跳水65% 市場低迷拖累業績
沒有經紀業務托底,也沒有自營收益撐場面,8月份上市券商業績哀鴻一片。
9月8日,全部17家上市券商8月份經營情況發布完畢。數據顯示,8月份上市券商總計實現營業收入28.14億元,同比下滑26.37%。實現凈利潤5.86億元,同比下滑65.38%。
如果刨除8月份新登錄A股市場的方正證券(6.23,0.00,0.00%)和國海證券(14.19,0.00,0.00%)的影響,上市券商凈利潤下滑更深,達到67.89%。
“8月份市場環境不好,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的縮水應該是券商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9月8日,中原證券分析師謝佩潔對記者表示。
市場低迷拖累業績
數據顯示,17家上市券商8月份業績中,11家上市券商凈利潤出現月度環比下降,東北證券(18.01,0.00,0.00%)、西南證券(11.15,0.00,0.00%)、太平洋(7.62,0.00,0.00%)證券和國海證券更是出現當月虧損。
從各項業務的情況來看,拖累業績的原因更多的落在了市場的低迷走勢之上。
整個8月,A股市場低位盤整。上證綜指當月報收于2567.34點,全月下跌4.97%。滬深300(2756.105,0.00,0.00%)指數報收2846.78點,當月下跌4.22%。
低迷的市場環境之中,成交量的萎縮在所難免。數據顯示,8月份滬深兩市A股成交回落至1597.39億元。受此影響,券商經紀業務下滑明顯,整體盈利水平縮水現象突出。
此外,8月份券商投行業務的表現與此前月份基本持平。當月A股市場總計募集資金645.06億元,在今年以來月度融資額排名第五位。其中首發公司家數為23家,首發募集資金276.54億元,首發發行費用14.98億元。增發14家,募集資金368.52億元。
不過,雖然整體業績下滑,但招商證券(11.78,0.00,0.00%)、興業證券(14.69,0.00,0.00%)、光大證券(11.44,0.00,0.00%)、山西證券(7.86,0.00,0.00%)等4家公司的凈利潤出現同比上浮。
其中,山西證券也實現了凈利潤大幅上升,當月實現凈利潤2206.22萬元,比7月份的104.87萬元增加了21倍。
從公告來看,山西證券的業績增長主要來源于中德證券的貢獻。當月中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823.08萬元,凈利潤370.61萬元。而此前,中德證券已經持續了7個月的虧損,7月份單月虧損就達到1116.36萬元。
不過,作為主攻投行業務的子公司,中德證券8月份并沒有承銷項目。今年以來,中德證券只做了華銳風電(24.49,0.00,0.00%)一單IPO項目,此外還做了一個增發項目和4個債券承銷項目。但都是在7月之前。
“可能是財務顧問的收入,或者是此前月份的業務收入計入在本月。”謝佩潔認為。
中信凈利縮水九成
在業績萎縮的各家券商中,中信證券(11.91,0.00,0.00%)以92.20%的凈利潤下滑顯得尤為突出。
公告顯示,中信證券(母公司、中信金通、中信萬通合計數據)8月份實現營業收入3.93億元,環比下滑66.48%,實現凈利潤6366萬元,環比下滑92.20%。
“中信證券8月業績的下滑一方面是因為經紀、自營的環境不好,另一方面前期直投業務收益所帶來的基數過高也是一個原因。”謝佩潔認為。
事實上,今年以來直投等創新業務已經成為中信證券盈利增長的主要動力。融資融券、直接投資、資產管理、股指期貨以及衍生品投資等創新業務上半年實現收入19億元,收入占比達到25%。
“業績爆發之后,中信證券在5月和8月的業績萎縮可能也是直投收益兌現之后的空當期。”謝佩潔說。
在17家上市券商中,東北證券以5407.10萬的虧損位列倒數第一。公告顯示,當月東北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84.91萬元,環比下降102.28%。
這已經是東北證券今年以來第3次單月虧損。此前的1月和5月,東北證券分別虧損2369萬元和6960.20萬元。
事實上,在A股17家上市券商中,東北證券業績波動最為劇烈。今年以來有5個月份的凈利潤波動在100%以上。
如此激烈的業績波動很大程度上源于該公司較為單一的業務結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