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如何看待當前中小企業的發展難題?”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4日經濟界別小組討論現場,這是媒體記者向政協委員們提的最多,也是政協委員談論得最多的話題之一。
接受記者采訪的政協委員建議,應該在加快發展小金融機構,并在存款準備金率、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讓民營資本更多地參與進來。同時,通過發行高收益債“農業發展債”等方式,為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平臺。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近年來的調研,中小企業2008年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融資難,2009年是沒訂單,2010年是用工荒,2011年則是多重因素疊加、相互交織影響造成的生存困境。2011年小微企業陷入更為嚴重的融資困境,難以從銀行獲得信貸融資,面臨資金鏈斷裂風險。
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認為,在當前形勢下,首先是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偏高,導致民營與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過高;其次是通過風險評估,政府與國有大中型企業貸款一般享有一定的優惠,導致實際上民營與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相對要高;最后是商業銀行的現有問責激勵機制導致其更愿意貸款給政府與國有大中型企業,而不愿意貸款給民營與中小企業。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家相繼出臺多項對小微企業發展的扶持政策。2011年10月,國務院推出支持小微企業的財稅、金融等九條措施。今年2月1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為了緩解小微企業融資困難問題,會議提出加快發展小金融機構,適當放寬民間資本、外資和國際組織資金參股設立小金融機構的條件。
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4日說,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存在了多年,過去也采取過一些措施,比如四大銀行專門成立了中小企業事業部。但從機制上來講,應該大銀行解決大企業問題,小銀行解決小企業問題。加快成立小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并在存款準備金率、稅收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這樣就可以讓民營資本參與進來,在機制上有很大的進步,是治本之策。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工商聯副主席湯燕雯認為,小貸公司與小微企業同屬草根,小貸公司的貸款模式與細分市場是商業銀行不能做也不愿做的,卻符合了小微企業的信貸特點和融資需求。不過,雖然小貸公司取得了“準生證”,但由于規模小、“只貸不存”、無法享受正式金融機構的稅收待遇等問題,還難以完成民間金融陽光化和服務小微企業的重任。
對于小微企業來說,其資產規模小、資信等級低也是造成融資難的重要原因。全國人大代表、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元祝建議,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體系,使得商業銀行能夠有效地判斷中小企業風險并批量化管理中小企業貸款,主動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中小企業融資,也能有效降低中小企業承擔的擔保等中介費用。
除了從金融機構貸款,小微企業上市、發行金融債等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發行專項用于小型微型企業貸款的金融債,支持小型微型企業上市融資。
記者4日在全國政協小組討論會上獲悉,上海證券交易所研究發行高收益債,為小型高科技企業、創新型企業提供新的融資平臺,高收益債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推出。
小微企業中有大量是農業企業,由于農業投入大、周期長、風險大,融資問題更為突出。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建議,可以由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發行“農業發展債”,農業發展債和其他公司債和中短期融資票據不太一樣,應該門檻低一點、限制少一點、容忍度高一點。
李毅中、張國寶委員建言:“降溫”經濟增速留足資源環境空間
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兩位全國政協委員呼吁,在“十二五”剩下的4年里,只有把經濟增速適當“降溫”,才能為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提供足夠空間。
李毅中委員4日表示,“工業穩增長和調結構是一對矛盾。必須‘下狠心’把2012年的G D P同比增速目標降至7.5%甚至更低,否則資源環境將難以支撐經濟發展。”
據透露,“十二五”G D P同比增速目標為7%;其中,2011年G DP同比增速目標為8%,但實際增長達到9.2%。
談及去年工業節能完成情況不理想,李毅中認為,首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沒把節能減排看成關乎生存的根本性問題,覺得還沒到“非改不可”、“責無旁貸”、“背水一戰”的地步;二是一些地方因“十一五”完成情況較理想而麻痹大意,沒有一以貫之地緊抓,也沒有充分運用節能服務公司等創新手段;三是只注意單位G D P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等目標,而能源消費總量還在增長。
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工作方案,已征求有關部門和各地區意見,修改完善后將盡快上報國務院批準。
張國寶委員對此向記者表示,在經濟增速高位運行的情況下,電力部門只能按照歷年經濟的實際增速而非目標增速來保證能源供應,從而不得不持續擴大能源消費總量,“要完成‘十二五’能耗總量控制目標困難比較大”。
張國寶分析說,第一,我國第二產業在產業結構中占比47%,在電力消費中占比超過75%;第二,某些能源大省過分依賴資源稟賦,一窩蜂上馬高耗能行業。
“要減少傳統能源消耗,必須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其中水電要占大頭。”張國寶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