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鳳祥屢陷“質量門” 或難逃信任危機
日前,有媒體報道一些珠寶企業商品存在質量問題,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通報珠寶、玉石及貴金屬飾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24批次樣品不合格;隨后山西質監局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64個批次的貴金屬飾品中共有15哥批次不合格,抽煙不合格率為21.87%,而這兩次質量監督檢查中,老鳳祥均“榜上有名”。
據山西省質監局的抽查報告顯示,抽查發現的主要質量問題:一是標識不合格,主要表現為貴金屬飾品上未標明廠(地)址、產品執行標準、產品配飾的含金量、產品中文名稱等;二是質量不合格,主要表現為貴金屬飾品含金量不足、貴金屬配飾含金量不符合標準要求。
其中,中國首飾業知名品牌老鳳祥旗下的新絳縣老鳳祥銀樓經銷的標簽為“上海老鳳祥有限公司生產的999‰老鳳祥牌千足金吊墜”,經檢測僅為足金吊墜。
筆者查詢相關資料發現,含金量千分數不小于999的稱為千足金,是首飾成色命名中最高值,而足金則是指含金量不少于99%。在陜西省的抽查中,老鳳祥不合格產品,名為“S925銀耳飾”,不合格原因是純度。按照相關規定,明示值:純度以最低值表示不得有負公差,Ag≥92.5%,而該產品實測值為Ag:84.6%。
老鳳祥公司方面有關負責人曾表示,公司已經派人去山西調查此事,并給出了相關調查結果,此次抽查不合格是因為經銷商在個別產品的標簽上的標識疏忽造成的,不會對包括北京市場在內的產品進行下架處理。
家住三元橋的周女士在某珠寶店購買了一款千足金耳釘,回家仔細查看發票后發現,上面只寫明商品名稱為“千足金耳釘”,卻未標明配件耳托的克重及含量,她找店方交涉后證實,耳托并非千足金。為此她非常不滿,“耳托不是千足金,怎么能按照千足金的價格賣給我,這太不合理了。”筆者查詢網站后驚訝發現,類似周女士這樣的情況很多,許多媒體都有報道過相關事件,周女士的遭遇并非個例,非千足金首飾配件按千足金賣,儼然成了行業“慣例”。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師就珠寶行業中存在的問題向筆者表示,珠寶首飾行業內確實存在著潛規則。“首先,飾品加工很容易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例如千足金首飾配件不純,但卻假冒千足金出售很多的事件時有發生。而且珠寶認證亂象百出,再這樣做的話,一旦被質監部門披露會嚴重影響企業的聲譽的。”
筆者走訪在商場的老鳳祥柜臺,發現每副耳托上都附有一小張成色標牌,上面明確寫明,配件耳托的成色為AU900(即含金量90%的黃金)。銷售人員解釋說,千足金是人們常說的999金,金含量達到99.9%,由于千足金質地很軟,做配件硬度不夠,所以配件的含金量一般都是AU900。
一家珠寶店的相關人士告訴筆者,非千足金的配件按千足金價格賣已成為行業慣例,市場上標為千足金的其實很多都不是千足金,這些配件的重量也計入金飾的總重,這并非行業秘密,如果消費者詢問,商家都會告知,也有商家會在消費者購買時主動告知。
“如果商家明確告知后,消費者仍愿意買下商品且沒有提出異議,就代表消費者默認了這一‘規則’,商家并不違法。”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徐成風說,但如果商家沒有明確告知消費者,就存在欺詐行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