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沖擊 PE止步百貨業投資
隨著VC和PE對電子商務的投資越發高漲,相關百貨類的融資,累計披露融資規模僅為23.33億元。雖然行業規模持續增長,但近年來國內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對百貨行業已形成現實沖擊。
China 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師萬格告訴《第一財經(微博)日報》,由于百貨業具備特有的品牌效應、購物體驗以及消費群體,尚無法被電子商務完全取代。但百貨業已經進入整合階段。
消費火熱 百貨漸冷
萬格認為,商務部2012年2月6日發布的《關于“十二五”時期促進零售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對零售業是極大的利好消息。
《意見》中提出我國“十二五”零售行業的一個發展目標為:商品規模保持穩定較快增長,社會消費品總額年均增長15%,零售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
從上而下促進消費也讓PE們看到了投資商機。China Venture投中集團對旗下金融數據產品CVSource在2011年7月至今被搜索的數千個關鍵詞和數萬次搜索結果進行統計,之后發現:消費、制造、新能源、TMT(科技、媒體、通信)、能源礦業等五大行業的關鍵詞搜索量占據數據庫關鍵詞搜索總量的73.4%。其中,消費占27.3%,成為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至今VC/PE投資機構最為關注的行業。
但與此同時,百貨業的投資卻不容樂觀。China Venture投中集團統計顯示, 百貨業獲VC/PE融資案例較少,2007~2011年的五年間,百貨業僅獲得12筆融資,累計披露融資規模僅為23.33億元。其中2008年6月8日,新天域、新政泰達投資、弘毅、高盛以6.75億元投資新世紀百貨的案例,成為近五年百貨業融資規模最大的一起案例。
歷史數據顯示,從2007年至2011年底,百貨業共有11起IPO案例,其中2010年IPO融資規模達到近5年最高值,華地國際(01700.HK)、人人樂(002336.SZ)、天虹商場(002419.SZ)、歲寶百貨(00312.HK)分別登陸資本市場,共募資82.05億元。
行業瓶頸待破局
2011年,北京太平洋盈科店由于難以承受高額店租不得已關店。同樣以廣州為例,去年秋季廣州多個百貨商場銷售額已連續出現10%以內的下滑態勢。前三季度廣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同比回落4.7個百分點。另外,有權威消息透露,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底,廣州約有八成零售商還未完成當年的銷售任務。
萬格分析認為,隨著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物流行業的迅速發展,電商帶來的優惠促使具備較強消費能力的一二線城市消費者開始逐漸轉變消費習慣,百貨業的市場份額日益被電子商務擠占。
不少傳統零售百貨行業已經開始進軍電子商務,蘇寧易購正式上線,國美電器緊急推進 B2C 業務,沃爾瑪宣布進軍電子商務,西單商場2001年就建起了igo5愛購物網站,至2010年2月,igo5網站已實現贏利,銷售額超過百萬元,但相對于西單地面實體店單店一年12億元的營收額而言仍不足為道。迄今為止,國內還沒有哪家百貨企業探索出了比較成功的模式。
傳統百貨業觸網,其未來前景如何還是未知數。然而,在品類豐富的百貨業里,還是有若干細分領域的電商交出了滿意答卷,盡管它們都還比較年輕,但它們的增長速度及獨樹一幟令人關注。
此外,萬格認為,百貨行業自身的整合轉型是百貨業競爭力提高的根本。目前百貨業營收主要來自自營業務、聯營業務、管理費、租金四個方面,目前國內百貨企業多采取聯營形式,聯營收入也是各大商場收入的主要來源。品牌商直接進入商場,使得消費者在不同區域、不同商場能夠享受到同質化的品牌、價格與服務,但也使得商場在消費者心中的無差異化理念深入,令特定百貨企業的競爭優勢難以體現。
相比之下,自營模式則是通過商場買斷商品,對商品進行重新塑造包裝進而形成自有品牌。這種方式可大幅提高商場的差異化程度,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并提升百貨企業利潤。萬格認為,在已有品牌商入駐并成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前提下,國內百貨行業企業可適當開拓自營業務,進行產業鏈增值,從而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此類百貨企業也值得PE機構進行適度關注。
附表 2007~2011年百貨業VC/PE融資案例
資料來源:CVSource
企業 融資 投資 融資 融資規模
時間 機構 性質 (億元)
利群百貨 2011年11月23日 高盛 PE-Growth 3.35
愛嬰島 2011年3月1日 華睿/同創偉業 VC-Series B 0.50
商之都 2010年12月30日 新天域資本/弘毅投資/ PE-Growth N/A
國元投資/安徽創投
王府井國際 2010年12月27日 中信產業基金 PE-Growth N/A
愛嬰島 2010年3月1日 同創偉業 VC-Series A 0.32
新供銷 2009年3月1日 凱得創新投 VC-Series A N/A
新世紀百貨 2008年6月1日 新天域資本/弘毅投資/ PE-Growth 6.76
高盛/新政泰達投資
富客斯 2008年1月8日 賽富基金 VC-Series A 2.74
南城百貨 2007年12月29日 同創偉業/年利達創投 VC-Series A 0.43
華地國際 2007年12月17日 鼎暉 PE-Growth 3.32
友阿股份 2007年6月20日 盛橋資本 PE-Growth 0.75
ITAT 2007年3月9日 藍山中國/摩根士丹利 PE-Growth 5.16
附表 百貨企業營收來源
資料來源:China Venture投中集團研究部
主營業務收入
聯營: 引進品牌商直接銷售
自營: 買斷商品后重新進行品牌自創
其他業務收入
租金: 快餐連鎖、影院、游戲等租金收入
管理費: 向品牌商收取進場費、品牌促銷費等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迎來爆發式發展,正成為零售業一支不可低估的新勢力。而傳統百貨業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隨著VC和PE對電子商務的投資越發高漲,相關百貨類的投資也陷入冰點。根據China Venture投中集團統計,2007~2011年的五年間,國內百貨行業僅完成12筆融資,累計披露融資規模僅為23.33億元。雖然行業規模持續增長,但近年來國內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對百貨行業已形成現實沖擊。
China 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師萬格告訴《第一財經(微博)日報》,由于百貨業具備特有的品牌效應、購物體驗以及消費群體,尚無法被電子商務完全取代。但百貨業已經進入整合階段。
消費火熱 百貨漸冷
萬格認為,商務部2012年2月6日發布的《關于“十二五”時期促進零售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對零售業是極大的利好消息。
《意見》中提出我國“十二五”零售行業的一個發展目標為:商品規模保持穩定較快增長,社會消費品總額年均增長15%,零售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
從上而下促進消費也讓PE們看到了投資商機。China Venture投中集團對旗下金融數據產品CVSource在2011年7月至今被搜索的數千個關鍵詞和數萬次搜索結果進行統計,之后發現:消費、制造、新能源、TMT(科技、媒體、通信)、能源礦業等五大行業的關鍵詞搜索量占據數據庫關鍵詞搜索總量的73.4%。其中,消費占27.3%,成為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至今VC/PE投資機構最為關注的行業。
但與此同時,百貨業的投資卻不容樂觀。China Venture投中集團統計顯示, 百貨業獲VC/PE融資案例較少,2007~2011年的五年間,百貨業僅獲得12筆融資,累計披露融資規模僅為23.33億元。其中2008年6月8日,新天域、新政泰達投資、弘毅、高盛以6.75億元投資新世紀百貨的案例,成為近五年百貨業融資規模最大的一起案例。
歷史數據顯示,從2007年至2011年底,百貨業共有11起IPO案例,其中2010年IPO融資規模達到近5年最高值,華地國際(01700.HK)、人人樂(002336.SZ)、天虹商場(002419.SZ)、歲寶百貨(00312.HK)分別登陸資本市場,共募資82.05億元。
行業瓶頸待破局
2011年,北京太平洋盈科店由于難以承受高額店租不得已關店。同樣以廣州為例,去年秋季廣州多個百貨商場銷售額已連續出現10%以內的下滑態勢。前三季度廣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同比回落4.7個百分點。另外,有權威消息透露,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底,廣州約有八成零售商還未完成當年的銷售任務。
萬格分析認為,隨著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物流行業的迅速發展,電商帶來的優惠促使具備較強消費能力的一二線城市消費者開始逐漸轉變消費習慣,百貨業的市場份額日益被電子商務擠占。
不少傳統零售百貨行業已經開始進軍電子商務,蘇寧易購正式上線,國美電器緊急推進 B2C 業務,沃爾瑪宣布進軍電子商務,西單商場2001年就建起了igo5愛購物網站,至2010年2月,igo5網站已實現贏利,銷售額超過百萬元,但相對于西單地面實體店單店一年12億元的營收額而言仍不足為道。迄今為止,國內還沒有哪家百貨企業探索出了比較成功的模式。
傳統百貨業觸網,其未來前景如何還是未知數。然而,在品類豐富的百貨業里,還是有若干細分領域的電商交出了滿意答卷,盡管它們都還比較年輕,但它們的增長速度及獨樹一幟令人關注。
此外,萬格認為,百貨行業自身的整合轉型是百貨業競爭力提高的根本。目前百貨業營收主要來自自營業務、聯營業務、管理費、租金四個方面,目前國內百貨企業多采取聯營形式,聯營收入也是各大商場收入的主要來源。品牌商直接進入商場,使得消費者在不同區域、不同商場能夠享受到同質化的品牌、價格與服務,但也使得商場在消費者心中的無差異化理念深入,令特定百貨企業的競爭優勢難以體現。
相比之下,自營模式則是通過商場買斷商品,對商品進行重新塑造包裝進而形成自有品牌。這種方式可大幅提高商場的差異化程度,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并提升百貨企業利潤。萬格認為,在已有品牌商入駐并成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前提下,國內百貨行業企業可適當開拓自營業務,進行產業鏈增值,從而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此類百貨企業也值得PE機構進行適度關注。
附表 2007~2011年百貨業VC/PE融資案例
資料來源:CVSource
企業 融資 投資 融資 融資規模
時間 機構 性質 (億元)
利群百貨 2011年11月23日 高盛 PE-Growth 3.35
愛嬰島 2011年3月1日 華睿/同創偉業 VC-Series B 0.50
商之都 2010年12月30日 新天域資本/弘毅投資/ PE-Growth N/A
國元投資/安徽創投
王府井國際 2010年12月27日 中信產業基金 PE-Growth N/A
愛嬰島 2010年3月1日 同創偉業 VC-Series A 0.32
新供銷 2009年3月1日 凱得創新投 VC-Series A N/A
新世紀百貨 2008年6月1日 新天域資本/弘毅投資/ PE-Growth 6.76
高盛/新政泰達投資
富客斯 2008年1月8日 賽富基金 VC-Series A 2.74
南城百貨 2007年12月29日 同創偉業/年利達創投 VC-Series A 0.43
華地國際 2007年12月17日 鼎暉 PE-Growth 3.32
友阿股份 2007年6月20日 盛橋資本 PE-Growth 0.75
ITAT 2007年3月9日 藍山中國/摩根士丹利 PE-Growth 5.16
附表 百貨企業營收來源
資料來源:China Venture投中集團研究部
主營業務收入
聯營: 引進品牌商直接銷售
自營: 買斷商品后重新進行品牌自創
其他業務收入
租金: 快餐連鎖、影院、游戲等租金收入
管理費: 向品牌商收取進場費、品牌促銷費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