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受挑戰 中國制造”轉向“東盟制造”
投資設廠首選哪里?把這個問題拋給發達地區的制造業人士,過去十年,答案多半是中國!而現在,這個答案有可能是東南亞了。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正受到來自東盟國家的挑戰,“中國制造”正緩緩轉向“東盟制造”。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擔心“中國制造”將和“東盟制造”在未來大戰一場。但在此間舉行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上,大部分來自中國和東盟的專家學者對此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中國東盟間的制鞋產業轉移“合作大于競爭”,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合作依然是主旋律。
承接發達地區和東部產業轉移“要花費更多精力和力氣”是中國一些西部地區基層干部近年來的感受。中國東部地區制鞋業出現向東盟國家轉移趨勢是造成他們感覺到壓力的原因。
一些原本投向中國的外資也開始向東盟國家轉移。2000年,中國生產了全世界40%的耐克鞋,全球第一,越南當時的份額只占13%。隨后,中國產量逐步下滑,越南的產量逐年提升。2009年,中國和越南的耐克鞋產量一樣,都是占全世界36%。2010年,局面發生逆轉,越南取代中國成為世界最大耐克鞋生產國。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7月發布的《2012年世界投資報告》統計,2011年流入東南亞的外國直接投資為117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26%,而中國的這一增長率同期不到8%。貿發會議的另一份報告指出,由于東亞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工資成本和生產成本繼續保持上升態勢,東盟各國在鞋業制造上的相對競爭力繼續增強。
多位專家表示,尋求更為低廉的成本、規避貿易壁壘是制鞋行業向東盟轉移的兩大主因。
目前中國已經步入工業化中期,東部地區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到工業化后期,土地價格、勞動力價格必然上漲,環境負荷不斷加大,產業轉移成為必然。而目前,東南亞國家的人均GDP只有3000美元,還處于工業化初期,各方面成本相對低廉,正好為產業轉移提供了機會。
此外,規避貿易壁壘也是產業轉移的重要原因。出于追求貿易平衡、逼迫人民幣升值、爭取大選選票等考慮,歐美國家往往會增加針對“中國制造”的貿易壁壘。但歐美國家“即使不從中國進口,也需要從其他地區進口”,中國鞋業制造轉移至東盟國家可以有效規避這些貿易壁壘。
盡管如此,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依然看好中國與東盟之間相關鞋業制造的合作前景。
有專家認為,中國與東盟鞋等制造業的合作可以產生“新的增長點”。當前制鞋業正從“單個企業包攬生產全過程,產品價值鏈在一個企業的不同生產車間內全部完成”轉換為“跨國企業將產品價值鏈分解到不同個國家的配套協作企業,產品生產過程由全球范圍內多個企業合作完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