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企業:危險和機遇并存
國外市場需求的緊縮,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增長速度放緩,讓溫州外貿形勢已經無法和幾年前的繁榮景象相媲美。當前企業面臨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用工成本大幅增加、出口銷售價提高有限、國外市場撲朔迷離等諸多困境,什么樣的對策才最奏效?企業和政府最關心什么?為此,記者走訪了溫州市貿易負責機構和部分企業后發現,在艱難中尋找機會,是他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溫州市商務局日前調查顯示,今年1-8月份,溫州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37.2億美元,同比減少了3.1%,降幅列全省第一位。其中出口118.7億美元,同比減少1.5%;進口18.5億美元,同比減少12.2%。同時出口市場表現不一,受歐債危機影響,1-8月份溫州對歐盟出口同比減少10.9%,是近兩年來第一次出現最大幅度下滑。對此,溫州市商務局局長蘇向青分析認為:“外需不振和成本上升是影響外貿發展的共性原因,包括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激增,以及嚴峻形勢下同行業的惡性競爭等。而企業轉型升級滯后、金融風波影響是造成我市外貿低水平徘徊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目前溫州有外貿經營權的企業達到8051家,但普遍存在單體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不強、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低、議價能力弱,尤其是缺乏國際定價權等缺陷。
但是危險總是和機遇并存,由此在逆境中頑強地探尋生存之道,也讓一些溫州企業開始出現逆勢增長。浙江新塬實業有限公司是永嘉最大的一家專業生產布面膠鞋的企業,產品全部出口國外。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前幾年該公司的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南美、非洲等地。近年歐美經濟不景氣,市場購買力下降,國外客戶對皮鞋的消費大幅萎縮,而價格便宜的布鞋則變得非常暢銷,特別是美國、意大利等國的采購商下單的數量和批次比去年更加頻繁。公司董事長周海琴說:“我們把最好的員工,都是五年(工齡)以上的老員工抽在一條線,做(出口)歐美的鞋。訂單已經到了十月,1-8月份(銷售額)有5000多萬元。”
業內人士分析,溫州產布鞋的逆勢增長現象,可以被稱為典型的“土豆效應”,是指在經濟不景氣時期,消費者舍棄高端產品而轉向中低端產品,進而推高低成本產品的銷售。來自溫州市檢驗檢疫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全市紡織面鞋出口量達1.5億雙,貨值5.5億美元,數量和貨值同比分別增長4.7%和13.7%,一些企業出口金額甚至有三倍多的增長。
與此同時,政府也加大了對企業的引導和支持力度。溫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上半年政府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推動外貿平衡發展,有序推進出口基地的申報審批,積極引導企業進行促銷,僅上半年就先后組織企業參加了廣交會等境內重點國際展,進一步增強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金彪表示,針對當前溫州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政府部門將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確保外貿出口實現增長10%的目標,“我們要探索建立像專業性的小額貸款、小額擔保公司,來開展專業化的服務,同時也運用好政府的財政資金,來加大對外貿企業的支持力度,來創造一個好的金融環境。盡快扭轉外貿增速下滑的勢頭,推動外貿轉型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