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皮革業經濟提振受阻 改善優質經營環境迫在眉睫
依托義烏市場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幾年義烏皮革行業發展迅猛,人造革、合成革等半成品銷量非常可觀。有數據顯示,目前義烏擁有皮革生產企業10多家,年產值超20億元;經營企業300余家,其中有20多家國內規模以上企業在義烏設立總經銷、總代理,義烏去年整個流通領域的皮革經營戶銷售總額達到80多億元。
然而,義烏皮革行業因受經營場地等因素限制,目前還沒有形成規模集聚效應。義烏皮革經營企業曾分布于前大路、誠信一區專業街、國際商貿城H區地下室、三區及賓王拉鏈街、稠州北路、南下朱皮革專業街等地,在產業發展十年間,不少皮革經銷商至少搬了四五次家,皮革行業急需一處經營環境好的集中場所。
義烏市皮革行業協會會長何大妹說,位于城西區塊的義烏生產資料市場今年11月底將正式開業,義烏皮革行業會通過企業招商的方式進入生產資料市場,義烏皮革行業終于可以落地生根。皮革行業進駐生產資料市場,能夠起到產業集群、市場聚集和資源整合的作用。
按照市場招商細則,義烏國際生產資料市場一期第一階段工程規劃占地525畝,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為地上五層、地下一層。其中地上四、五層為皮革原材料及輔料店面,共有800余間,每間面積為40多平方米,屆時原南下朱皮革專業街以及國際商貿城三區地下室的皮革經銷商都將搬遷至生產資料市場。11月28日,生產資料市場將正式開業。
進入生產資料市場是長期打算
經營戶有了定心丸
說起搬遷,經營皮革生意已經有十年的超奇皮革負責人鄭愛芬有一肚子的話要說。十年來,她的店搬遷了三回,從開始的前大路搬遷到前大路對面的店鋪,然后又搬遷至國際商貿城附近的誠信一區,最后又搬遷到現在的南下朱皮革專業街,每一次搬家,都伴隨著店面租金的急劇上漲,上漲的租金使得經營利潤不斷減少。
“平均三年搬一次家,搬家費時費力不說,每次換地方,租金損失都很慘重。”鄭愛芬舉了一個例子,“2011年上半年,誠信一區年租金每間8萬,當時我租了4間。后來很多經營戶都覺得租金太高吃不消,2011年9月集體搬遷到南下朱,由于我在誠信一區的店面合同沒到期,搬遷后,租金不退,那邊的店面空了一年,30多萬的租金成本就損失了。”鄭愛芬說,經常換地方,客源不穩定,生意很難做,而對于11月進駐生產資料市場,她表示自己對未來的生意有信心。
蘇偉經營了七年的皮革生意,他告訴記者,前大路的年租金每間從最初的4萬上漲到13萬,誠信一區的年租金如今也漲到了每間8萬,雖然現在所在的南下朱皮革專業街交通便利,年租金也僅在每間2萬元左右,但他還是希望能在生產資料市場里擁有自己的店面。“市場管理更規范一些,再加上前五年,市場培育期有優惠政策,前三年店面租金僅收四分之一,這樣算下來每間店面年租金不到一萬元,這些都堅定了我們進駐市場的決心。”蘇偉高興地說。
有喜也有憂
位置及相關行業分布因素也值得考量
據統計,80%的皮革經營戶都希望能夠進駐生產資料市場,但是進駐之后,也有一些問題使得經營戶對未來一兩年的生意有些擔憂。
溫州老板王建國通過招商分到了四間店面,他表示進駐生產資料市場也有一些風險,生產資料市場位于義烏環城西路以西,距離國際商貿城直線距離僅8公里,而物流運輸在國際商貿城附近較為集中,一些客人更愿意在國際商貿城附近拿貨。
“要是買一兩卷皮革,從生產資料市場送貨,運費就要幾十元,非常不合算。再加上現在南下朱也保留了一小部分皮革商家,老顧客可能會更習慣在那里拿貨。”不過王建國預計,進駐市場后一兩年,南下朱的皮革商家會全部轉向生產資料市場,畢竟行業大方向是走集聚化道路。
海陽皮革是皮革市場的經銷大戶,負責人王方海說,生產資料市場在行業分布上有些弊端,皮革行業是進駐了,但是皮革相關行業,比如箱包配飾、五金拉鏈、箱包材料、皮革加工等仍舊分布在國際商貿城和南下朱。“客商要進貨,圖的就是一站式采購,現在把皮革獨立出來,在采購上會帶來一定的麻煩。”王方海有些擔憂。
經營箱包材料的王賢芳對南下朱的經營現狀十分滿意,由于她不是皮革經銷商,可以繼續留在南下朱皮革專業街經營店鋪。“我們更傾向于留在南下朱,畢竟這里租金低、店面大、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物流方便。而且經過幾年發展,這里已經有了產業集聚的基礎,箱包配件、皮革以及相關行業都有商家在這里經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