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服裝行業高庫存 商家喊價不降反升
最近,寒意來襲,忙著置辦秋冬裝的您是否發現,新上市的服裝價格漲了?
9月份CPI同比上漲3.1%,從非食品價格的同比數據看,衣著價格同比上漲2.3%。其中,服裝價格同比上漲2.5%,環比上漲1.2%。來自國家統計局長春調查隊發布的數據同樣顯示,9月份,在八大類消費品及服務價格表現上,衣著類價格漲幅最高,成為催高CPI的主因,達到了5.9%。其中,男式服裝、女式服裝和兒童服裝價格分別上漲5.2%、4.4%和8.0%。
一邊是不斷高企的新品服裝價格,一邊是不少服裝商家為解決庫存危機而進行的打折促銷,服裝定價出現“怪圈”,消費者在選購服裝時似乎也進入了一種非打折不買的“怪圈”。
新品服裝價格上漲,究竟是成本拉動,還是為庫存產品清貨及未來打折促銷預留價格空間?
在服裝業整體面臨景氣度欠佳的壓力之下,服裝的定價策略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和調整?
面對市面上千差萬別的服裝定價,消費者又該如何擦亮眼睛做出最佳選擇呢?
市場現象
新款冬裝價格普漲約兩成
在過去的一周內,長春的最低氣溫已經達到零攝氏度以下,保暖的秋冬服裝開始備受關注。“十一”前還在打折促銷區以反季身份亮相的棉服、羽絨服等秋冬裝產品,已開始占據各大商場專柜的主要位置。近日,記者走訪了長春市幾大商圈了解到,不止是剛上市的冬裝,今年應季服裝新品上市價格普遍較去年有所上漲。
“今年新款羽絨服的定價平均要比去年漲了大約20%左右。”16日,在長春市黑水路附近從事多年服裝批發生意的許女士,指著貨架上一款新上的長款帶毛領羽絨服告訴記者。以該款為例,廠家的來貨價為1380元,而去年款式及充絨量都差不多的羽絨服,來貨價僅為1280元,相比之下,今年整整貴了100元。據許女士介紹,漲價的并非個別款式,而是整體普漲,以她代理的品牌羽絨服為例,廠家的來貨價普遍比去年漲了10%~15%。
感受到服裝價格上漲的,不僅僅是像許女士這樣的批發商。在桂林路開了多家店的趙老板,從事服裝零售生意10余年。他的感覺是,今年無論是襯衫還是棉服,只要是當季新品,他的進貨價格都在噌噌往上漲。“我店里的服裝,70%左右都是跟固定的品牌商合作,一般都是提前2~3個月訂下一季的貨。”趙老板說,前些天剛訂的一批冬裝,品牌商就明確告訴他,與其合作的工廠方面工人費用增加了、原料也漲價了,所以訂貨價要比去年普漲15%~20%。
進貨價高商家不敢存貨了
近日,請長假去南方旅游的李女士剛回到長春,就被突然來襲的降溫害得措手不及。這兩天,急著買冬裝的她發現一個奇怪現象———有些新款的衣服早早斷碼缺號,著實讓人搞不懂。
記者采訪中也從部分服裝經營者那印證了李女士的發現。“不論是散批還是固定的品牌商拿貨,進貨價都漲了,對我來說成本增加不少,如果一次性拿貨量太大,太壓資金;而且過多存貨壓手里也不好賣,所以,我采取‘勤拿少拿’的進貨策略。”服裝零售商趙老板告訴記者。以他所經營的店鋪為例,以往每次上散貨的資金預算是3萬元的話,現在同樣的預算,由于單價上漲,貨量會相應減少,他已將單次上貨預算減少到了2萬元,單次上貨量就更少了,這叫“少拿”;以往每月進貨頻次為2~3次,現在增加到4次,這叫“勤拿”。通過這樣的方式,減輕服裝單價上漲帶來的進貨成本壓力,同時兼顧貨源充足,并盡可能地規避存貨過多帶來的庫存風險,因為“少拿”,就會出現斷碼缺號的現象。
漲價背后
服裝庫存嚴重新品為何非要漲價?
在服裝庫存嚴重的情況下,新品為何非要漲價?是否因成本拉動,和庫存產品有關系嗎?在服裝業整體景氣度欠佳的壓力下,服裝的定價策略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和調整?下面從三個方面對今年服裝新品漲價進行揭秘。
揭秘一并非全由原料成本推動價漲
對于服裝新品漲價原因,吉林省紡織服裝行業商會秘書長劉克力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主要是成本拉動,不僅僅是原材料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款式面料升級,設計理念提升都會加大生產企業的成本。比如,目前省內服裝業工人工資一般在2000元左右,與去年相比,這部分人工成本的漲幅約在10%~20%。企業普遍面臨著“漲薪留人”問題,部分企業采用裁員、減少生產量的方式來壓縮成本。
卓創資訊棉業分析師孫立武表示,作為紡織服裝的主料之一,從近兩年的棉花價格波動走勢來看,幅度是比較窄的。因此,可以判斷原料成本在服裝價格上漲中發揮的作用較小。營銷渠道開拓成本增加,包括商場的租賃費,終端服裝店代理費等;另外,通過提高新品價格來彌補高庫存帶來的利潤缺失。
揭秘二用減產提價來分攤成本
影響今年服裝價格整體上漲的因素當中,還有廠家減少生產量而傳導出來的提價因素。據服裝零售商趙老板介紹,對于批量生產的服裝來說,生產1000件與生產800件所付出的除原材料之外的成本是差不多的,原本生產1000件每件賣50元的話,成本就能合上,而現在減產至800件,如果每件仍賣50元,則未必能彌補多出來的那部分成本支出,因此,為分攤成本價格自然就提上來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