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地方政府原則上不要再直接投資辦企業
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1日在北京召開。國務院總理、中央編制委員會主任李克強發表講話。他強調,今后地方政府原則上不要再直接投資辦企業。
李克強說,半年多來,中央政府分四批取消和下放了300多項行政審批等事項。原來以為,通過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激發市場活力要有一個過程,實際上這樣一個強烈的信號發出后,對市場的預期、市場的活力、社會資本的調動,雖然不能說立竿見影,但已初見成效。今年以來,企業登記數增長25%,其中民營和個體企業增長37%,帶動了民間投資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長。
李克強強調,要最大限度地取消地方行政審批事項。省級政府對現有的審批事項要嚴格清理,該取消和下放的堅決取消下放。國務院提出,本屆政府任期5年內,至少取消和下放1/3以上的行政審批事項,省級政府也應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明確要求。而且不光要看數量,還要看質量。今后省一級原則上不得新設行政審批事項。
李克強說,今后地方政府原則上不要再直接投資辦企業,地方政府直接辦企業或直接干預企業生產經營,容易在當地形成投資、產業的壟斷和市場封鎖。
李克強指出,地方政府改革是一場自我革命,涉及面廣、觸及利益深。各地把這項改革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要民意為先、舍利為公,敢啃“硬骨頭”,義無反顧、一抓到底。
總理談審批“萬里長征圖”
會上,李克強談到了兩個關于審批的事情,他說,有人畫了一張行政審批的“萬里長征圖”,辦一個企業,上一個項目,要蓋上百個公章,不僅如此,還被“吃拿卡要”。中央有關部門接到投訴,經查核,有這樣一個情況。
另一個故事是關于大學生創業的,李克強說,北京一所高校的一位畢業生,回到家鄉創業,辦一個書店,在多個部門跑了30多趟,花了不少錢,歷時三個多月,總算辦起來了。但開業后,各種檢查、收費、罰款就跟著來了,沒錢就拿書,最多的一次拿走了140多本。最后,他一氣之下關門不干了。我們非常希望在大城市上學的大學生,畢業后回到家鄉創業,帶動當地就業。但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環境,他怎么回去創業呢?因此,要實行最嚴格的行政審批“準入制”,對于不符合法律規定、利用“紅頭文件”設定的管理、收費、罰款項目,要一律取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