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股試點辦法促進新股改革是利好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證監會今日正式發布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涉及九章七十條。
什么是優先股?
優先股是相對于普通股 (common share)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潤分紅及剩余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于普通股。
優先股股東沒有選舉及被選舉權,一般來說對公司的經營沒有參與權,優先股股東不能退股,只能通過優先股的贖回條款被公司贖回,但是能穩定分紅的股份。
此外,優先股主要有三個特征:
1、優先股通常預先定明股息收益率。由于優先股股息率事先固定,所以優先股的股息一般不會根據公司經營情況而增減,而且一般也不能參與公司的分紅,但優先股可以先于普通股獲得股息,對公司來說,由于股息固定,它不影響公司的利潤分配。
2、優先股的權利范圍小。優先股股東一般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對股份公司的重大經營無投票權,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享有投票權。有限表決權,對于優先股股東的表決權限財務管理中有嚴格限制,優先股東在一般股東大會中無表決權或限制表決權,或者縮減表決權,但當召開會議討論與優先股股東利益有關的事項時,優先股東具有表決權。
3、如果公司股東大會需要討論與優先股有關的索償權,即優先股的索償權先于普通股,而次于債權人。
展望:銀行和能源業料率先試水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能源等板塊的公司有望率先試點發行優先股,但預計其他行業的一些公司也會出現在首批試點名單上。總體而言,試點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
對于哪些公司可能率先試水發行優先股,多家券商發布的研究報告通過考量公司的大股東持股比例、ROE、股息率、估值與規模水平等指標,得出的結論是,銀行、電力、交運、建筑、煤炭等行業的大盤藍籌股有望率先試點。
齊魯證券研究報告稱,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將有效補充一級資本充足率,緩解股權融資的壓力。《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為其他一級資本工具預留了空間,估算全行業優先股發行規模大概在6000億元左右。發行同等市值的優先股較普通股對原有股東每股收益攤薄程度低6%-8%。預計優先股發行有望提升銀行業整體估值15%-20%。
東莞證券研究報告稱,電力行業負債率普遍在70%-80%,一些企業甚至超過80%。由于電力企業負債率過高,融資困難較大,無論是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成本均較高。不過,電力企業估值低、分紅穩定的優點使其更容易成為優先股試點。整體而言,優先股對電力行業的影響偏樂觀,但同時要看到今年火電企業的盈利水平將回落,從而拖累電力企業的整體業績 .
農業銀行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張金華表示,公司目前有發行優先股的計劃,但具體條款將在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發布后進行調整。考慮到公開發行必須付固定股息,但未來利率走勢很難判斷,所以公司比較傾向于浮動股息,采取非公開發行方式,規模不超過800億元。公司發行優先股的主要目的是補充一級資本,也能打消市場對公司是否會從二級市場融資的顧慮,預計對公司股票估值有一定的幫助。
影響:給市場帶來正面影響
東北證券認為,優先股推進預計首先在新股發行和再融資中引入優先股制度;如果進一步創新,則將優先股引入至存量,將部分存量國有股等轉化為優先股。目前重點在前者,但后者的創新更具中國特色。基于國內投融資渠道的相對狹窄,中國的優先股發展潛力要比美國的潛力大;因此,優先股推進有利于股市生態環境多樣化、改善回報,利于新股改革、利于金融和創業型企業發展,是利好。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認為,優先股的推出將給市場帶來積極因素,將利好大盤股,特別是金融行業和一些面臨兼并重組、行業結構調整的行業。發行優先股將有助于銀行補充資本,大幅減輕普通股融資壓力;有助于券商擴大業務范圍;將給保險公司帶來新的投資渠道,可以在足夠長的期限內獲得穩定的分紅收益,提高投資收益的穩定性。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財苑)今日表示,優先股制度有利于恢復藍籌股的融資功能,增加藍籌股的活力,提供了部分公司并購重組的資金來源,通過回購公司股價穩定市值,是一個救市政策措施。
國金證券表示,優先股的發行最利好銀行:優先股可以補充一級資本,能降低股權融資的壓力,近期招行、平安的再融資價格基本在1xPB,融資成本相當于ROE水平(約20%),而優先股成本僅6%-7%(考慮到稅收問題,稅前成本在8-9%)。另外,保險、券商等業務與凈資本掛鉤的行業,也能受益于股權性資本工具的豐富;保險還可受益于可投資品種豐富,6-7%銀行永續優先股收益率,相比5-6%收益率、5年期左右的次級債更匹配其負債。最后,利好低PB、高ROE,且有融資需求的行業,如建筑裝飾、地產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