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城甲狀腺研究院悼念教育家夏丏尊逝世
夏丏尊(xia mian zun),名鑄,字勉旃,后(1912年)改字丏尊,號悶庵。文學家,語文學家。浙江紹興上虞人。1886年6月15日出生。在1946年逝世,因此北京北城甲狀腺研究院全體成員為悼念夏丏尊的逝世,特發此文章以作紀念。
夏丏尊自幼從塾師讀經書,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考中秀才。次年到上海中西書院(東吳大學的前身)讀書,后改入紹興府學堂學習,都因為家貧未能讀到畢業。光緒三十一年他借款東渡日本留學,先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畢業前考進東京高等工業學校,但因申請不到官費,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輟學回國。
夏丏尊和魯迅在一師共事時過從甚密,思想上,文學上都受到魯迅的影響。1909年就參加了魯迅、許壽裳等發動的反對尊孔復古的“木瓜之役”。后來又在魯迅啟發下提高對文學的興趣。當時魯迅還沒有寫小說,也沒有用魯迅的筆名,但已立志通過文學改造國民精神,并開始從事翻譯。他見夏丏尊小說讀得不多,曾以《域外小說集》相贈,使夏“眼界為之一片”,從此不斷擴大閱讀視野,還從日譯本轉譯西歐作,所以自稱是“受他(魯迅)啟蒙的一個人”。
夏丏尊對藝術的興趣可能還多少受到李叔同(弘一)的影響。李叔同多才多藝,于文學、戲劇、書法、篆刻、音樂、美術無一不精。1912年他到浙江一師教圖畫、音樂,使這兩門一向不受重視的功課吸引了全校學生。夏丏尊認為:“這原因一半當然是他對于這二科實力充足,一半也由于他的感化力大。”甚至說:“我只好佩服他,不能學他。”但也承認:“他的一言一行,隨在都給我以啟誘。”他倆共事七,情逾手足,常在一起吟詩唱和,互贈印章。
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豐富的教學實踐和人生經驗,還有魯迅、李叔同等良師益友的熏陶,對夏丏尊來說都是寶貴的積累,為他日后的文學創作準備了條件。他被迫離開一師后并沒有為自己的遭遇抱屈,心里想的還是大局。《誤用的并存與折中》一文表現了憂國憂民之情。“變法幾十年了,成效在哪里?革命以前與革命以指,除一部分的男子剪去發辮,把一面黃龍旗換了五色旗之外,有什么大分別?”可是他把這種現象的病根歸于祖先傳下來的“中庸之道”,認為醫治這種宿疾的藥方是“極端”。
夏丏尊是以宗教的精神來獻身于教育的。他跟李叔同先生是多年好友。他原是學工的,他對于文學和藝術的興趣,也許多少受了李先生的影響。他跟李先生有杭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同事,校長就是經子淵先生。李先生和他都在實踐感化教育,的確收了效果;我從受過他們的教的人可以親切的看出。后來李先生出了家,就是弘一師。夏丏尊和我說過,那時他也認真的考慮過出家。他雖然到底沒有出家,可是受弘一師的感動極大,他簡直信仰弘一師。自然他對佛教也有了信仰,但不在儀式上。他是熱情的人,他讀《愛的教育》,曾經流了好多淚。他翻譯這本書,是抱著佛教徒了愿的精神在動筆的,從這件事上可以見出他將教育和宗教打成一片。這也正是他的從事教育事業的態度。他愛朋友,愛青年,他關心他們的一切。在春暉中學時,學生給他一個綽號叫做“批評家”,同事也常和他開玩笑,說他有“支配欲”。其實他只是太關心別人了,忍不住參加一些意見罷了。他的態度永遠是親切的,他的說話也永遠是親切的。
教育思想:
夏丏尊是一位理想家。他有高遠的理想,可并不是空想,他少年時傾向無政府主義,一度想和幾個朋友組織新村,自耕自食,但是沒有實現。他辦教育,也是理想主義的。最足以表現他的是浙江上虞白馬湖的春暉中學,那時校長是已故的經亨頤。但是他似乎將學校的事全交給了夏丏尊。是夏丏尊約集了一班氣味相投的教師,招來了許多外地和本地的學生,創立了這個中學。他給學生一個有詩有畫的學術環境,讓他們按著個性自由發展。
但是理想主義的夏丏尊終于碰著實際的壁了。他跟他的多年的老朋友校長經先生意見越來越差異,跟他的至親在學校任主要職務的意見也不投合;他一面在私人關系上還保持著對他們的友誼和親誼;一面在學校政策上卻堅執著他的主張,他的理論,不妥協,不讓步。他不用強力,只是不合作;終于他和一些朋友都離開了春暉中學。朋友中匡互生等幾位先生便到上海創辦立達學園;可是夏丏尊對辦學校從此灰心了。但他對教育事業并不灰心,這是他安身立命之處;于是又和一些朋友創辦開明書店,創辦《中學生雜志》,寫作他所專長的國文科的指導書籍。
讀書方法:
著名語言學家夏丏尊先生提倡過一種讀書方法:把精讀的文章或書籍作為出發點,然后向四面八方發展開來,由精讀一篇文章帶讀許多書,有效地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夏丏尊先生舉閱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例:這篇文章是晉朝人寫的,如果想知道這篇文章的地位和晉朝文學的情況,就可以去翻翻中國文學史;這篇文章體現了一種烏托邦思想,而英國的莫爾寫過一本叫《烏托邦》的書,又可以對照起來讀;這篇文章屬于記敘文一類,如果想明白記敘文的格式,就可以去翻看有關記敘文寫法的書;另外,如果想知道作者陶淵明的為人,還可以去翻《晉書·陶潛傳》。如此這般,可以由讀一本書引出一大串來。夏丏尊先生自己就是經常這樣讀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