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明確下半年IPO發行100家左右
19日中國證監會研究學習《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亦稱新“國九條”),肖鋼主席提出11項工作要求。這是繼新“國九條”出臺后,證監會的首次表態,也是貫徹新“國九條”對其細化有序開展工作的體現。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明確今年6月到年底將計劃發行100家左右IPO。
我們認為,證監會首次對外明確IPO發行預期,釋放了一系列重要信號。
首先,穩定了市場預期,體現出監管層對市場的呵護。當前,新股發行成了資本市場最敏感神經之一。“從6月到年底,計劃發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并按月大體均衡發行上市”,這實質上是對近一段時間市場對IPO發行疑惑的集中回應,分析人士表示。
根據這一表述,人們可以清楚的計劃出IPO節奏和數量。這與此前IPO密集預披露引發猜測,新股發行資金需求被過分放大形成反差。許多人心中過度擔心情緒得到緩解:原來市場資金擴容可能并不大,根本沒必要恐慌,7個月發行100家即每個月不到15家,大大低于研究機構每月三四十家的普遍預期。從這個角度講,監管層這一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場顧慮,有助于形成穩定預期、提升投資者信心,有利于大盤企穩。
其次,體現了當前階段對市場適當監管的必要性。在新“國九條”落實會議上,肖鋼再次明確表示,我國資本市場仍處于新興加轉軌階段,要統籌好注冊制改革的力度和市場的可承受度,這其實是我國市場發展的不成熟、不理性、不穩定的反映。也就是這樣的發展階段,決定了我國證券在市場化在改革過程中適當的監管仍有其必要性,絕不能放任自流。
當前,我國還尚不能一下子進入完全的市場化階段,過快的拔苗助長和過緊的管理束縛,都是脫離我國市場實際的。
第三,將對未來的預期提前告訴投資者,有利于減少不確定性造成的市場波動。敢于將IPO發行這個市場最敏感話題提前明確公布于眾,這種做法出乎很多人預料,也得到各方好評,體現監管水平的提高和方式的創新。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稱,“這次邁出艱難的一小步,卻是中國證券市場破天荒的一大步,看來管理層的工作作風開始發生實質的變化,這是重大進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