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定向降準”利好非銀
繼此前降低縣域農商行和農合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之后,央行第二次“定向降準”惠及了財務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和租賃公司。接受記者采訪的財務公司人士表示這或許是央行釋放的積極信號,對財務公司是極大利好,不過距離降一半的預期還有不小距離。
“降準”的利好
一直以來,央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經濟結構調整。中油財務公司金融與會計研究所所長王增業告訴記者,此次定向降低準備金率就是要財務公司這類金融機構將資金更好地配置到需要支持的領域,確保資金向實體經濟傳導。“這對財務公司的利好是顯然的,也是積極的。尤其是對制造業、產業為背景的財務公司影響更為明顯。”王增業說,以2013年末財務公司按照15%的存款準備金率繳存存款準備金約2668億元來算,降準至14.5%之后將釋放約90億元的流動性,雖然對184家財務公司來說有些杯水車薪,但其透露出的信號讓財務公司人士深感興奮。
中電科財務公司總經理劉維用也表示,降準對財務公司是極大利好,因為財務公司扎根實體經濟,為所在企業集團服務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財務公司吸收存款及提供金融服務的范圍更小,而對實體經濟的貢獻更為直接。此次降幅不大,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集團貨幣資金被大量凍結的壓力,支持實體產業的恢復和發展。
據了解,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集團發揮財務公司作為集團內部資金“蓄水池”的作用,不斷加強資金集中管理,正在修訂的《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也將資金集中度作為支持財務公司拓展延伸業務的重要衡量指標。“如果還按照原先的存準率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集團資金歸集的積極性,同時對實體產業也會造成傷害。”一位財務公司人士說。
“降準”的爭議
事實上,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是財務公司行業呼吁多年的話題。不僅財務公司行業協會多次組織調研、上報匯總材料,就在今年兩會期間,企業集團及財務公司行業的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還曾提交聯名提案和建議呼吁降低財務公司存款準備金率。按照行業的預想,希望將財務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目前的15%下調到5%至8%。中國財務公司協會會長張華認為,如果存準率降至一半以上,將釋放資金近3000億元,能夠帶動幾千億元的資金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中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孫云飛的觀點有一定代表性,他認為從貨幣銀行理論原理角度出發,財務公司支付風險相對內化和可控,其信用創造能力顯著低于商業銀行,應該賦予財務公司更大差別的法定準備金率政策。他提出降準的兩大理由是:一是高比例繳納存準與財務公司的定位有沖突。財務公司的存貸款等各項業務均被政策限定在集團成員內部,同時,財務公司不吸收公眾存款,資金來源是集團內部資金,主要進行集團內部的資金調劑和結算,而且風險由企業集團自擔。二是財務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明顯超出了其信用創造能力,政策成本與負擔過高。“財務公司企業集團內部定位,決定了其各項業務與商業銀行在服務對象、信息對稱程度上有重大區別,因此在信用創造能力與社會風險強度等方面遠遠低于商業銀行。研究表明,大型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財務公司存款創造乘數分別約為4.32、4.50和1.72,而目前執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分別為20%、14%和15%。”孫云飛分析稱。
與財務公司行業的熱切期待相比,央行態度較為謹慎,這或許與財務公司行業蓬勃興起的表外業務有關。數據顯示,財務公司4.32萬億元表內外資產規模,表外資產超1萬億元,已超過表內,“表外業務快速膨脹一定程度上被視為規避存貸比和存款準備金監管的要求”,央行某負責人在公開場合也表達了對降準持保留態度的原因。
“降準”的可行性
針對未來是否再次定向“降準”,上述財務公司人士比較樂觀,認為還有進一步下調空間。理論上講,財務公司目前不能直接參與銀行間清算,這一格局下無論是存款償付能力風險,還是信用擴張能力(貨幣乘數)都會受到相應制約,僅從財務公司自身角度看,準備金率存在進一步下調的空間。另一方面,差別化存準也是凸顯央行貨幣政策靈活、穩健的一個方面。
但是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其中有一類金融機構準備金率明顯低于同業,并且貸款規模不受限制,也能同時開展信貸資產回購業務,銀行等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就有可能借助財務公司這一通道規避管制實現信用擴張。也就是說理論上存在商業銀行等存款機構借道財務公司這一“政策洼地”形成信用擴張的可能。這個理由就不足以支撐繼續降準。孫云飛表示,考慮到目前我國所有財務公司資產規模并不是特別大,其中兩大船舶行業財務公司的資產規模合計只有幾百億元,并且信貸規模以及信貸資產回購業務處于受控狀態,因此進一步降低財務公司存準率,對全社會信用擴張的直接影響有限,對全社會信用擴張的間接影響也比較有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