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平穩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年中錢緊預期緩解,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平穩。
眼看年中考核時點逼近,但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收益走高效應卻暫未顯現。據記者觀察,進入6月,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較平穩,預期收益率超6%的高收益理財產品數量明顯減少。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銀行大幅抬升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的可能性較低,可見市場資金面總體相對寬松,年中錢緊預期緩解。
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未出現明顯拉升
每逢季末、年中、年底都是理財投資者所期待的最佳投資時間點,因為在這些時間點,銀行都會發行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不過,據記者近期觀察去年6月,由于市場資金極度緊缺,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直線拉高,各期限產品收益創出“年內之最”。然而,又到年中考核時點,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卻并未出現明顯拉升。
據銀率網數據統計,6月第一周,銀行發行的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8%,走在了“破五”的道路上,預期收益率超6%的高收益理財產品的數量也明顯減少。就上周而言,僅43款產品預期收益率超6%,預期收益率超6%的高收益產品占比從年初的40%以上跌至上周的5%。
同時,從產品期限來看,除1年以上期產品外,其他各期限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均呈小幅下滑。其中,1個月以下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04%,環比下降0.11個百分點;1個月至3個月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4%,環比下降0.17個百分點;3個月至6個月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30%,環比下降0.20個百分點;此外,6個月至1年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55%,環比下降0.03個百分點。
事實上,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表現并不搶眼,其平均預期收益率已經從年初的5.7%以上的水平,一路緩慢下坡。即使是在3月底的最后一周,季末攬儲時點也僅僅是出現0.07個百分點的短暫上升,此后繼續下滑。
另外,去年與銀行理財產品較勁的“寶寶軍團”收益也不理想。進入6月后,余額寶、微信理財通、百度百賺等“寶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逐漸破5%,另有三成“寶寶”類產品收益率破4%。
銀率網分析師殷燕敏向記者表示,現階段貨幣市場資金將有望繼續保持當前的相對寬松狀態,銀行大幅抬升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的可能性較低,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有望在5.2%左右上下徘徊,或僅有部分銀行可能發行少量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吸引資金,今年年中的銀行理財產品市場難現去年的“輝煌”。
市場資金面延續寬松格局
從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情況看,年中錢緊的預期似乎并不強烈。而從央行的政策導向看,公開市場放水疊加定向降準利好,令市場樂觀情緒進一步穩固,市場資金面延續寬松格局,跨月資金供需兩旺。
6月是特殊的時期,每年都會面臨資金壓力。但是從當前的情況看,由于央行已經轉變了政策方向,主動維護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平穩。因此,多數業內人士認為,6月份的資金面會收緊一些,但總體仍有望保持相對寬松,年中錢緊的預期將有所緩解。
繼今年4月以來一系列微刺激穩增長政策出臺之后,管理層即在貨幣政策微調力度上加碼,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明確對符合結構調整、滿足市場需求的實體經濟貸款達一定比例的銀行適當降低準備金率,同時擴大支持小微企業的再貸款和專項金融債規模。業內人士對此次定向降準為市場釋放的流動性做了不同的測算,普遍預計央行將為市場釋放的資金量區間為650億元至1000億元。同時,且不論本輪定向降準到底能釋放多少資金量,但央行的再度定向降準向市場釋放了定向寬松的信號。
德邦基金就認為,6月底的資金面情況總體會在平穩中度過。此外,從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出口、發電、PMI等等都顯示經濟有企穩的跡象,但不夠確定,而作為主要矛盾的房地產依然在降溫,很多傳統行業的產能過剩現象依然沒有得到改善。且從長遠來看,經濟依然會在降速通道中,政策存放松的空間。
由于“錢荒”的緊張格局在今年年中或難見,因此,殷燕敏建議,目前手頭有閑置資金的投資者,不必等到月末再出手。若遇到預期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在投資期限、風險水平等方面與投資者的需求匹配,即可考慮購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