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為何大舉并購
就在外界驚嘆于阿里巴巴迅速擴張業務版圖的同時,一連串疑問也隨之而來:阿里巴巴是否正在從一家電子商務公司轉變為一家產業投資公司?如此密集的收購對阿里巴巴的未來會有什么影響?
阿里巴巴進入“并購模式”
在過去半年內,阿里巴巴的并購舉動十分頻繁,并購交易涉及互聯網、IT、文化傳媒、物流等多個行業,并購對象包括高德軟件、文化中國、陌陌、酷飛在線、新加坡郵政、恒大足球俱樂部、UC優視、21世紀傳媒等,其中,與優酷土豆、高德軟件、文化中國的交易規模分別達10.88億美元、11億美元、62.44億港元,對UC優視30億美元的估值更被認為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并購交易記錄。
值得注意的是,和百度、騰訊圍繞自身核心業務進行并購不同,阿里巴巴的并購可謂全方位出擊,涉及金融、文化、娛樂、健康等全新業務。有知情人士透露,未來一段時間,阿里巴巴的并購步伐將不會停歇,除了并購更多的互聯網公司,還會將并購的重點逐漸轉向金融、文化娛樂、醫療等原本阿里巴巴并不擅長的領域。
打造豐富的產業鏈
對于大規模的并購,阿里巴巴的官方解釋是:打造豐富的產業鏈。但這樣的回答,顯然不能撫平外界疑慮。特別是在阿里巴巴即將赴美IPO的大背景下,阿里巴巴的大規模并購行為更是引起市場浮想聯翩。
多數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阿里巴巴的并購行為是為了鞏固已有優勢,并進一步完善電商生態系統。不少市場人士則表示,在赴美IPO的背景下,并購還將幫助阿里巴巴提升市場估值。
事實上,阿里巴巴的并購行為仍和公司戰略息息相關。據悉,2014年阿里巴巴正式明確了“云+端”戰略,即以阿里巴巴的云計算和大數據能力為基礎,通過嫁接各類應用,為用戶和商家提供多種服務。從目前的情況看,經過淘寶、支付寶長年的數據積累,阿里巴巴的云計算和大數據能力已“百煉成鋼”,但和百度、騰訊相比,阿里巴巴在應用和服務的多樣性上,仍和前兩者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阿里巴巴想要把“云”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就需要嫁接更多的應用,以彌補“端”的不足。而對于想要迅速獲得“端”能力的阿里巴巴而言,并購是個不錯的選擇。
更為重要的是,阿里巴巴的大規模并購行為,仍在遵循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一直以來強調的“接力跑”式發展。他認為,阿里巴巴如果想要成為百年老店,就需要不斷地發現新的市場需求,從事新的業務,以新業務作為公司未來增長動力。
此前,馬云曾明確表示,B2C業務是阿里巴巴接力跑的第一棒,第二棒是淘寶和支付寶,第三棒是大數據,第四棒則將是金融、物流等業務。從阿里巴巴的一系列并購看,也都遵循了馬云的這一邏輯。投資菜鳥網絡,收購高德地圖,入股海爾、銀泰,是為了拓展傳統電子商務,進而完成O2O(線上到線下)布局;收購恒生電子,入主天弘基金無疑是在鞏固自身的互聯網金融優勢;投資天天動聽、蝦米音樂、華數傳媒、文化中國、優酷土豆、恒大足球則是看準了泛文化產業的巨大市場前景。
從最近半年阿里巴巴的并購來看,它的第五棒將會是前景巨大的文化、娛樂和健康產業。近期,馬云再三強調,上述產業將會是未來阿里巴巴投資的重點,并有可能成為公司未來新的重點業務。這意味著,這些領域中有價值的公司,將會在未來成為阿里巴巴追逐的目標。
成敗有待市場檢驗
盡管并購是企業快速發展的一條捷徑,但阿里巴巴如此迅疾的并購節奏,還是引來外界的猜想。
事實上,并購,特別是跨行業并購失敗的例子,在國內外都不勝枚舉。根據埃森哲等國外機構的不完全統計,國外跨領域并購的成功率不足50%,即便是像谷歌、微軟這樣的巨頭,也屢有失手。例如,谷歌出售摩托羅拉移動,以及盛大大規模出售旗下各類業務,就被業界當成2014年極具參考性的反面教材。
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當年的盛大也曾和今天的阿里巴巴一樣,在各個領域頻頻出擊,進軍了網絡文學、網絡視頻等多個新業務,并購公司也超過50家。但并購并沒有幫助盛大成為新的網絡巨頭,反而拖累其主營的游戲業務。短短幾年,盛大已經將包括網絡視頻在內的多項業務進行了出售。
盡管阿里巴巴對并購的新業務,特別是文化、娛樂、金融和健康業務寄予厚望,但市場卻對這些新業務的前景異常謹慎。多家美國投資者網站表示,盡管阿里巴巴試圖通過并購進入大量的新業務,但前景卻很難保證一帆風順。
從阿里的并購對象看,包括音樂、文化、足球等業務均超出了阿里巴巴核心的電子商務范疇,在這些領域阿里巴巴并非專家,也缺少經驗,能否在競爭中領先還是未知數;另外,有些業務盡管前景不錯,但要融合進阿里巴巴現有的體系中也并非易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