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時代已過去 O2O正發生兩點變化
2003年時,我們還不知道O2O。2011年,O2O徹底火起來,但只是個開頭,面對20多萬億的市場,點評的路還很長。
最近一年各種思維興起,什么互聯網思維、O2O思維,各種形式對傳統行業的顛覆,各種風口,各種豬,太熱鬧了。
其實,仔細想想。對于O2O而言,這些熱鬧帶來的本質變化有多少?值得思考。
第一個現象是價格。2010年是團購時代,到現在,團購是O2O。至今為止,團購是O2O中最完整閉環、最有規模的,今年預計比去年大增,達到約1000億的規模。
團購最突出的特色是打折、超低價。這使得很多企業,包括點評等,都花了很多時間思考,過去四年,低價給經營帶來了什么,給用戶帶來了什么。
如今,我深切感受到,價格不應是O2O的唯一顛覆,雖然團購的規模最領先,但真正精彩的在后面,團購只是起點:優惠領域,正在發生變化。
代金券出來了,占很大比例,很少再出現5折低價,大多是7.5-9折,然后以團購名義賣出去,但其實是事先支付的優惠券。
在形式上面,也有很大提升空間,比如限時優惠。我開一家店,早上發現天氣不好,生意受影響。那么我可以這么做:對店附近1公里的用戶,打特殊折扣。這個問題至今沒解決,形式很好:不破壞價格體系 又起到拉動作用 消費者也很好。
點評做了一些嘗試,在北京、上海試點。你會看到,在原來商家里面,有一個優惠即將開始,全單7折,僅限工作日下午2-4點半,很多店這時候是沒有生意。
第二個現象是會員管理。比如會員卡,上海有一家店鋪,優惠1000元送250元,拿這個可到店里更換會員卡。
但這里面有兩個誤區。
很多企業會把目光放在拉流量上,做營銷、促銷,但是,怎么把拉來的人轉化成忠誠顧客,增加客人購買頻次,這個沒得到重視。
今年,點評從騰訊手中接過微生活,合并為大眾微生活,幫企業做好會員管理。我們在C端有兩個很強的能力:一個是微信,一個是大眾點評。
另一個誤區。O2O最重要的不是各種概念、思維,而是產品與服務。以餐飲為例,口味、環節、服務最為關鍵。在這方面,點評已經形成一種評價標準,幫企業做口碑管理。一些企業還拿這三個元素,作為門店的考核標準。
去年,我們推出了點評管家,是商家的APP,他們可以圖文并茂看到信息:做口碑管理、最近客流變化、點評數量、附近競爭對手變化等。除了餐飲,點評已經擴展O2O各個領域,休閑娛樂、購物等。
我們做O2O比較早,不會像剛進來的企業一樣,為一些概念做炒作,也不會在沒想清商業邏輯前就匆促應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