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進入雙向波動“新常態”
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5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變化情況要綜合考慮國際收支變化和央行匯率政策。貿易項目下,2015年出口可能略好于2014年,出口收入增長速度應會有一定提高;因原材料、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和進口需求疲軟,進口支出增長速度應有所下降。
因而,2015年中國的貿易條件將會趨好,經常項目順差也應有所增加。盡管經常項目有所改善的可能性比較確定,資本項目的變化則較難預料。資本項目下,由于美國QE的退出,美元對人民幣升值的趨勢會有所加強,從而加強短期資本流出的趨勢。
同時,由于中國經濟進入增速較低的“新常態”,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入可能會有所減少。另一方面,由于國內產能過剩的壓力和對外投資便利化措施的推出,再加上“一路一帶”政策導致的資本流出,資本項目可能會出現逆差。人民幣匯率走勢取決于中國國際收支狀況。貿易順差,資本項目逆差,兩者平衡起來,孰大孰小?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不確定性較大。
但是,由于中國央行具有強大的干預能力,2015年人民幣的變化趨勢最終取決于央行的匯率政策。鑒于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央行可能對人民幣的適度貶值持樂觀其成的態度。另一方面,央行可能希望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有所增加。因而,2015年人民幣匯率將呈現一定的雙向波動,但總趨勢可能是有所貶值。
興業銀行(601166,股吧)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與2014年相似,2015年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全球貨幣政策的分化會進一步利多美元而利空非美貨幣。2015年將是堅持“匯改”方向的一年,預計人民幣雙向波動將加劇,總體相對美元偏弱,呈現出可控的貶值態勢,但對一籃子貨幣是否貶值尚不確定。
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表示,人民幣兌美元整體大幅貶值可能性不大。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越來越多,央行常態化干預、經濟增長、貿易數據、貨幣政策的收緊放松都會對其產生影響。伴隨著市場參與者預期分化,大幅貶值的可能性應該不會發生。
2014年3月17日起,央行將人民幣匯率日波幅擴至2%。專家判斷,2015年匯率波動性會更加顯著。
趙慶明說,2014年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幅在3.7%左右,2015年波幅將會可能擴大至5%。推進匯率市場化,增加市場參與主體,比如已經允許券商進入外匯市場交易,放松企業資本項目下以及個人的結售匯,放松外匯交易實需原則,有利于改善外匯市場的流動性和彈性。
對于金融市場主角之一央行在匯率層面的動作,余永定認為,在不發生黑天鵝事件,即人民幣兌美元出現大幅度波動下,央行不會進行干預,對于人民幣小幅度貶值,可能樂觀其成;反而對于人民幣升值,可能會有所干預。
魯政委建議,減少央行干預,加快推進市場化使人民幣保持對美元合理均衡波動。從關注人民幣匯率升(貶)值,轉到匯率形成機制完善上。設計出市場化機制,使人民幣有效匯率不會持續高估,繼續擴大日間波幅區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